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食管
  • 2篇肺癌
  • 1篇单向式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余肺切除
  • 1篇余肺切除术
  • 1篇再切除
  • 1篇食管癌
  • 1篇食管癌患者
  • 1篇食管鳞癌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复发
  • 1篇疼痛
  • 1篇疼痛程度
  • 1篇突变
  • 1篇突变谱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组化法

机构

  • 4篇广东省佛山市...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姚维深
  • 4篇周国华
  • 2篇莫春生
  • 1篇谭家驹
  • 1篇罗学平
  • 1篇洪强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南北方食管癌患者中p53基因外显子突变谱的差异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南北方食管癌患者中抑癌基因p53全部编码外显子基因突变谱的差异。方法各选取揭阳居民食管癌患者42例,佛山患者52例,常规提取DNA,PCR扩增p53第2-11外显子全部编码区和附近的一部分非编码区,扩增产物用DHPLC进行突变的筛查。筛查出的突变样本进行DNA纯化测序分析,测序结果在NCBI网站进行p53突变位点的比对和定位。结果高、低发区组中p53至少有1个外显子基因突变的突变率分别为63.8%(28/42)和61.5%(32/5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7>0.05);p53有2个外显子基因突变的突变率分别为14.3%(6/42)和15.4%(8/52),两者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881>0.05)。结论高低发区间可能具有相似的环境致癌物质,通过相同的p53基因突变机制导致了两地食管癌的发生。
洪强谭家驹姚维深罗学平周国华谢敬廉莫春生
关键词:食管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基因突变
肺癌术后复发再切除14例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复发再切除术的疗效、手术适应症和手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进行的余肺切除术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其中3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2例肺部感染,1例心力衰竭,1例中度贫血。术后1、3、5、年生存率为75.12%、31.18%、28.73%。结论:严格掌握余肺切除术的适应症,对于合适的患者而言,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生存。
周国华姚维深
关键词:肺癌复发余肺切除术
探讨单向式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和可行性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单向式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入选者均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于单向式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操作,对照组于三孔胸腔镜下操作。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式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痛苦。
吴晓波姚维深周国华谢敬廉高子琨
关键词:肺癌根治术疼痛程度
P53、CD44v6和CD2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P53、CD44v6和CD2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标本及不同病变组织中P53、CD44v6和CD24的表达。结果 60例食管鳞癌标本中,P53、CD44v6和CD24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形成有关(P<0.01);P53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组织无关(P>0.05);CD44v6、CD24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有关(P<0.05或P<0.01)。结论 P53、CD44v6和CD24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周国华姚维深莫春生
关键词:P53CD44V6CD24免疫组化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