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作品数:8 被引量:53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林业局林业软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机械工程 电气工程 更多>>
长沙市10种园林绿化树种鲜叶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 2015年 对长沙市10种园林绿化树种鲜叶碳(C)、氮(N)、磷(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种园林绿化树种鲜叶C,N,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25.55~595.70 g/kg,10.52~25.77 g/kg和0.36~0.83 g/kg之间,常绿阔叶树叶具有高C含量,较低N和P含量和具有更高的C∶P和C∶N比值,不同树种对P的需求差异大于其对N的需求差异;10种树种生长的土壤层养分极其贫瘠,各树种生长主要受P的限制,树种鲜叶与土壤C∶N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树种鲜叶与土壤N、P之间,鲜叶C∶P、N∶P比值与土壤N、P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N、P显著影响各树种的生长速率。 张钊沁 辜翔 李岩 彭晓关键词:园林绿化树种 常绿阔叶树 湘中丘陵区4种森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量:15 2014年 为了解亚热带天然次生林保护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研究了湘中丘陵区杉木人工林和3种天然次生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南酸枣落叶阔叶林、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季节动态及其与土壤自然含水率、p H、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DOC含量0~15 cm土层高于15~30 cm土层,秋季土层之间的含量差异最小,土壤DOC的分配比例15~30 cm土层高于0~15 cm土层;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南酸枣落叶阔叶林、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土壤DOC含量分别较杉木人工林高3.15%~9.81%,3.85%~8.19%和11.24%~12.00%,夏季不同森林类型之间的含量差异最大;4种森林土壤DOC的分配比例在2.00%~2.54%之间,杉木人工林土壤DOC的分配比例高于3种次生林;4种森林土壤DOC含量季节变化明显,均表现为:春、夏、冬季较高,秋季最低,秋季与春(除杉木人工林外)、夏季之间差异显著;各森林土壤DOC含量与土壤自然含水率、有机碳(SOC)、全N、全P、全K、水解N、有效P、速效K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可见,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或天然次生林转变为杉木人工林后,土壤DOC含量下降,土壤DOC含量可作为衡量土壤潜在生产力的敏感指标。 李岩 方晰 项文化 孙伟军 张仕吉 李胜蓝关键词:湘中丘陵区 杉木人工林 次生林 水溶性有机碳 湖南省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库储量动态 被引量:35 2015年 基于2000—2014年文献和著作资料中的湖南省森林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数据,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近15年的实测数据,分析了湖南省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结合1983年至2009年湖南省4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研究了湖南省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储量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算术平均含量在9.53—22.86g/kg之间,灌木林最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异主要发生在0—40 cm土层,0—80 cm土壤层有机碳密度在95.44—181.30 t C/hm2之间,平均为137.15 t C/hm2,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中,随土壤深度增加,各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差异下降,受森林类型的影响减弱。从1983—1987年到2009年,湖南省乔木林土壤层(0—80 cm)有机碳库储量净增加了414.86×106t C,面积加权平均有机碳密度提高了10.98 t C/hm2,不同乔木林土壤层(0—80 cm)有机碳库储量的差异随着时间进程逐渐增大,主要分布在杉木林、松木林、阔叶林。天然林是湖南省乔木林土壤有机碳库储量的主要贡献者,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正逐步提高,经济林、竹林、灌木林对湖南省森林土壤层(0—80 cm)有机碳库储量贡献不同,且动态变化趋势也不同。森林土壤层有机碳库储量的变化与各森林类型面积的变化密切相关,而各森林类型面积的增减,与各项林业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人类活动深刻影响森林土壤的碳汇功能。 李斌 方晰 李岩 项文化 田大伦 谌小勇 闫文德 邓东华关键词:森林土壤 有机碳密度 长沙市河西中心片区社会空间分异及其景观绿化贡献率评价 为了对城市绿地公平性进行评价,进而对城市绿地公平性建设提出建议,本文从住宅价格代表的社会阶层而产生的空间分异现象入手,兼顾住宅区绿地和公园绿地,在数据收集方法上使用网络数据挖掘法,在绿地信息提取上采用基于DeepLabV... 李岩关键词:城市地理 住宅价格 景观绿化 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法的锂电池状态全计研究 由于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新能源电动汽车己经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最大的区别就是其动力来自于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相关技术的研究制约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水平。电池荷电状态(SOC)的精... 李岩关键词: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荷电状态 卡尔曼滤波算法 土地利用方式对中亚热带山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中亚热带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MBP)的含量特征。【方法】在地处中亚热带地区的湖南长沙大山冲选取6种土地利用方式(杉木人工林、次生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南酸枣落叶阔叶林、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弃荒地)的样地,分别采集其0-15cm和15-30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其MBP、全磷(TP)、有效磷(AP)、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并测定样地的凋落物量和细根生物量,分析MBP与土壤养分(C、N、P)、凋落物量、细根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1)6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MBP含量均表现为0-15cm土层高于15-30cm土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MBP含量差异显著,毛竹林最高,杉木人工林最低。(2)同一土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TP、AP含量差异显著,弃荒地、毛竹林较高,杉木人工林最低。(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MBP占TP含量百分比差异显著,毛竹林最高,其次是次生林、弃荒地,杉木人工林最低。(4)整个研究区土壤MBP与SOC、T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P、AP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杉木人工林、次生林土壤MBP与SOC、TP、AP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与凋落物量、细根生物量相关性不显著。【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TP、SOC、TN含量的差异是导致土壤MBP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人为活动(如施肥、耕作措施)是导致土壤MBP含量差异的直接因子之一。 李胜蓝 方晰 李岩 项文化 张仕吉关键词:中亚热带 土地利用方式 山地土壤 湖南省阔叶林生态系统C库储量动态及其固碳潜力 阔叶林是湖南省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平衡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基于湖南省1983-1987年至2014年5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2004年全国一类森林资源清查在湖南省6605块固定样地调... 李岩关键词:碳储量 碳密度 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法的锂电池状态估计研究 由于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新能源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最大的区别就是其动力来自于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相关技术的研究制约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水平。电池荷电状态(SOC)的精... 李岩关键词:磷酸铁锂电池 等效电路模型 卡尔曼滤波 荷电状态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