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燕云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肠内
  • 3篇肠内营养
  • 2篇早期肠内营养
  • 2篇重症
  • 2篇危重
  • 2篇危重症
  • 2篇护理
  • 2篇急诊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血糖
  • 1篇血糖状态
  • 1篇循环法
  • 1篇严重心律失常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胰岛素抵抗指...
  • 1篇应急
  • 1篇应急能力

机构

  • 6篇肇庆市第二人...

作者

  • 6篇李燕云
  • 3篇徐梅芬
  • 2篇陈桂兰
  • 2篇冯毅
  • 1篇张振关
  • 1篇陈映红
  • 1篇伍玉娟
  • 1篇杨凤银

传媒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体外无创临时起搏器急救和转运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策略被引量:3
2016年
严重心律失常是指可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短暂意识丧失或猝死等危机状态的心律失常~〔1〕。如得不到及时抢救,患者极易发生心源性猝死。临床上为了提高抢救效果,常对患者心脏进行无创临时起搏或电复律。本研究观察应用体外无创临时起搏器急救和转运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策略,给临床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抢救期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甘白水李燕云梁金好梁肇霞冯毅徐梅芬梁洁媛
关键词:严重心律失常护理策略
俯卧位通气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流程在俯卧位通气(PPV)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在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危重症医学科进行PPV的60例患者。以时间节点分组,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未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的30例PPV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目标热量达标率、淋巴细胞计数、俯卧位通气时长。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颜面部水肿率、压疮发生率、体位变动性低血压发生率、鼻饲液反流性误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目标热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多于对照组,俯卧位通气时长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可以减少俯卧位通气患者的并发症,提升其耐受性,最大程度达到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预期值。
钟友娣伍玉娟李燕云潘朝勇陈映红梁春媛叶锦然张梅芬
关键词:俯卧位通气规范化护理流程化肠内营养鼻空肠管
泵注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改善危重症高血糖状态和胰岛素抵抗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营养泵持续滴注营养液方法进行早期肠内营养(EEN)对危重症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SHG)状态和胰岛素抵抗(IR)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174例存在SHG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89例)和对照组(8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持续营养泵滴注方法进行EEN,对照组患者采用间断鼻饲分次推注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治疗后第7天的血糖相关指标[4、8、12、16、20 h血糖、血糖变异系数(BGcv)、高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IR发生率、空腹胰岛素(FINS)、最大耐受热量、完全肠内营养比例、肠道耐受性、空腹血糖(FBG)及7 d内累积使用胰岛素总量,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2 d与治疗后第7天的血清清蛋白(ALB)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营养治疗后第7天4、8、12、16、20 h血糖、BGcv、高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的HOMA-IR值、IR发生率、FINS及7 d内累积使用胰岛素总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最大耐受热量、完全肠内营养比例、肠道耐受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的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2 d、治疗后第7天的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分次推注相比较,营养泵滴注能更好地改善危重症患者SHG状态和营养支持治疗后的IR,且能配合血糖调控,降低高血糖发生率,为危重症患者提供足够的能量支持,提高患者胃肠耐受性,在实际工作中有推广意义。
汪兴玲李燕云吴家圣张振关伍嘉欣潘朝勇钟友娣曾汇霞张俏君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危重症胰岛素抵抗指数
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对急诊护士应急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急诊护士及基层卫生院到本院进修的急诊护士共80名为研究对象,依据对护士有无进行情景模拟演练培训进行分组,未进行情景模拟演练培训的分为培训前组;进行情景模拟演练培训的分为培训后组。分别对进行情景模拟演练培训前后护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急反应总能力、急救操作能力进行评分,对比进行培训前后的评分情况。结果培训后组应急反应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操作能力及理论知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组预见性思维能力及实施抢救的时效性明显高于培训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演练对急诊护士应急能力培训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升急诊护士的应急反应能力,经济投入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甘白水李燕云徐梅芬覃周英梁洁媛梁金好陈桂兰
关键词:急诊护士应急能力培训
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中实施规范化流程管理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观察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EN)治疗中实施规范化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患者226例,以2018年5月1日为时间节点,将2017年4月1日-2018年4月30日EEN治疗中未实施规范化流程管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98),2018年5月1日-2019年12月31日EEN治疗中实施规范化流程管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128)。比较两组营养治疗第7、14天血清白蛋白(ALB)、日供热量和日供蛋白达标比、最低血糖(BGmin)、最高血糖(BGmax)、血糖变异系数(BGcv)、低磷血症发生情况、胃肠耐受性评分,并比较两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EN中断时间和住ICU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第7、14天ALB、日供热量和日供蛋白达标比、BGmin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7、14天BGmax、BGcv、低磷血症发生率、胃肠耐受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EN中断时间、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EEN治疗中实施规范化流程管理能维持其血清白蛋白水平,改善负氮平衡;提高热量和蛋白供给达标比;纠正糖代谢紊乱;减少肠内营养的中断时间,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升胃肠耐受性,降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ICU时间。在实际工作中有推广意义。
汪兴玲潘朝勇李燕云钟友娣刘雯妍
关键词:危重症早期肠内营养营养风险筛查营养状况评估
PDCA循环法在急诊科护士交接班质控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护士交接班质量控制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急诊科护理交接班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通过规范交接班流程及护士的岗位绩效量化考核,加强交接班质控管理。观察PDCA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急诊科室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医护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PDCA循环法实施后基础护理(14.62±0.70)分、特级护理(14.48±0.61)分、病房(14.32±1.32)分、文书管理(14.52±1.21)分、急救药品和仪器管理(19.84±0.56)分、护理质量总评分(84.48±5.02)分显著高于实施前(13.56±1.10,13.40±1.12,13.46±1.05,13.52±1.05,18.40±1.32,78.58±8.23)分(P<0.05)。实施后患者住院期间管道脱出(0.40%)、给药错误(1.20%)、医嘱处理错误(0.40%)、护理纠纷事件(1.00%)显著低于实施前(3.60%,5.00%,2.40%,3.60%)(P<0.05),而患者满意率98.40%、医护满意率99%则高于实施前(84.00%,87%)(P<0.05)。结论 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急诊科护理和交接班质量,提高护士执行力,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降低医疗纠纷事件,提高患者、医护满意率。
甘白水叶丽宜梁肇霞梁金好李燕云孙国爱冯毅陈桂兰杨凤银梁洁媛徐梅芬
关键词:PDCA循环法急诊交接班质量控制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