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鹏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天文
  • 2篇星体
  • 2篇星系
  • 2篇台址
  • 2篇天文学
  • 2篇文学
  • 2篇昆仑站
  • 2篇类星体
  • 2篇光学
  • 2篇SDSS
  • 1篇信息采集
  • 1篇信息采集系统
  • 1篇星际
  • 1篇星际介质
  • 1篇星系核
  • 1篇原型机
  • 1篇云量
  • 1篇三维超声
  • 1篇时域
  • 1篇天文观测

机构

  • 9篇中国极地研究...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中国科学院云...
  • 1篇广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9篇姜鹏
  • 5篇周宏岩
  • 2篇吴晓庆
  • 2篇田启国
  • 1篇王传军
  • 1篇辛玉新
  • 1篇江海
  • 1篇纪拓
  • 1篇青春
  • 1篇周丹
  • 1篇于涌
  • 1篇周旭
  • 1篇常亮
  • 1篇王宇
  • 1篇程昊文
  • 1篇刘静
  • 1篇王建国
  • 1篇伦宝利
  • 1篇李正阳
  • 1篇陈国平

传媒

  • 3篇极地研究
  • 2篇天文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天文研究与技...
  • 1篇中国科学:物...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国南极昆仑站低轨空间碎片监测优势及CSTAR望远镜实测被引量:3
2019年
日益增加的空间碎片已严重威胁到各国航天器的运行安全。根据在编低轨空间碎片轨道分布和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台址特点,分析昆仑站监测低轨空间碎片效能,结果表明昆仑站低轨空间碎片过境频次高、可观测时间长、极昼期间也可监测大尺寸空间碎片,对比中低纬度台址有显著优势。利用昆仑站CSTAR望远镜数据,针对其CCD图像中空间碎片图像拖长的特点,采用图像相减和霍夫变换方法,有效提取出空间碎片目标。与已有的空间碎片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在72 h连续观测时间内,有效口径仅100 mm、视场为20 deg^2的单台CSTAR望远镜能观测到80%面积大于1 m^2的低轨空间碎片,证实了昆仑站在低轨空间碎片监测方面的高效能优势。
杨臣威姜鹏贾明皓周旭张少华周宏岩李恭强江海程昊文刘静李正阳
关键词:昆仑站台址光学望远镜
部分遮蔽类星体SDSS J151653.22+190048.2的紫外波段中等宽度发射线起源
2020年
类星体SDSS J151653.22+190048.2 (简称J1516+1900)在紫外-光学-近红外波段展现出奇特的光谱性质:其光学Hα、Hβ和近红外的Paα、Paβ等发射线的半高全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intensity, FWHM)均超过5000 km/s,等值宽度接近类星体平均值;而紫外波段光谱的常见发射线Lyβ、OVI、Lyα、NV、Si IV和CIV等,由FWHM1700 km/s的中等宽度成分主导.这种现象很可能是由于紫外发射线的宽线成分经尘埃消光,强度严重削弱,从而使得中等宽度成分凸显出来;在光学和近红外波段,尘埃消光减弱,发射线由宽线成分主导,潜在的中等宽度成分不容易被看到.根据中等宽度成分的线宽和J1516+1900中央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MBH5.75×108M⊙,在维里化假设下,估计中等宽度发射区到中央黑洞的距离约为1.6 pc.另一方面,利用J1516+1900丰富的观测谱线,结合光致电离模型计算,可以限定J1516+1900的中等宽度发射线区气体密度1012cm-3、电离参数10-0.65.据此估计该发射线区到中心黑洞距离0.016 pc,只有维里化距离的1%.这一矛盾结果预示着中等宽度发射区可能具有较为复杂的物理结构,未来需要观测更多类似J1516+1900的部分遮蔽类星体并进行系统的分类和研究.
周俊彦李臻臻潘翔孙鹿鸣姜鹏郝蕾周宏岩
移动式极地大气参数测量系统I.研制与试观测被引量:4
2015年
研制了移动式极地大气参数测量系统。采用温度脉动仪和三维超声风速计分别对大气湍流强度C2n进行测量。在合肥和上海两地进行了约500 h的仪器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仪器运行稳定、两种方法测得的C2n符合得很好。仪器将在2013/2014年度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泰山站建站期间首次对泰山站的C2n进行测量、越冬期间首次对中山站的C2n进行测量,并计划在2014/2015年度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对昆仑站的近地面大气湍流强度进行测量。
田启国柴博吴晓庆姜鹏纪拓金鑫淼周宏岩
关键词:大气湍流昆仑站
类星体SDSS J0916+2921的类银河系2175 ?尘埃消光特征
2020年
光谱观测显示类星体SDSS J091613.60+292106.1 (简称J0916+2921,系统红移zem=1.1418±0.0018)中有特殊的2175?尘埃消光特征,其强度显著大于银河系平均强度.光谱同时探测到与尘埃成协的丰富气体吸收线,确定吸收线系统红移为zabs=1.1413±0.0002,和类星体红移一致.气态金属离子柱密度相对太阳丰度的比例为[Al/Zn]=-1.68±0.10,[Cr/Zn]=-0.49±0.10,[Fe/Zn]=-0.81±0.18.尘埃耗散作用显著,说明该系统中尘埃十分丰富,与观测的强尘埃消光特征吻合.类银河系的2175?尘埃消光特征在类星体光谱中多见于中间插入吸收线系统,至今未明确认证内禀吸收线系统出现该特征,类星体SDSS J0916+2921是目前仅有的数个候选者之一.该类星体X射线辐射相较一般类星体更强,后续可用作研究2175?尘埃在强高能射线照射条件下的形成与离解平衡,以揭示2175?尘埃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起源.
时雪草潘翔窦立明王建国姜鹏杨臣威周宏岩
2021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在沪举行
2021年
2021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于9月23-24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中国海洋学会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海洋学会极地科学分会承办。9月23日上午为大会报告,23日下午和24日全天为分组专题报告和“极区空间物理观测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受疫情影响,本届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共有来自75家机构的613位代表参会。
单琰焱姜鹏
关键词:空间物理
基于漂移扫描CCD技术的南极时域天文观测阵原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2024年
大视场快速巡天是时域天文学研究的重要观测手段,南极地区每年数月连续黑夜使其成为短时标时域天文学观测的理想台址.在南极工作的光学望远镜需要应对极低气温、无人值守、供电和网络传输受限等严峻挑战.针对上述情况,设计并研制了基于漂移扫描CCD技术的南极时域天文观测阵原型机,其基本思路是:(1)在大视场光学望远镜上安装具有漂移扫描功能的CCD相机,无需驱动机构也能探测到暗弱天体,系统可靠性高;(2)将整个光学望远镜系统和控制处理计算机放置在一个有封窗玻璃和加热设备的可控温圆顶内,系统无需耐低温元器件,建造成本低;(3)在本地进行图像预处理,只将处理结果通过网络发回国内,无需高速网络;(4)利用CCD相机和计算机工作时的散热作为辅助加热措施,能源利用率接近100%,系统功耗较低.2022年10月,口径18 cm的原型机跟随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船前往南极中山站,在南极低温环境下已稳定可靠运行大半年,即使面对南极中山站恶劣天气环境(本观测季最低气温-37.3℃,最高风速38.6 m/s),原型机运行稳定,像质优异,体现了漂移扫描CCD技术在极地天文观测领域应用的巨大优势.原型机的试验观测结果为后续在南极建设时域天文观测阵奠定了坚实基础.
祝杰周丹郑立新曹建军药新雨陈国平于涌葛健唐正宏潘翔杨臣威姜鹏
A candidate transit event of Proxima Centauri b
Proxima Centauri is known as the closest star from the Sun.Recently,radial velocity observations revealed the ...
姜鹏
常规气象参数估算南极泰山站近地面大气光学湍流强度被引量:3
2017年
选择最好的天文台址放置大口径望远镜一直是天文学家追求的目标.天文台址的选择与近地面层湍流强度大小以及随高度递减的快慢密切相关.与中纬度最好的天文台站相比,南极大陆具有极低的红外天空背景辐射、极低的可降水含量、极低的气溶胶和尘埃颗粒物含量、非常小的光污染、晴天日数多,无疑成为下一代大型光学/红外天文望远镜在地球上寻找地基站址的理想场所.本文建立了光学湍流强度估算方法,第一次对南极泰山站近地面大气光学湍流强度进行估算.模式输入的气象参数是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2月10日移动式大气参数测量系统在南极泰山站测量的数据,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的估算结果与温度脉动仪实测的C_n^2进行了比较,并对估算方法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测量结果和分析表明:南极内陆近地面C_n^2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夜晚C_n^2达2×10^(-14)m^(-2/3),比白天强,日出和日落时刻附近出现最小值.C_n^2的模式估算和实验测量的比对表明了模式用来估算南极近地面C_n^2的可行性.C_n^2的模式估算和测量差异最大值往往出现在日出和日落时刻附近.由于南极内陆大气大部分时间处于稳定状态,选用不同的结构常数函数估算的C_n^2值差别不大,0.5 m,2.0 m两高度温差测量精度是影响C_n^2估算值的主要因素.
吴晓庆田启国金鑫淼姜鹏青春蔡俊周宏岩
关键词:光学湍流
南极中山站全天信息采集系统被引量:1
2021年
南极高原拥有独特的天文观测优势,为了对南极中山站夜天文观测条件进行实测研究,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专门研制了一套具有耐低温、自动除雪除霜等适应南极气候特征的全自动全天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全天云量、天光背景和全天图像,并将信息推送到网页实时显示。介绍了系统的研制及为适应南极气候进行的耐低温实验,统计分析了中山站2016~2017年的全天信息数据,结果显示,中山站2016和2017年的可观测时间为772.21 h和437.38 h,可观测夜数为93 d和51 d,天光背景最大真实值为22.05 Mag/arcsec 2,年平均气温为-10.6℃,最高气温19.1℃,最低气温为-44℃,2016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5.2%。
王宇王宇辛玉新杨勇姜鹏王传军伦宝利王传军余晓光
关键词:云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