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宏岩

作品数:1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6篇星体
  • 6篇星系
  • 6篇类星体
  • 5篇天文
  • 4篇黑洞
  • 4篇发射线
  • 3篇星系核
  • 3篇活动星系
  • 3篇活动星系核
  • 3篇光学
  • 3篇SDSS
  • 2篇星际
  • 2篇星际介质
  • 2篇射电
  • 2篇台址
  • 2篇湍流
  • 2篇湍流强度
  • 2篇喷流
  • 2篇望远镜
  • 2篇吸收线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1篇中国极地研究...
  • 4篇中国科学院国...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中国科学院云...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国家天文台

作者

  • 14篇周宏岩
  • 5篇姜鹏
  • 3篇王挺贵
  • 3篇吴晓庆
  • 3篇田启国
  • 2篇纪拓
  • 2篇李正阳
  • 2篇郝蕾
  • 1篇张辉
  • 1篇袁祥岩
  • 1篇江海
  • 1篇雷卫华
  • 1篇杜福嘉
  • 1篇王慧元
  • 1篇姜鹏
  • 1篇杨世海
  • 1篇青春
  • 1篇周济林
  • 1篇李晓燕
  • 1篇周旭

传媒

  • 4篇天文学报
  • 2篇极地研究
  • 1篇物理学报
  • 1篇高科技与产业...
  • 1篇科技资讯
  • 1篇天文研究与技...
  • 1篇中国科学:物...
  • 1篇科技纵览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窄线Seyfert Ⅰ星系与活动星系核光学Fe Ⅱ发射线
窄线Seyfert Ⅰ型星系(NarrowLineSeyfert1,NLS1,包括具有类似性质的类星体)是具有极端性质非常重要的一类Ⅰ型AGN,对NLS1的深入研究是限制和完善活动星系核理论模型的一条新途径.Fe元素与α...
周宏岩
关键词:AGN光谱观测
文献传递
中国南极昆仑站低轨空间碎片监测优势及CSTAR望远镜实测被引量:2
2019年
日益增加的空间碎片已严重威胁到各国航天器的运行安全。根据在编低轨空间碎片轨道分布和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台址特点,分析昆仑站监测低轨空间碎片效能,结果表明昆仑站低轨空间碎片过境频次高、可观测时间长、极昼期间也可监测大尺寸空间碎片,对比中低纬度台址有显著优势。利用昆仑站CSTAR望远镜数据,针对其CCD图像中空间碎片图像拖长的特点,采用图像相减和霍夫变换方法,有效提取出空间碎片目标。与已有的空间碎片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在72 h连续观测时间内,有效口径仅100 mm、视场为20 deg^2的单台CSTAR望远镜能观测到80%面积大于1 m^2的低轨空间碎片,证实了昆仑站在低轨空间碎片监测方面的高效能优势。
杨臣威姜鹏贾明皓周旭张少华周宏岩李恭强江海程昊文刘静李正阳
关键词:昆仑站台址光学望远镜
部分遮蔽类星体SDSS J151653.22+190048.2的紫外波段中等宽度发射线起源
2020年
类星体SDSS J151653.22+190048.2 (简称J1516+1900)在紫外-光学-近红外波段展现出奇特的光谱性质:其光学Hα、Hβ和近红外的Paα、Paβ等发射线的半高全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intensity, FWHM)均超过5000 km/s,等值宽度接近类星体平均值;而紫外波段光谱的常见发射线Lyβ、OVI、Lyα、NV、Si IV和CIV等,由FWHM1700 km/s的中等宽度成分主导.这种现象很可能是由于紫外发射线的宽线成分经尘埃消光,强度严重削弱,从而使得中等宽度成分凸显出来;在光学和近红外波段,尘埃消光减弱,发射线由宽线成分主导,潜在的中等宽度成分不容易被看到.根据中等宽度成分的线宽和J1516+1900中央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MBH5.75×108M⊙,在维里化假设下,估计中等宽度发射区到中央黑洞的距离约为1.6 pc.另一方面,利用J1516+1900丰富的观测谱线,结合光致电离模型计算,可以限定J1516+1900的中等宽度发射线区气体密度1012cm-3、电离参数10-0.65.据此估计该发射线区到中心黑洞距离0.016 pc,只有维里化距离的1%.这一矛盾结果预示着中等宽度发射区可能具有较为复杂的物理结构,未来需要观测更多类似J1516+1900的部分遮蔽类星体并进行系统的分类和研究.
周俊彦李臻臻潘翔孙鹿鸣姜鹏郝蕾周宏岩
移动式极地大气参数测量系统I.研制与试观测被引量:4
2015年
研制了移动式极地大气参数测量系统。采用温度脉动仪和三维超声风速计分别对大气湍流强度C2n进行测量。在合肥和上海两地进行了约500 h的仪器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仪器运行稳定、两种方法测得的C2n符合得很好。仪器将在2013/2014年度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泰山站建站期间首次对泰山站的C2n进行测量、越冬期间首次对中山站的C2n进行测量,并计划在2014/2015年度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对昆仑站的近地面大气湍流强度进行测量。
田启国柴博吴晓庆姜鹏纪拓金鑫淼周宏岩
关键词:大气湍流昆仑站
类星体SDSS J0916+2921的类银河系2175 ?尘埃消光特征
2020年
光谱观测显示类星体SDSS J091613.60+292106.1 (简称J0916+2921,系统红移zem=1.1418±0.0018)中有特殊的2175?尘埃消光特征,其强度显著大于银河系平均强度.光谱同时探测到与尘埃成协的丰富气体吸收线,确定吸收线系统红移为zabs=1.1413±0.0002,和类星体红移一致.气态金属离子柱密度相对太阳丰度的比例为[Al/Zn]=-1.68±0.10,[Cr/Zn]=-0.49±0.10,[Fe/Zn]=-0.81±0.18.尘埃耗散作用显著,说明该系统中尘埃十分丰富,与观测的强尘埃消光特征吻合.类银河系的2175?尘埃消光特征在类星体光谱中多见于中间插入吸收线系统,至今未明确认证内禀吸收线系统出现该特征,类星体SDSS J0916+2921是目前仅有的数个候选者之一.该类星体X射线辐射相较一般类星体更强,后续可用作研究2175?尘埃在强高能射线照射条件下的形成与离解平衡,以揭示2175?尘埃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起源.
时雪草潘翔窦立明王建国姜鹏杨臣威周宏岩
射电类星体B31637+436A双峰轮廓宽发射线的光变研究
2022年
通过对比间隔17 yr (静止系12.5 yr)的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SDSS)、Keck LRIS (Low-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graph)和Baryon Oscillation Spectroscopic Survey (BOSS)的光学光谱,对宽线双峰射电类星体B3 1637+436A的吸积盘性质做了初步研究.该类星体的SDSS (2001年5月21日)和Keck LRIS (2003年6月28日)的连续谱没有明显差异,而BOSS (2018月6月17日)连续谱在V波段比SDSS暗了约1.2星等.这3条光谱的Hα宽发射线均表现出明显的双峰轮廓.和连续谱一样,宽线双峰的发射线轮廓也被认为是来自于吸积盘.通过上述3条光谱的Hα宽线双峰的盘模型拟合发现:BOSS光谱的Hα宽线双峰可以用单个盘模型很好地拟合,谱线发射区距离中心黑洞约900–3000引力半径.而SDSS和Keck LRIS的Hα双峰轮廓需要用两个盘模型拟合,对应的吸积盘发射区有两个区域,其中一个发射区(“外盘”)与BOSS类似,另一个发射区(“内盘”)位于约400–900引力半径范围内,到中心黑洞的距离显著小于外盘.结合连续谱的光变特征,推测内盘消失是造成SDSS/Keck LRIS光谱和BOSS光谱在连续谱和发射线轮廓上同时发生光变的主要原因.
钟郅皓刘博郝蕾孙鹿鸣周宏岩
AST3:冰川上的巡天之眼
2017年
在目前地球上最适合天文观测的地点——南极高原冰穹A,无人值守的50厘米高精度光学/红外自动巡天系列望远镜AST3将目光投向深邃的宇宙。探索广袤太空的无穷奥秘。
蒙克来谢浩王力帆袁祥岩商朝晖吴雪峰周济林付建宁张辉周宏岩王斌杜福嘉李晓燕杨世海李正阳马斌胡义
关键词:巡天冰川天文观测无人值守望远镜冰穹
国家天文台参与首次发现提供黑洞吸积燃料的内流观测证据
2019年
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组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南极天文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合作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观测到类星体核区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提供吸积燃料的快速内流物质,完成了黑洞吸积物理图像的最后一块拼图,在黑洞吸积物理、活动星系、黑洞和星系共同演化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成果论文于9月5日凌晨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周宏岩袁为民王挺贵
关键词:国家天文台类星体
M87大尺度喷流的多波段研究
2007年
射电星系M87的大尺度喷流在射电、光学和X波段都已经具备高分辨率的成像观测和频谱观测。其各个节点的宽波段连续谱目前被认为是同步辐射主导的。文章采用相对论性电子同步辐射的Kardashev-Pacholczyk模型,对各节点的多波段连续谱进行了独立的最佳拟和,从而得到相应的多普勒因子。此外进一步结合各节点的视超光速运动的观测数据,导出了不同节点整体运动的Lorentz因子和对观测者的视角。计算结果表明,M87的大尺度喷流具有一定程度的弯曲,其整体动力学行为是减速的。
孟大敏王春成周宏岩
关键词:喷流射电星系
类星体SDSS J2220+0109中特殊吸收线系统的发现与研究
2012年
斯隆数字巡天光谱数据中发现,类星体SDSS J2220+0109光谱中同时出现如下极为罕见的吸收线:氢巴尔末线Hα和Hβ,亚稳态He I* λλ3889、3189tt,CaⅡH、K,以及来自FeⅡ*能级的波数分别为7 955 cm^(-1)、13 474 cm^(-1)和13 673 cm^(-1)的众多吸收线.上述吸收线具有相似的速度结构,线宽达1 500 km·s^(-1),相对于发射线表现出蓝移.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吸收线很可能来自部分电离区,密度n_E≈10~6cm^(-3),柱密度N_(H I)≈10^(21) cm^(-2),Lyα共振散射对氢原子的激发起重要作用.SDSS J2220+0109斯隆r星等为16.56 mag,是探索活动星系核中特殊吸收线起源的理想实验室.将来的紫外光谱观测可以更加准确决定吸收气体的密度、柱密度、电离参数等物理性质;光学光谱监测有助于限定吸收线的产生机制.此外还发现,SDSS J2220+0109中的FeⅡ发射线显著区别于典型的窄线赛弗特Ⅰ型星系ⅠZw 1,很可能来自低密度气体,进一步研究有助于理解类星体中FeⅡ发射线的起源.
纪拓周宏岩王挺贵王慧元
关键词:类星体吸收线类星体发射线类星体SDS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