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体外循环下肝素化布加综合征根治术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肝素化布 加综合征根治术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1997年 11月至 2 0 0 2年 4月采用非体外循环、肝素化对 36例布 加综合征病人施行了根治术。在肝素化前提下 ,完成了下腔静脉远端球囊阻断、可控制性放血、负压吸引血液回收、经右心房插管血液回输等手术关键环节。结果 术中全组无 1例输异体血 ,无重大手术并发症 ,无手术死亡 ,下腔静脉压下降显著。结论 该术式简化了体外循环和深低温停循环下布 加综合征根治术的手术程序 ,保证了手术效果。
- 刘健黄击修陈军林小彬付建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肝素化布-加综合征
- Spodick征(209)被引量:2
- 2022年
- 心包炎时不仅存在着心包积液,还因积液或纤维素压迫相邻心肌表面而发生“心肌损伤”,还能使邻近心肌发生浅表性心肌炎等。这能使患者出现多种心电图改变。而Spodick征是心包炎患者可能出现的又一心电图改变,系Spodick于1974年首次描述。[定义]Spodick征是指急性心包炎患者的心电图,至少两个导联存在TP段下斜>0.1m V(图1A),其在Ⅱ导联和胸前外侧导联最明显。[心电图表现]急性心包炎是因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病因引起的心包炎症状态。
- 陈军郭继鸿
- 关键词:急性心包炎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肠道微生态与炎症因子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2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肠道微生态与炎症因子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A组)、慢阻肺稳定期(S组)以及正常对照组(N组)各3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测定血清炎症因子,留取粪便标本,通过16SV3+4区引物进行细菌多样性的鉴定,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LEfSe)找出3组的差异菌,用冗余分析(RDA)研究差异菌与炎症因子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组中,霍氏真杆菌、Anaerostipes菌、毛螺旋菌属、双歧杆菌等与炎症因子及临床指标均呈负相关,而与肺功能呈正相关;而普雷沃菌-9、肠球菌、Lachnoclostridium菌等却相反;在S组与N组中,双歧杆菌、Fusicatenibacter菌等与气道炎症因子呈负相关,而与FEV1呈正相关,而Lachnoclostridium菌则同样得出相反的结果。结论霍氏真杆菌、双歧杆菌、Anaerostipes菌等或许可减轻慢阻肺患者炎症,而普雷沃菌-9、肠球菌、Lachnoclostridium菌等则可能与慢阻肺急性加重和临床指标的恶化有关。
- 吴永红陈军罗洲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肠道微生态炎症因子
- Lewis导联
- 2021年
- 常规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中,存在着一些特殊情况及特殊需求,进而有学者提出几种特殊导联的心电图。1931年,Lewis为提高体表心电图心房P波的振幅,进而利于心律失常的诊断与鉴别,首次提出Lewis导联。[定义] Lewis导联包括两组双极胸前导联心电图,分别称Lewis导联I和Lewis导联II。其有益于P波的识别,有利于心律失常的诊断与鉴别,其后又对上述导联进行了改良并延用至今。
- 陈军郭继鸿
- 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术中超声诊断对冲性迟发血肿1例
- 2017年
- 颅内血肿清除术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急诊手术,患者病情常常危重。对于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病情严重、处理棘手,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导致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需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明确原因并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才能挽救患者生命。超声目前在医学界掀起狂潮,在麻醉学各个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为1例超声诊断在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
- 翁艳钟庆徐建陈军
- 关键词:颅内出血血肿
-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在瓣膜外科的应用
- 2004年
- 刘健黄击修陈军林小彬付建
- 关键词:心脏手术心内直视术瓣膜外科心肌缺血
- 强化胰岛素方案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①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方案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76例重度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给予持续胰岛素微泵持续泵入,对照组控制血糖10.0~11.1mmol/L,观察组控制血糖在4.4~6.1mmol/L。观察两组患者的使用胰岛素和抗生素时间、低血糖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GOS)评价。结果观察组抗生素使用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使用时间无差异(P>0.05);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可降低重度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减少感染发生率,减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 陈军岑斌晏峰
- 关键词:血糖
- 呼吸机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呼吸机在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对43例重度AOPP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按呼吸衰竭发生时间分为:Ⅰ组35例在服用有机磷农药6h以内发生呼吸衰竭;Ⅱ组8例在服用有机磷农药6h之后,患者病情好转,意识清楚之后再出现呼吸费力,呼吸幅度浅,自主呼吸不能维持。结果43例AOPP患者脱机成功痊愈出院40例(93.02%)。死亡3例均为Ⅰ组患者。Ⅰ组存活32例完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0.5~53h,平均上机时间21.5h,均为一次脱机。Ⅱ组8例完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14h~9d,平均上机时间为52h,有2例行2次插管,1例行3次插管。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关键,急救成功与其时机选择及合理应用密切相关。
- 陈军岑斌晏峰
-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呼吸机
- 乳头肌室早(211)
- 2022年
- 现已证实起源于左室乳头肌的室早并不少见,标测后消融的根治率很高。[定义]乳头肌(papillary muscles)是心室壁突向心室腔的锥形肉柱,发出的腱索与瓣叶相连,牵拉着房室瓣叶防止其脱垂到心房。右室乳头肌3组:前组、后组、间隔组,分别附着于右室前下壁、后下壁及间隔部;左室2组:前组、后组,分别附着于前壁中部及后壁近室间隔处,分别指向前外侧及后内侧(图1A、B)。乳头肌室早多为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机制引起。各种乳头肌室早的发生率、心电图与临床特点,治疗成功率各有不同。
- 陈军段江波
- 关键词:室性早搏
- 空腔脏器穿孔致感染性休克诊治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空腔脏器穿孔致感染性休克的诊治方法。方法 31例患者均采用抗休克和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BP、P、动脉血氧分压(PaO2)、T、术后病死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BP、PaO2明显升高,P、T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6例(19.35%),死亡2例(6.45%);切口裂开1例,经加强营养支持治愈。结论尽早诊断原发病,进行早期抗休克和手术治疗是改善空腔脏器穿孔致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关键。
- 陈军岑斌晏峰
- 关键词:空腔脏器穿孔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