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琳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瘀络刺血法用于慢性中耳乳突炎术后获得干耳临床研究
- 2023年
- 慢性中耳乳突炎根治术后不能获得干耳指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耳病[1],笔者将慢性中耳乳突炎根治术后3个月以上不能获得干耳的患者随机分成硼酸组、氧氟沙星组及瘀络刺血组治疗,总结如下。
- 杨登权宗桃梅曹芳敏张小平彭琳李其银樊亦秋易敏吴艾琳
- 关键词:鼓膜穿孔慢性中耳乳突炎听力下降络刺干耳
- 喉癌中VEGF-D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2012年
- 目的研究喉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D和MLVD在喉癌、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VEGF-D和MLVD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密度值显著高于声带息肉组织(P<0.05);两者在淋巴结转移组表达及密度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D的表达在不同年龄、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喉癌VEGF-D的表达与MLVD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0.863(P<0.01)。结论 VEGF-D在喉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MLVD呈正相关,其可能通过诱导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喉癌淋巴结转移,可以作为指导喉癌诊断治疗及判断其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 龚恒萃陈兵张小平杨登权柳庆君彭琳
- 关键词:喉癌VEGF-DMLVD淋巴结转移
- RNA结合蛋白6对喉癌发生发展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RNA结合蛋白6(RBM6)对喉癌发生发展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15例原位喉癌患者在术中的喉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BM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将携带RBM6基因(Lv-RBM6,RBM6组)或空质粒(Lv-Ctrl,对照组)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入人喉癌细胞系LCC构建RBM6过表达喉癌细胞及对照细胞,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检测MMP-2、MMP-9、EGFR、ERK和p-ERK的表达。将稳定表达Lv-RBM6或Lv-Ctrl的LCC细胞注射于裸小鼠右侧颈背部皮下组织,建立Lv-RBM6过表达人喉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每2天计算移植瘤体积。结果与癌旁组织对比,RBM6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EGFR和p-ERK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ERK无显著变化。RBM6在3/4期患者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其在1/2期患者中的表达(P<0.05)。体外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BM6组细胞在12 h、24 h、48 h、72 h的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迁移细胞数及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MMP-2、MMP-9、EGFR和p-ERK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ERK无显著变化。异种移植瘤实验显示,与Lv-Ctrl组相比,Lv-RBM6组裸小鼠接种后12 d、14d、16 d、20 d、24 d、28 d肿瘤体积显著降低(P<0.05),EGFR和p-ERK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ERK无显著变化。结论RBM6可抑制喉癌的生长和进展,作为肿瘤抑制因子抑制喉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相关信号传导途径的活性有关。
- 彭琳张小平郑力维
- 关键词:喉癌肿瘤生长表皮生长因子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