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艳
- 作品数:14 被引量:53H指数:6
-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血站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邯郸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结构调查分析
- 目的了解邯郸地区近几年来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结构,为邯郸地区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邯郸地区2012-2015年无偿献血者信息登记数据,对无偿献血者的血型、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分布在同期无偿献血总人群...
- 徐晓艳张毓刘虎林王学刚
- 邯郸地区无偿献血人群ALT上限值调查及不合格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调查邯郸地区无偿献血人群ALT上限值及不合格原因,为最低限度的减少因ALT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浪费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用SPSS软件建立邯郸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的年龄、性剐、献血次数、职业、文化程度和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等指标以及相关ALT值的数据库,一共为10844人,通过SPSS13.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的ALT上限值95%的参考范围为不高于48.91U/L。按照现在的献血体检标准速率法ALT≥40U/L的淘汰标准,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和ALT不合格相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性别、年龄以及HBsAg,抗-HCV,抗-H1V和梅毒阳性(有一项为阳性,变量定为1,都为阴性,变量定为O)。其中男性和女性相比(OR=4.001;95%CI:3.279~4.883,P=0.00);年龄(OR=1.008;95%C1:1~1.005,P=0.039);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阳性(OR—1.805;95%C1:1.19~2.912,P=0.015)。结论无偿献血群体ALT上限值略高于现行献血法颁发的淘汰标准,献血次数、献血者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在统计学上对ALT不合格没有意义,对ALT不合格有影响的仍是献血者本人的性别、年龄以及其它检测项目阳性这些内在因素。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建立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因ALT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报废率,如何在献血者中建立更科学的ALT淘汰标准才是今后献血工作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 李燕徐晓艳刘宁刘虎林
- 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LOGISTIC回归
- 献血者ALT检测意义被引量:6
- 2013年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一种参与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起加快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转化的作用,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肌肉和骨骼中,以肝细胞内为最多,所以一旦肝细胞遭到破坏,血清中ALT的活性可明显升高,因此在临床上一直做为肝脏疾病的一种辅助诊断。同时ALT又是我国卫生部颁《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中唯一的生化检验项目,其初衷是为了预防肝炎病毒通过血液传播,但是鉴于ALT的非特异性以及保证血液安全措施的不断改进,在献血者筛选ALT的必要性一直是我国各级采购血机构讨论的焦点,本文对此做一综述,以期对ALT检测在保证血液安全的意义上做一评估,
- 徐晓艳李燕付延飞翟淑景
- 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献血者病毒
- 邯郸地区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流行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邯郸地区无偿献血者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血液检测情况,确定该地区低危献血者,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血液。方法选取2012-2014年邯郸地区无偿献血者222 417人,使用抗-HCV酶免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2014年邯郸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为0.31%,各年阳性率分别为0.31%、0.37%、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4,P〈0.01)。其中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0.29%和0.33%(χ^2=2.66,P〉0.05);多次献血者阳性率(0.54%)高于初次献血者(0.28%)(χ^2=40.96,P〈0.01);18~、30~、40~岁不同年龄段阳性率分别为0.33%、0.26%、0.31%(χ^2=4.45,P〉0.05);不同学历间(大专以上、高中及中专、初中以下)阳性率分别为0.19%、0.29%、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7,P〈0.01);不同职业献血者阳性率分别为0.34%、0.35%、0.29%、0.23%和0.31%(χ^2=6.11,P〉0.05)。结论邯郸地区应选择初次献血者或大专以上学历的献血员作为该地区无偿献血的低危献血者,并逐步从初次献血者队伍中发展固定献血者。
- 张毓徐晓艳孙国栋王学刚唐银海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
- ELISA法不同S/CO值与金标法检测无偿献血者HBsAg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分析ELISA法不同S/CO值与金标法HBsAg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以科学方式指导血液采集,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4月邯郸地区无偿献血者37966例。经采血车初筛合格后,对前3个月无偿献血者ELISA法检测阳性标本在实验室内再使用金标法进行复测,对ELISA和金标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4年11月-2015年1月共检出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标本102例,阳性率为0.52%,其中科华和万泰检出率分别为90.19%和86.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P>0.05);而金标法检出率较低为51.96%,分别与科华、万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33,P〈0.01;χ^2=25.47,P〈0.01);两种酶免试剂检测S/CO值20以下的标本再用金标法检测,漏检率均为100.00%,科华和万泰S/CO值20以上的标本再用金标法检测,漏检率分别为12.69%和11.29%;2014年11月-2015年4月各月HBsAg阳性报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14.58,P〈0.05)。结论改善金标法检测环境、使用血清加样,以及提高血液初筛人员的操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是降低血液HBsAg阳性报废率的有效途径。
- 张毓孙国栋徐晓艳张丽王学刚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S/CO值乙肝表面抗原
- HBsAg和抗-HCV酶免试剂批检结果分析
- 2003年
- 李燕徐晓艳王欣刘虎林
- 关键词:HBSAG抗-HCV酶免试剂
- 邯郸市健康献血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参考值范围调查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调查邯郸市健康献血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ALT值,对邯郸市2010—01—2010—0210844名18~55周岁健康献血者的ALT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LT水平为对数正态分布,本地区健康献血者95%参考值范围是小于51.7U/L,其中男7512例,女3332例,几何均数分别为21.5U/L、13.8U/L,认为男女间有差异(P〈O.0001),男性高于女性,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小于:57.1、34.3U/L。各年龄分组中,18~岁人群的ALT值低于其他年龄组(每5岁一组,最后一组为48-55岁),各年龄组几何均数分别为:14.9、17.9、20.9、20.4、20.4、18.8、19.6U/L,95%参考值范围分别小于:40.1、51.0、58.9、52.8、55.1、50.7、44.9U/L。结论该调查反映了邯郸地区健康献血人群的ALT平均水平,男性95%参考值范围高出国家规定≤40U/L的标准,女性95%参考值范围低于国家规定≤40U/L的标准;各年龄组的ALT值95%参考值范围均〉40U/L,18~岁年龄组最低。供有关单位参考。
- 王洪王立芹张红梅阮朝良徐晓艳李俊霞
- 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的血清学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分析邯郸地区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肝(OBI)的血清学分布特征。方法选取邯郸市中心血站2017年3月1日~12月31日、采用两种ELISA试剂进行HBsAg检测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75984例,用常规HBsAg单试剂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进行核酸(定性)检测,将得到的核酸检测为HBVDNA反应性标本,采用化学发光“两对半”和核酸定量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和献血者统计资料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得到HBsAg–/HBVDNA+/HBcAb+的样本26例,可能为OBI标本,其中HBsAg–/HBsAb+/HBcAb+及HBsAg–/HBsAb–/HBcAb+为OBI的主要血清型模式,这两种血清型各占总数的30.8%和50.0%。HBsAb>100IU/L标本占总例数的11.5%(3/26),HBsAb为(20~160)IU/L的例数为6例,占总例数的23.1%(6/26)。梯度稀释HBVDNA标准品的浓度(3.15IU/mL、4.2IU/mL、6.3IU/mL、8.4IU/mL)的核酸检测对应CT值依次为41.14、37.45、36.23、35.04。OBI感染率在男性和女性性别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年龄分布上,随着岁数增大而呈现升高趋势。结论增加核酸检测会降低单纯采用两遍ELISA法检测HBsAg造成的输血感染风险,特别是对于OBI的检出,提高输血安全。鼓励抗-HBs滴度较低的健康献血人群适时注射乙肝疫苗,降低乙型肝炎的输血传染风险。
- 张毓孙国栋张丽徐晓艳
- 关键词:隐匿性乙型肝炎核酸检测献血人群
- 交叉配血技术分析与比较被引量:1
- 2012年
- 对交叉配血进行回顾及展望,比较我国目前存在的各种交叉配血方法的优缺点,探讨相对准确、简便、可靠的配血方法,推动输配血技术的发展。
- 许士民玉芳潘靖徐晓艳
- 关键词:交叉配血输血
- 调查Rh血型抗体检出率和特异性分布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调查Rh血型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异性分布特点,分析Rh血型抗体的临床意义及产生规律。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筛查和鉴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红细胞Rh血型抗原、检测抗体的效价、Ig类型及37℃反应性并分析抗体产生的原因。结果:就诊者27000例,共检出Rh血型抗体24例,检出率为0.089%,24例Rh血型抗体均为IgG或IgG+IgM类。结论:输血和妊娠同种免疫是红细胞血型抗体产生的重要原因。红细胞血型抗体的主要临床意义为是否引起HTR及HDN。红细胞血型抗体的效价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 关风英许士民潘靖徐晓艳
- 关键词:RH血型不规则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