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虎林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献血
  • 2篇无偿
  • 2篇无偿献血
  • 2篇献血人群
  • 2篇氨基转移酶
  • 2篇丙氨酸氨基
  • 2篇丙氨酸氨基转...
  • 1篇愉快
  • 1篇试剂
  • 1篇转氨酶
  • 1篇无偿献血人群
  • 1篇无偿献血者
  • 1篇献血者
  • 1篇酶免试剂
  • 1篇抗-HCV
  • 1篇检测值
  • 1篇供血者
  • 1篇合格率
  • 1篇ALT
  • 1篇HBSAG

机构

  • 4篇邯郸市第一医...
  • 4篇邯郸市中心血...

作者

  • 4篇刘虎林
  • 4篇徐晓艳
  • 4篇李燕
  • 1篇孙国栋
  • 1篇王欣
  • 1篇刘宁

传媒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邯郸医学高等...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HBsAg和抗-HCV酶免试剂批检结果分析
2003年
李燕徐晓艳王欣刘虎林
关键词:HBSAG抗-HCV酶免试剂
邯郸地区无偿献血人群ALT上限值调查及不合格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调查邯郸地区无偿献血人群ALT上限值及不合格原因,为最低限度的减少因ALT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浪费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用SPSS软件建立邯郸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的年龄、性剐、献血次数、职业、文化程度和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等指标以及相关ALT值的数据库,一共为10844人,通过SPSS13.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的ALT上限值95%的参考范围为不高于48.91U/L。按照现在的献血体检标准速率法ALT≥40U/L的淘汰标准,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和ALT不合格相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性别、年龄以及HBsAg,抗-HCV,抗-H1V和梅毒阳性(有一项为阳性,变量定为1,都为阴性,变量定为O)。其中男性和女性相比(OR=4.001;95%CI:3.279~4.883,P=0.00);年龄(OR=1.008;95%C1:1~1.005,P=0.039);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阳性(OR—1.805;95%C1:1.19~2.912,P=0.015)。结论无偿献血群体ALT上限值略高于现行献血法颁发的淘汰标准,献血次数、献血者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在统计学上对ALT不合格没有意义,对ALT不合格有影响的仍是献血者本人的性别、年龄以及其它检测项目阳性这些内在因素。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建立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因ALT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报废率,如何在献血者中建立更科学的ALT淘汰标准才是今后献血工作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李燕徐晓艳刘宁刘虎林
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LOGISTIC回归
邯郸市无偿献血者认知、感受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邯郸市无偿献血者对血液捐献的认识和感受,分析不同层面的献血人群对献血感知的心态特征,为完善我们宣传、招募、服务等无偿献血工作提供有力和科学的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设计,对献血人群按性别、年龄、婚姻、献血时间、是否吃饭、献血次数和了解渠道进行分层,就献血者所认为和感受的血液捐献对他们的益处和不愉快之处进行单项或多项选择,当场填写并回收。结果在规定时间内收回有效问卷1 114份。就血液捐献益处,选项频次排列顺序前8项为:3,1,6,1+6,3+4,2+3,1+3,2+3+4。血液捐献令人不愉快之处前5项为:3,3+6,7,6、4。就不同层面的献血人群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分析,是否吃饭对在血液捐献益处和不愉快之处的选择上以及献血时间对在后者的选择上P>0.05。其它均P<0.01。结论根据不同层面的献血群体对血液捐献的感知和认识差异,深入他们的内心需求,及时调整我们的献血服务、宣传工作,保证献血者身心健康。
李燕徐晓艳刘虎林孙国栋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值及不合格率在献血人群中的分布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值及不合格率在献血人群中的分布,对献血员进行ALT检测这一最受争议的问题提供详细的调查资料。方法用EpiDate软件建立河北省邯郸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年龄、性别、献血次数、职业、文化程度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等检测情况及相关ALT检测值的数据库,共10 844例,通过相关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ALT检测值除不同性别、检测结果(阴性或阳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不同层次献血人群其他项目分布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T不合格率除不同文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在不同层次献血人群其他项目分布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检测值和不合格率在不同献血人群中的分布比较,大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情况避免因单项ALT不合格导致的血液报废,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避免浪费血源。
徐晓艳李燕付延飞刘虎林
关键词:丙氨酸转氨酶供血者不合格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