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莉丽

作品数:11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海盐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毒性
  • 3篇心肌
  • 3篇心肌炎
  • 3篇心律
  • 3篇注射液
  • 3篇腺苷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环磷
  • 3篇环磷腺苷
  • 3篇黄芪注射
  • 3篇黄芪注射液
  • 3篇肌炎
  • 3篇病毒
  • 3篇病毒性
  • 3篇病毒性心肌炎
  • 2篇心律失常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预后

机构

  • 11篇海盐县人民医...

作者

  • 11篇黄莉丽
  • 7篇汪玉龙
  • 2篇孙贵富
  • 2篇陆志华
  • 2篇肖春晖
  • 1篇胡小李
  • 1篇边祥海
  • 1篇沈志浩
  • 1篇王大连
  • 1篇严祖喜
  • 1篇徐红娟
  • 1篇顾永良
  • 1篇刘海英

传媒

  • 3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2006年浙...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感染并发血小板减少35例被引量:2
2012年
重症感染合并脓毒性血症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muhipe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s,MODS)已成为ICU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重症感染时全身炎症性反应之一是血小板减少。笔者检测35例重症感染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水平,报道如下。
黄莉丽顾永良汪玉龙
关键词:重症感染血小板减少预后
中剂量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因其疗效显著已应用于临床多年。但由于人免疫球蛋白费用昂贵限制了临床使用,我院采用中剂量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ITP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沈志浩黄莉丽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中剂量地塞米松大剂量
老年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心房颤动(房颤)的最常见致命性并发症是血栓塞事件,血栓事件一旦发生将危及老年患者的命。在2010年ESC房颤治疗指南推荐中除低危患(孤立性房颤、年龄〈65岁)或存在抗凝治疗的禁忌证患者,所有房颤患者均应接受抗凝治疗[1]。
汪玉龙黄莉丽肖春晖陆志华
关键词:房颤华法林抗凝
黄芪注射液与环磷腺苷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2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环磷腺苷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40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分为黄芪注射液与环磷腺苷组(治疗组)和环磷腺苷组(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黄芪注射液(10ml×3支)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汪玉龙黄莉丽
文献传递
黄芪注射液与环磷腺苷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20例的疗效观察
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心内科使用黄芪注射液与环磷苷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律失常疗效较单用环磷苷改善患者预后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40例均为住院患者,皆为病毒性心肌炎急...
汪玉龙黄莉丽
文献传递
黄芪注射液合环磷腺苷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被引量:1
2006年
汪玉龙黄莉丽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黄芪注射液环磷腺苷
稳心颗粒合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81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严祖喜黄莉丽徐红娟
关键词:室性早搏稳心颗粒心律平
6 min步行试验联合血浆N-末端前体脑钠肽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27
2020年
目的探讨6 min步行试验(6MWT)联合血浆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CHF患者93例,男51例,女42例,其中NYHA分级Ⅱ级51例、Ⅲ级42例。于CHF患者治疗前分别进行6MWT试验、血浆NT-pro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随访CHF患者6个月到1年,统计CHF急性加重住院及心脏事件(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晕厥、心源性猝死)发生情况,分析6MWT、NT-proBNP及LVEF的相关性。结果心功能Ⅲ级患者的6MWT、LVEF均低于心功能Ⅱ级患者相应水平,而血浆NT-proBNP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相应水平(t=4.05~11.23,P<0.01或<0.05)。根据6MWT及血浆NT-proBNP水平参考值范围,再分为3组:分别为6MWT<425 m+ NT-proBNP<900 ng/L组(A组,30例)、6MWT>425 m+NT-proBNP>900 ng/L组(B组,30例)、6MWT<425 m+NT-proBNP>900 ng/L组(C组,33例)。C组患者CHF急性加重住院及心脏事件发生率均高于A、B组(χ2=3.95~7.20,P<0.01或<0.05);A组患者CHF急性加重住院发生率均高于B组(χ2=3.17~4.26,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HF患者LVEF与6MWT呈正相关(r=0.53,P<0.01),LVEF与血浆NT-proBNP呈负相关(r=-0.41,P<0.01),6MWT与血浆NT-proBNP呈负相关(r=-0.87,P<0.01)。结论 6MWT及血浆NT-proBNP均是反映CHF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二者呈负相关,低6MWT和血浆NT-proBNP高反映CHF患者预后较差。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CHF患者的预后预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汪玉龙肖春晖胡小李陆志华汤叶黄莉丽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低渗温热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低渗温热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行腹腔穿刺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外接引流袋。记录腹水引流量,当日排放腹水1500ml后,予加热至43~45℃注射用双蒸馏水1000ml行腹腔灌注,次日重复放液1500ml,再予加热至43~45℃注射用双蒸馏水1000ml行腹腔灌注,并于灌注后腹腔注入顺铂60mg、氟尿嘧啶500mg并封管,治疗期间常规给予简单水化、对症止吐等治疗。结果31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共完成低渗温热腹腔灌注化疗42周期。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5,稳定5例,进展4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占70.97%。中位进展时间(TTP)3.6个月(2~9个月),中位生存期(MST)5.6个月。毒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为主。结论低渗温热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在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效果较好,临床上可推荐应用。
孙贵富刘海英黄莉丽
关键词:低渗化学治疗恶性腹腔积液
200例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淋巴瘤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200例淋巴瘤患者的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特点、感染高危因素。结果 200例淋巴瘤患者中,感染37例,感染率18.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48.66%;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40.54%,革兰阳性球菌占32.43%,;真菌占27.03%;淋巴瘤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放化疗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感染率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结论淋巴瘤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医院感染,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边祥海孙贵富黄莉丽王大连
关键词:淋巴瘤医院感染病原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