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谊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38名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1年后的康复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康复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从言语识别率、语言年龄、CAP、SIR四个维度对238名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年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①听障儿童手术前、后的言语识别率、语言年龄、CAP和SIR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②各年龄组的CAP、SIR和言语识别率的康复效果基本一致;各年龄组的语言年龄康复效果与训练时间长短有关;③不同助听听阈的听障儿童言语识别率有显著差异(F=5.56,P<0.01),助听听阈最适组的言语识别率最高,而在语言年龄、CAP和SIR上康复效果差异与训练时间长短有关;④听障儿童手术前、后的言语识别率、语言年龄、CAP与SIR改变量之间皆存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年的康复效果显著;助听听阈、训练时间是影响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
- 鲍永消袁立娜张俊杰沈谊陈婶许玲
- 关键词: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康复效果
- 先天性听力损失婴幼儿的听觉能力追踪调查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基础早期干预的听障婴幼儿听觉能力发展特点,为听障儿童康复方案的制定和康复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追踪北京、上海、西安、合肥、深圳5个市康复机构2012-2014年的80例0~2岁听障婴幼儿,依据生理年龄进行分组,<12个月归为1岁组,>12个月归为2岁组,采用声母、韵母和双音节识别测试方法对听觉能力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干预前0个月、干预后6、12、18、24个月),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在听障儿童1岁组和2岁组中,韵母、声母和双音节词的康复时间和生理年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岁组的韵母、声母和双音节词识别能力在干预6个月和12个月低于2岁组(P<0.05);经过2年的听力干预和康复训练,听障婴幼儿的声母、韵母、双音节词识别率分别达到88%±11%、90%±11%和92%±9%,分别有18%、30%、47%听障儿童的声母、韵母、双音节词识别率达到100%,70%听障儿童的听觉能力可以达到90%以上.结论 听力干预生理年龄和康复时间是影响听障儿童听觉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经过2年的听力干预和康复训练,70%听障儿童听觉能力达到一级,已具备很好的听觉识别能力和言语可懂度.
- 杨影王丽燕孙喜斌宋蕾曹莉王坚丁春兰刘洋王蕊王永明沈谊徐胜林朱立国
- 关键词:听觉能力听力损失婴幼儿早期干预
- 浅谈现代化教育媒体在聋儿康复教育中的应用
-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量的现代化教育媒体如助听设备、幻灯、投影、数码摄像机、计算机等相继在教学中得到应用。研究探索、开发和应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已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如何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
- 沈谊
- 关键词:聋儿康复教育教育改革
- 文献传递
-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听觉康复个案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对一例6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进行阶段性听觉康复训练效果评估,探讨听障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听觉康复效果,为制订术后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训课的形式,以示范法、游戏法对个案进行听觉能力训练,利用评估词表对其进行阶段性评估。结果个案术后入班时评估的平均值为60.9%,术后训练3个月评估的平均值为94.7%,术后训练6个月评估的平均值为98.8%。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对该患儿具有良好的听力重建效果,术后经过6个月的系统康复训练,该患儿的听觉识别能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
- 沈谊
-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听觉康复个案
- 教师观察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康复发展的重要作用
- 2011年
- 观察是教师了解儿童的重要手段,是教育中很关键的起始环节。康复教师科学、正确的观察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康复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只有提高教师的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人施教,使人工耳蜗术后康复工作更有实效。观察是教师了解儿童的重要手段,是教育中很关键的起始环节。对听力语言康复教师来说.对听障儿童进行观察尤为重要。不了解听障儿童。
- 沈谊
-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