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磊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台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内
  • 1篇导管内乳头状...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形
  • 1篇多形性
  • 1篇多形性腺瘤
  • 1篇胰腺
  • 1篇胰腺导管
  • 1篇胰腺导管内乳...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双期增强
  • 1篇双期增强扫描
  • 1篇肿瘤
  • 1篇黏液
  • 1篇黏液性
  • 1篇黏液性肿瘤
  • 1篇腺淋巴瘤
  • 1篇腺瘤

机构

  • 2篇东台市中医院

作者

  • 2篇陈磊
  • 1篇张继春
  • 1篇吴小蓉

传媒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用于腮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腮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采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选取东台市中医院2016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腮腺占位病变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前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腮腺占位性病变影像特征、CT值情况、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腮腺占位性病变准确性。结果: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良恶性腮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约登指数高于CT平扫,诊断漏诊率、误诊率低于CT平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占位性病变影像特征:恶性病变病灶边界不清、外形不规则、合并坏死区域、病灶同周围组织CT差值大占比均显著高于良性腮腺占位性病变(P<0.01)。恶性腮腺占位性病变、良性腮腺占位性病变患者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腮腺占位性病变发生后影响患者生活,不同性质疾病治疗预后差异大,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获取腮腺病灶清晰影像,通过观察病灶及邻近组织关系情况,准确鉴别患者病情,可推广应用。
陈磊张继春吴小蓉
关键词: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CT值
比较多层螺旋CT和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和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pancreas,IPM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东台市中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为IPMN的患者28例,均进行MSCT、MRI检查,对比分析结果。结果:经MSCT、MRI检查显示,两种方法良恶性诊断准确性均为100%,且IPMN分型、病变部位、病变最大径比例、壁结节比例相同,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良性与恶性IPMN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与恶性的病变部位无显著差异(P>0.05);良性与恶性的病变最大径、是否存在壁结节具有显著差异,恶性肿瘤的病变最大径>30 mm比例高于良性,恶性肿瘤有壁结节比例高于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检查时间短于MRI,差异显著(P<0.05)。结论:IPMN可通过多层螺旋CT、MRI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两种方法准确性无明显差异,但MSCT检查时间更短,可根据患者情况选取适宜检查方法。
陈磊孙翌峰
关键词:多层螺旋CTMRI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