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东
- 作品数:16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SELEX实验中两种富集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
- 2003年
- 比较指数富集系统进化配体 (SELEX)实验中 ,液相筛选与固 液相筛选方法的差异对筛选富集库亲和力的影响。液相筛选、膜截留结合核酸的技术路线与固 液相筛选、固相中直接获取结合核酸的途径相比较 ,前一种方法更容易富集到与靶目标结合的目的序列。
- 胡承香邸雁飞朱旭东顾长国李磊吕凤林梁华平徐祥罗艳刘琛
- 大鼠皮肤伤口愈合中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转导分子Smad3、Smad4的表达被引量:11
- 2002年
-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 β)信号转导分子Smad3、Smad4在伤口愈合中的变化特点 ,并初步探讨其变化的意义。 方法 Wistar大鼠 40只 ,以大鼠背部全层皮肤开放伤为模型 ,伤后 1 ,3 ,5 ,7,1 0 ,1 4 ,2 1 ,30d收集伤口肉芽组织 ,每个时相点 5只 ,用Westernblot法检测Smad3、Smad4量的变化 ,免疫组化法探查Smad3、Smad4的组织定位。 结果 伤后Smad3出现两次高强度表达 ,第一次发生在伤后 1~ 3d ,主要来源于炎性细胞 ,第二次出现在伤后 1 0~ 1 4d ,阳性细胞以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为主。Smad4表达呈一过性增强 ,其时相与Smad3第二次高表达同步 ,以成纤维细胞为主要来源。 结论 Smad3在炎症期的高表达提示Smad3与炎症反应的启动、结束有密切关系 ;Smad3、Smad4的同步强表达确与伤口组织大量合成胶原的时相一致 ,说明Smad3是伤口愈合中瘢痕形成的重要介导分子 。
- 邸艳飞朱旭东刘琛王正国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伤口愈合信号传导
- 人重组TGF-β RⅡ亲和核酸筛选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通过筛选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RⅡ)亲和核酸,探寻拮抗TGF-β活性的新方法。方法以ssDNA5′-TAATACGACTCACTATAGGGAGGACGATGCGG-N60-CAGACGACTCGCCCGA-3′为模板,体外转录获取初始RNA随机库;以人体外重组TGF-βRⅡ为靶目标蛋白行SELEX实验,共进行8轮循环筛选。通过膜结合实验监测筛选所得RNA富集库对TGF-βRⅡ亲和性的进化状态,凝胶阻滞实验检测亲和核酸序列与TGF-βRⅡ的结合强度。结果随着筛选进行,RNA富集库沿着与靶蛋白TGF-βRⅡ亲和性加强的方向进化;从第8轮富集库中分离出两类优势序列,序列A和序列B。膜结合实验显示序列A、B对TGF-βRⅡ有明显的亲和性,但凝胶阻滞实验显示序列A、B均无与蛋白结合的阻滞带出现。结论筛选所得序列A及B与靶蛋白TGF-βRⅡ的亲和性及特异性还不理想,但先导序列A及B的获得为通过后SELEX技术进一步寻找最佳结合序列奠定了基础。
- 谢琳刘韧朱旭东贺翔鸽陈彩宇
- 关键词:SELEX
- 血小板源伤口愈合因子促糖尿病大鼠伤口组织胶原合成机制的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外源性血小板源伤口愈合因子 (PDWHF)促糖尿病大鼠伤口合成胶原与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33只雄性 SD大鼠 ,分为正常组 (A组 n=9)、糖尿病组 (n=2 4)。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值大于 1.8g/L 1、2天后 ,在每组大鼠背部造成两块直径为 1.8cm的全层皮肤伤口。术后当天及以后连续 6天 ,每天一次 ,糖尿病组大鼠一侧伤口局部应用 PDWHF(10 0μg/伤口 )作为治疗组 (B组 ) ,另一侧伤口作为对照组 (C组 )。斑点杂交法测定伤后不同天数伤口组织中 TGF-β1 、 型 (α1)前胶原m RNA水平量。结果 伤后 5、7天 ,B组伤口组织 TGF-β1 m RNA水平量是 C组的 4倍和 5 .6倍 ,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但低于 A组 (P<0 .0 5 ) ;伤后 10天 ,三组间 TGF-β1 m RNA水平量无明显差异。伤后5、7及 10天 ,B组 型 (α1)前胶原 m RNA水平量明显高于 C组 ,分别为 2 .1、1.8和 2 .3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但伤后 5、7天仍明显低于 A组 (P<0 .0 5 ) ,伤后 10天 ,两组间差异消失。结论 PDWHF促进糖尿病大鼠伤口内源性 TGF-β1 基因表达是其增强 型 (α1)
- 朱旭东张艳胡成香王正国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糖尿病伤口愈合
- 外源性装饰蛋白在组织修复中对胶原形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的拮抗剂装饰蛋白 (decorin)对瘢痕中胶原形成的抑制作用。 方法手术造成家兔结膜瘢痕 ,即刻和d 1、3、7在结膜瓣下注射decorin 1 0 0 μl(0 .1mg/ml) ,30d后用天狼星红 偏振光法检测胶原的合成情况 ,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 β1 的表达。结果用药后Ⅰ、Ⅲ型胶原纤维较瘢痕组密度降低 (P<0 .0 1 ) ,与正常结膜中Ⅰ、Ⅲ型胶原排列状况相似 ,并且TGF β1 表达的阳性率降低非常显著 (P <0 .0 1 )。结论decorin通过降低TGF β1 的表达明显减少Ⅰ、Ⅲ型胶原合成量 ,从而减轻局部的纤维化反应 。
- 刘韧朱旭东谢琳肖南
- 关键词:胶原瘢痕
- 血小板源伤口愈合因子改善糖尿病大鼠伤口愈合及与β-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外源性血小板源伤口愈合因子 (platelet derivedwoundhealingfactors,PDWHF)改善糖尿病难愈性伤口愈合的作用与 β -转化生长因子 (TGF - β)基因表达的关系。 方法 44只雄性SD大鼠 ,分为正常对照组 (鼠数 =12 )、糖尿病组 (鼠数 =32 )。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值 >1.8g/L 1~ 2d后 ,在每组大鼠背部用外科方法剪去 2块直径为 1.8cm的全层皮肤 ,造成全皮层开放伤口。术后当日及以后连续 6日 ,选糖尿病大鼠一侧伤口为PDWHF治疗组伤口 ,在其局部应用PDWHF ( 10 0 μg/伤口 ) ,另一侧 (糖尿病对照组伤口 )及正常对照组伤口不予PDWHF治疗。 结果 伤后 5d ,PDWHF治疗组伤口与糠尿病对照组伤口闭合指数无差异 ,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伤后 7,10 ,14d ,PDWHF治疗组伤口闭合程度明显高于糠尿病对照组伤口(P <0 .0 5 ) ,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伤后 5 ,7d ,PDWHF治疗组伤口组织中TGF - βmRNA水平量是糖尿病对照组的 4倍和 5 .6倍 (P <0 .0 1) ,但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伤后 10d ,3组间TGF - βmRNA水平量无明显差异。 结论 PDWHF促糖尿病大鼠伤口愈合与其增强伤口组织TGF - β基因表达相关。
- 朱旭东王正国张艳陈荣德
- 关键词:基因表达EGF伤口愈合糖尿病TGF-Β
- 血清源酸热稳定多肽对伤口组织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 1999年
- 目的:研究一种对酸热稳定的多肽(Acid/heat Stable Polypeptides,AHSP)制剂对伤口组织细胞增殖反应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利用从猪血清中分离出的一组对酸热稳定的多肽(AHSP)以及从国外购得的牛血清除大分子蛋白后的多肽成分(Solcoseryl),观察两种多肽制剂在培养的伤口组织修复细胞及人表皮细胞增殖和细胞总蛋白合成能力中的作用。结果:当Solcoseryl和AHSP的浓度低于7%时,其对伤口修复细胞和人离体培养的表皮细胞的增殖和蛋白合成能力随浓度增加而增加,浓度为5%时,两者对细胞活力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相应浓度的小牛血清对照组;而与 10%的小牛血清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Solcoseryl和 AFSP的浓度为 5%~ 7%时,曲线变化较为平缓,当浓度上升为 10— 12%时, Solcoseryl和 AHSP组与相应浓度的小牛血清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在伤口愈合过程中APSP可能是通过提高细胞的酶活性,促进细胞的蛋白合成,进而刺激伤口组织细胞增生并促进伤口愈合的。
- 张艳朱旭东陈荣德
- 关键词:多肽细胞增殖伤口愈合
- 血小板源伤口愈合因子促糖尿病大鼠难愈伤口愈合的机理探讨被引量:1
- 1999年
- 本实验以糖尿病大鼠海绵死腔伤为难愈伤口模型结合离体细胞培养,研究血小板源伤口愈合因子(PDWHF)改善难愈伤口愈合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理。结果表明:局部应用PDWHF后,伤口组织总DNA、羟脯氨酸含量增高;组织学表现为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显著增生,胶原纤维沉积增加。离体实验发现PDWHF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提示:PDWHF可通过促进伤口肉芽组织中的细胞合成代谢及增殖,增加胶原的合成与沉积进而改善糖尿病伤口的愈合。
- 张艳朱旭东陈荣德
- 关键词:糖尿病伤口愈合
- SELEX实验中核酸-蛋白复合物分离方法对富集库亲和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比较SELEX实验中 ,核酸 蛋白复合物分离技术的差异对筛选富集库亲和力的影响。方法 以 β 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为靶目标 ,采用不同技术路线从ssDNA随机库中获取亲和富集库 :技术路线 1,靶目标预先被吸附到 96孔微量滴定板后 ,再进行筛选 ,从滴定板上洗脱结合核酸 ;技术路线 2 ,溶液中筛选、硝酸纤维膜截留核酸 蛋白复合物 ,从膜上回收结合核酸 ;通过膜结合测定、凝胶阻滞测定实验检测筛选富集库对靶目标的亲和力。结果 经 4轮筛选后 ,技术路线 1来源的富集库与初始随机库相似 ,对靶目标无亲和力 ;而技术路线 2来源富集库对靶目标的亲和力较初始随机库有显著提高。结论 SELEX实验中 ,溶液中筛选、膜截留结合核酸的技术路线与固 液相筛选、固相中直接获取结合核酸的途径相比较 。
- 胡承香顾长国朱旭东李磊
- 关键词:SELEXAPTAMER
- 细胞周期正负调控因子在伤口愈合中的表达的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伤口愈合过程中细胞周期正负调控因子CyclinD1 、CyclinE、CDK2 、CDK4 、p2 1cip1 、p2 7kip1 、p16ink4a、p15 ink4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大鼠全皮层开放伤模型 ,收集伤后 3~ 3 0d伤口组织 ,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细胞增生标志物Ki67的表达 ,Westernblot法检测CyclinD1 、CyclinE、CDK2 、CDK4 及p2 1cip1 、p2 7kip1 、p16ink4a、p12 ink4b。结果 细胞生长主要发生在伤后一周之内 ,生长高峰出现在伤后 5d。CyclinD1 、CDK2 、CDK4 的表达均保持较为恒定的水平 ,整个愈合过程无明显的起伏变化 ;伤后 3~ 11d ,CyclinE呈高表达 ,14d开始明显下降 ,伤后 2 1~ 3 0d几乎回落到伤前水平。Westernblot法未检测到p16ink4a、p12 ink4b的表达 ;p2 1cip1 在伤后 7~ 14d呈一过性表达 ,其峰值水平出现在伤后 9d ;p2 7kip1 呈结构性表达 ,伤后 3~ 5d表达强度相对低下 ,随后大幅度上调。结论 伤口愈合过程中 ,p2 1cip1 、p2 7kip1 表达确与Ki67的表达呈反向趋势 ,p2 1cip1 、p2 7kip1 在防止过度增生趋势中发挥着监控作用 ,其中p2 7kip1 的作用更为重要。
- 邸艳飞朱旭东胡承香王正国
- 关键词:细胞周期伤口愈合周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