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艳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省眼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2mm透明角膜切15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源性散光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2.2mm透明角膜切口引起的术源性散光(SIA)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山西省眼科医院白内障一科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84例(105眼),测量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3、6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球镜度和角膜地形图数据。视力记录为logMAR视力,使用Alpins矢量分析法计算SIA。并从术后随访时间(术后1、3、6个月3个时间点)、晶状体核硬度(分Ⅱ、Ⅲ、Ⅳ级核3组)、角膜散光类型(分顺规组、逆规组、斜轴组)、眼别(左眼组、右眼组)4个方面分析SIA。符合正态性分布的数据的比较使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84例(105眼)患者UCVA术前为0.65±0.24,术后1、3、6个月为0.07±0.02、0.06±0.01、0.06±0.01;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1.14,P〈0.01);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6个月SIA分别为(0.28±o.11)D、(0.25±0.13)D、(0.24±0.10)D;3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晶状体核硬度分组从时间上及组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顺规组、逆规组、斜轴组3组从时间上及组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右眼组与左眼组从时间上及组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2mm透明角膜切口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SIA稳定,术后UCVA显著提高,且SIA与UCVA于术后1个月趋于稳定。
- 李博张素华张哲刘建亭曹伟芳李晓艳董慧郭彩虹张海宁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飞秒激光
- 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2.2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早期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对比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传统2.2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早期临床效果,探讨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7例(114眼),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飞秒激光超声乳化手术组(FLACS组)44例(60眼),2.2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组(传统组)43例(54眼)。FLACS组利用LenSx飞秒设备,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监测下行前囊膜环形切开、碎核、制作2.2mm透明角膜切口。传统组手工制作2.2mm透明角膜切口,连续环形撕囊。根据患者需求,选择植入非球面IOL(SN60WF)或多焦点IOL(SN6AD1),对比2种手术方式术后早期远视力、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超声能量的使用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组术后1个月远UCVA及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LACS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丢失率低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LACS组术后中央角膜厚度恢复早于传统组。FLACS组超声时间较传统组减少30%,累计释放能量较传统组减少4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9,P〈0.01;z=-2.979,P〈0.01)。飞秒激光制作的透明角膜切口,78%可以顺利用分离器分开,13%主切口需要用角膜刀手工穿刺,7%侧切口需要角膜刀穿刺,2%发生主切口倾斜。飞秒激光进行前囊膜切开,93%顺利完成,7%发生不连续撕囊,需要手工调整,撕开部分囊膜,使之完全游离。结论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传统2.2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相比,其使用的超声能量大大减少,术后早期�
- 张哲张素华曹伟芳董慧郭彩虹刘建亭李晓艳王莉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飞秒激光内皮角膜
- 一个常显先天性结晶样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鉴定及产前诊断被引量:1
- 2015年
- 先天性白内障是胎儿发育过程中晶状体代谢异常导致的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晶状体混浊,不仅使视网膜成像模糊,而且阻止视通路的发育.是目前儿童低视力和致盲的主要病因。发病率约为o.5%,占儿童致盲性眼病的第2位。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因素中有1/3与遗传相关,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3种类型.
- 张哲张素华刘建亭曹伟芳董慧郭彩虹李晓艳
- 关键词:产前诊断基因鉴定结晶样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晶状体混浊
- To measure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fluctuations up to 10 minutes following femtosecond laser cataract pretreatmen
- Purpose:To measure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fluctuations up to 10 minutes following femtosecond laser ca...
- 张素华张哲李晓艳
-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术后效果观察
- 2022年
- 分析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术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飞秒激光技术,对术后1、3、6月的最佳矫正效果进行了对比。采用日本拓普康公司的SP-3000 P法,对术前、术后1月、3月、6月每平方mm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进行分析, Tracy itrace (Tracy itrace)分析术后1月、3月、6月的 MTF,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手术后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比手术之前好(P<0.001);手术后3年的最佳矫正视觉比手术前1个月要好(P<0.001);结果显示,手术后6个月与3个月相比没有显著性(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前(2615.9±302.9)、术后1月(2414.4±408.7)、术后3月(2370.2±384.8)、术后半年(2428.4±299.4)。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的浓度比手术前的低大概201.5(P<0.001);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的浓度比手术前1个月的低大概44.2(P<0.024);术后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与手术前3个月相比,没有显著性意义(P<0.552)。MTF在手术后3个月明显比手术后1个月大(P<0.001);MTF在术后6个月明显比3个月高(P<0.001)。结论 飞秒激光在白内障手术中,能提高病人的视力,虽然术后角膜内皮出现不同程度的丢失,但术后6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趋于稳定。
- 李晓艳
- 关键词:飞秒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