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利

作品数:30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天津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心肌
  • 8篇胶囊
  • 7篇缺血
  • 6篇细胞
  • 5篇心肌梗死
  • 5篇血府
  • 5篇血府逐瘀
  • 5篇血府逐瘀胶囊
  • 5篇逐瘀
  • 5篇脑缺血
  • 5篇梗死
  • 4篇血栓
  • 4篇肾衰
  • 4篇肌钙蛋白
  • 4篇肌钙蛋白T
  • 4篇钙蛋白
  • 3篇弹力
  • 3篇蛋白
  • 3篇信号
  • 3篇血栓弹力图

机构

  • 28篇天津市医药科...
  • 4篇中山市中医院
  • 3篇天津宏仁堂药...
  • 2篇天津市中医药...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天津市海河医...
  • 1篇天津中新药业...
  • 1篇天津市滨海新...

作者

  • 28篇康利
  • 22篇王蕾
  • 14篇王宏
  • 11篇郝迪
  • 11篇王梓
  • 8篇李旭
  • 8篇陈卫平
  • 7篇种影影
  • 6篇袁玲
  • 6篇吕楠
  • 5篇刘伟伟
  • 4篇刘庆焕
  • 4篇张岩
  • 4篇傅予
  • 3篇郑夺
  • 3篇陶遵威
  • 3篇陈冠
  • 3篇崔晓雪
  • 2篇刘琳娜
  • 2篇李燕林

传媒

  • 4篇天津中医药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国药房
  • 2篇药物评价研究
  • 2篇第二届中国老...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草药
  • 1篇天津药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2016第十...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贯叶金丝桃黄酮类成分对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
2023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贯叶金丝桃黄酮类成分对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检索中草药药理学分析平台及文献数据库获取贯叶金丝桃黄酮类活性成分,采用TTD、DrugBank、SwissTargetPredicition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对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靶点间作用关系,通过网络节点中心性和网络模块分析筛选关键靶点;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通过检测脑梗死面积比例、病理学和INS、VEGFA、TNF-α蛋白表达验证贯叶金丝桃总黄酮的治疗作用及关键作用靶点。结果贯叶金丝桃中黄酮类活性成分有11个,其抗缺血性脑损伤的潜在靶点有76个,关键靶点为INS、VEGFA、TNF、MAPK1、TP53、FOS;关键靶标可作用于有缺氧反应中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急性炎症反应的负调控和神经元投射维持等生物过程,主要通过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流体剪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发挥作用。动物实验表明,贯叶金丝桃总黄酮能够降低MCAO大鼠脑梗死面积比例和INS、VEGFA、TNF-α蛋白表达(P<0.01),改善缺血性脑组织皮层病变,促进神经元细胞形态结构恢复。结论贯叶金丝桃总黄酮对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INS、VEGFA和TNF-α表达实现的。
张岩刘庆焕王宏康利刘伟伟陈冠傅予
关键词:贯叶金丝桃黄酮缺血性脑损伤网络药理学INSVEGFA
肠源性外泌体通过miR-146a调控NF-κB通路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炎症反应
2024年
目的 探讨肠源性外泌体通过miR-146a调控NF-κB通路介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炎症反应。方法 Caco-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10 ng·mL^(-1)的脂多糖(LPS)刺激构建肠上皮细胞炎症模型]组、NC mimic组和miR-146a mimic组,提取各组外泌体(30μg·mL^(-1))孵育HK-2细胞,记为对照-Exos、LPS-Exos、NC-Exos、miR-146a-Exos组。转录组学测序对对照组与模型组差异基因进行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46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基白细胞介素(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IL-1β、IL-6、TNF-α和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Toll样受体4(TLR4)炎性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aco-2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和TLR4、NF-κB、p-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0.01),培养基中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5),细胞及外泌体中miR-146a表达显著增加(P<0.05、0.01);miR-146a mimic组细胞及外泌体中miR-146a表达显著增加(P<0.01)。外泌体与HK-2细胞共孵育后,与对照-Exos组比较,LPSExos、miR-146a mimic组培养基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增加(P<0.05),细胞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及NF-κB炎症通路相关TLR4、NF-κB、p-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 <0.05、0.01)。结论 肠源性外泌体通过miR-146a调控NF-κB通路介导HK-2细胞炎症反应。
江茜徐娟王宏康利王璐瑶王蕾刘琳娜
关键词:HK-2细胞炎症反应
血府逐瘀胶囊对FeCl_3致大鼠颈动脉血栓抑制作用及对血栓弹力图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胶囊对大鼠急性血栓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及血府逐瘀高、中、低剂量组。预防给药7d后,用20%三氯化铁溶液外敷大鼠颈总动脉造成大鼠局部血栓模型,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大鼠血栓形成及血栓烷B2(TXB2)、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CD62P、血小板P-选择蛋白(GMP-140)、血栓弹力图(TEG)的影响。结果:血府逐瘀胶囊中、低剂量组可以明显减小大鼠颈总动脉形成的血栓的湿重(P<0.05,P<0.01),显著抑制PLA和CD62P表达(P<0.05,P<0.05),降低TXB2、GMP-140的含量(P<0.01),改善血栓弹力图(TEG)相关指标。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具有抗血栓作用。
赵亮王梓张慧康利王帆王蕾
关键词:血府逐瘀胶囊抗血栓血小板血栓弹力图
参附强心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细胞Bcl-2表达及抗心衰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参附强心对腹主动脉缩窄慢性心衰大鼠(CHF)心肌细胞Bcl-2表达的影响及其抗心衰机制。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CHF模型,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参附强心(按生药量计)2.14,1.07,0.54 g.kg-1剂量组,术后灌胃给药8周。通过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经心室插管测定心室压力;描记肢体II导联心电图(EKG);观察神经内分泌激素、心肌细胞凋亡和Masson染色心肌纤维化,探讨参附强心对慢性心衰治疗作用机制。结果:本实验成功复制大鼠慢性心衰模型,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左室内压峰值(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明显降低(P<0.05或P<0.001),表明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明显升高(P<0.001),表明舒张功能不全;心电图显示ST段上抬(P<0.05),QRS时限延长(P<0.05);血浆血管紧张素II(AngII)和醛固酮(ALD)均明显升高(P<0.01,P<0.01);心肌HE染色可见心肌细胞病变;Bcl-2阳性表达下调(P<0.001),片状或小灶状纤维化病变。参附强心2.14 g.kg-1灌胃8周可明显改善心衰大鼠心室收缩功能,使+dp/dtmax,-dp/dtmax明显升高(P<0.01,P<0.05),改善心脏舒张功能,使LVEDP明显回落(P<0.001);改善心电图ST段的异常抬高(P<0.05);降低血浆AngII,ALD含量。HE染色可见参附强心对心肌细胞结构的改善,使着色均匀、排列规整。可上调心衰大鼠心肌中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并能改善病变心肌纤维化程度,从而起到控制心衰病变发展的作用。结论:腹主动脉缩窄法可成功制备大鼠后负荷加重心衰模型。参附强心可有效改善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上调心肌Bcl-2表达,抑制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
王蕾江永萍康利刘彤袁玲邵凤陈卫平
关键词:腹主动脉缩窄心肌细胞凋亡BCL-2表达
大黄-丹参药对对慢性肾衰竭模型大鼠肠源性尿毒素含量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5
2021年
目的:研究大黄-丹参药对对慢性肾衰竭(CRF)模型大鼠肠源性尿毒素含量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造模组(45只),假手术组大鼠分离肾组织但不切除,造模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CRF模型。造模成功后(剔除死亡和不成模大鼠5只),将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水)、尿毒清颗粒组(2.5 g/kg)和大黄-丹参药对高、低剂量组(6、3 g/kg,以生药量计),每组10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水,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12周。末次给药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和24 h尿液中尿肌酐(Ucr)含量,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cr);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中尿毒素[氧化三甲胺(TMAO)、硫酸吲哚酚(IS)、硫酸对甲酚(PCS)]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大鼠回肠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ZO-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透射电镜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Scr、BUN、TMAO、PCS、IS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尿液中Ucr含量和Ccr及回肠组织中Occludin、ZO-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中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扩张,肾间质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结肠上皮屏障结构重度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Scr、BUN、TMAO、PCS、IS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尿液中Ucr含量和回肠组织中Occludin、ZO-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大黄-丹参药对低剂量组的ZO-1 mRNA除外,P<0.05或P<0.01);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化程度和结肠上皮屏障结构损伤程度均减轻。结论:大黄-
王宏徐娟江茜康利刘伟伟袁玲崔晓雪刘琳娜冯仁蕊王蕾李燕林
关键词:丹参慢性肾衰竭肠道屏障
尿毒康通过抑制p38/ERK MAPK通路改善UUO大鼠肾小管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尿毒康对肾纤维化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初步探讨尿毒康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UUO)复制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按体质量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氯沙坦30 mg/kg,10 mL/kg),尿毒康20 mL/kg、10 mL/kg和5 mL/kg组。手术第2天即开始灌胃给予相应受试药物,1次/d,连续21 d。末次给药后测定24 h尿蛋白含量;检测血清肌酐(SCr)水平;剖取结扎侧肾脏(左肾),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程度并评分;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肾脏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AM)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脏p38,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尿毒康能明显降低UUO模型大鼠SCr水平(P<0.01)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P<0.01)。尿毒康组病理表现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中10 mL/kg组改善相对明显,并能明显抑制肾脏p38,ERK1/2蛋白的表达。[结论]尿毒康能明显改善UUO模型大鼠的肾功能,改善结扎侧肾小管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且与抑制了p38/ERK丝裂原治化蛋白激酶(MAPK)相关。
江茜王宏王蕾康利李燕林
关键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大黄-丹参药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结肠黏液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研究大黄-丹参药对对慢性肾衰竭(CRF)模型大鼠结肠黏液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颗粒组(2.5 g·kg^(-1))和大黄-丹参药对高、低剂量组(生药6.0、3.0 g·kg^(-1)),每组1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法制备CRF模型。连续ig给药12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剖取残存肾脏和结肠组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和纤维化改变;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观察结肠黏液层厚度和杯状细胞数量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大鼠结肠组织黏蛋白2(Muc2)阳性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Muc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中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扩张,肾间质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纤维化评分显著增加(P<0.01);结肠黏液层变薄,杯状细胞减少;结肠组织Muc2阳性表达降低,结肠组织Muc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丹参药对高、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Scr、BUN、IL-1β、IL-6和TNF-α水平(P<0.01);肾组织形态明显改善,肾纤维化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肠黏液层厚度增加,杯状细胞增多;结肠组织Muc2阳性表达升高,结肠组织Muc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黄-丹参药对能够有效保护CRF大鼠的残存肾功能,延缓CRF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恢复CRF大鼠结肠黏液屏障功能,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有关。
王宏江茜康利袁玲崔晓雪陈冠王璐瑶王蕾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
冠心苏合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肌钙蛋白T及心肌酶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利用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观察肌钙蛋白T(cTn-T)在心肌损伤中的动态变化并确定其达峰时间,进而观察冠心苏合胶囊在这时间点上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cTn-T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摸索cTn-T达峰时间):大鼠经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分别在结扎后12,31,48,69 h检测cTn-T含量并确定其达峰时间。实验第二阶段(冠心苏合作用观察):取正常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卡托普利阳性药对照组,以及冠心苏合胶囊0.8,0.4 g·kg-1剂量组,均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5 d,于第5天给药后1 h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存活大鼠给药治疗1次,在cTn-T达峰时间点测定各组大鼠cTn-T含量,测定各组大鼠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血清心肌酶,NBT心脏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质量百分比,术前、结扎即刻、结扎31 h测心电图,取大鼠左心室用福尔马林固定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cTn-T达峰时间:通过12,31,48,69 h几个时间点cTn-T含量比较,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31,48 h模型组与假手术组cTn-T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01),确定结扎31 h为cTn-T出现高峰时间点;②在对冠心苏合胶囊的药效观察实验中,取31 h作为观察时间点,可见冠心苏合胶囊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cTn-T和AST含量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③对心肌梗死质量百分比的影响,冠心苏合胶囊高剂量组大鼠心肌梗死质量比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心电图的影响,在结扎即刻和结扎31 h冠心苏合高、低剂量组ST段抬高明显低于模型组;⑤心脏HE染色发现冠心苏合两剂量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均减轻,其中,冠心苏合高剂量组减轻更为明显。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中,cTn-T表现出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在31 h最接近达峰时间;冠心苏合胶囊能在该�
郝迪李旭康利王梓王蕾吕楠种影影陈卫平
关键词:肌钙蛋白心肌酶冠心苏合胶囊心肌梗死
血府逐瘀胶囊对内皮损伤大鼠血栓弹力图的影响
王宏康利王蕾
一种治疗脑缺血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缺血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红景天500份,延胡索500份,川芎300份,冰片7份。中医药理论认为,脑缺血多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在预防和治疗脑缺血疾病方面确有疗...
陶遵威刘庆焕王宏张岩郑夺王文彤张婷康利郝迪刘伟伟傅予李萌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