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政
- 作品数:13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3种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BALF中TNF-α和IL-8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 研究3种不同通气策略(常规潮气量、低潮气量及低潮气量+小PEEP)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机械通气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 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年龄〉60岁、ASAⅠ-Ⅱ级,根据机械通气方式不同,分为3组,常规潮气量组(Ⅰ组)、低潮气量组(Ⅱ组)、低潮气量+PEEP组(Ⅲ组),每组各30例。于插管后3 min、麻醉机械通气3 h收集BALF,检测BALF中TNF-α、IL-8水平。结果 3组患者插管后机械通气3小时BALF中TNF-α、IL-8与插管后3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组:(62.41±4.28)ng/ml比(23.79±4.56)ng/ml;(96.67±5.16)ng/ml比(41.80±5.43)ng/ml;Ⅱ组:(37.65±3.94)ng/ml比(22.98±3.12)ng/ml;(61.28±4.12)ng/ml比(43.68±4.76)ng/ml;Ⅲ组:(39.26±4.29)ng/ml比(23.60±4.35)ng/ml;(69.21±5.01)ng/ml比(40.56±5.73)ng/ml],水平均升高(P〈0.05),但Ⅰ组3 h的水平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时,低潮气量、低潮气量加小PEEP、常规潮气量均可引起老年患者BALF中TNF-α和IL-8水平升高,但常规潮气量更为显著。
- 杨沛张学政杨涛何国栋蓝仲岳徐旭仲金烈烈
- 关键词:低潮气量炎性因子
- 帕瑞昔布钠预防性镇痛应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的疗效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预防性镇痛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组(P1组)和帕瑞昔布钠预防性镇痛组(P2组),每组20例。c组诱导前30min静脉注入生理盐水2mL,P1组手术开始前30min静脉注入帕瑞昔布钠40mg,P2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0min及术后6、12、24、48h的疼痛程度,记录3组患者术毕至术后6h、术后6~12h、术后12~24h、术后24~48h4个时间段镇痛药需求例数,观察各组苏醒期躁动、嗜睡、术后恶心呕吐、咽喉部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VAS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术后10minC组明显高于P1、P2组(P〈0.05),术后6、12、24、48h4个时间点c组和P1组均高于P2组(P〈0.05)。c组手术结束至术后6h、术后6~12h、12~24h3个时间段镇痛药需求例数百分比均高于P2组(P〈0.05),P1组术后12~24h时间段镇痛药需求例数百分比高于P2组(P〈0.05),24~48h时间段3组镇痛药需求例数百分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拔管后躁动发生率为15%,与P1、P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苏醒完全,未观察到嗜睡病例。3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P2组术后咽喉部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预防性镇痛可明显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少,且镇痛效果优于超前镇痛。
- 何国栋周日永朱天琦张学政王均炉
- 关键词:预防性镇痛超前镇痛
- 不同通气模式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模式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性,以期寻找最佳适合老年患者的通气模式,降低其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90例腹部手术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为低潮气量(Vt)和低呼气末正压(PEEP),B组为高潮气量(Vt)、C组为低潮气量(Vt),观察3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炎症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肺部感染发生率A组为3.33%、B组为20.00%、C组为6.67%;炎性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8(IL-8)B组在手术开始后3min、机械通气3h后较其他两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A组为6.67%、B组为30.0%、C组为6.67%。结论低Vt和低PEEP能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患者全身炎症反应,降低肺部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 杨沛张学政杨涛何国栋蓝仲岳徐旭仲金烈烈
- 关键词:潮气量呼气末正压肺部感染腹部手术
- 静脉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十二指肠胰头癌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老年十二指肠胰头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为制定感染控制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的80例老年十二指肠胰头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应用全凭静脉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呼吸功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肺部感染临床表现、术后肺部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麻醉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呼吸功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出现各类肺部感染临床表现的比例及肺部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十二指肠胰头癌患者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能够有效保护其呼吸功能和免疫功能,术后苏醒较快,可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
- 杨涛周日永张竞雄张学政徐旭仲刘丽萍
- 关键词:老年患者肺部感染麻醉方式
- 不同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静态肺顺应性及氧合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研究3种不同通气策略(常规潮气量、低潮气量及低潮气量+小PEEP)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机械通气时静态肺顺应性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年龄〉60岁、ASAⅠ~Ⅱ级的老年腹部择期手术患者90例,根据机械通气方式不同,随机分为3组,常规潮气量组(Ⅰ组)、低潮气量组(Ⅱ组)、低潮气量+PEEP(Ⅲ组),于插管后麻醉机械通气3 min(T0)、1 h(T1)、2 h(T2)、3 h(T3)4个时点记录计算Ppeak(气道峰压)、Pplat(气道平台压)、Cs(静态肺顺应性),并且同一时点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患者的OI(氧合指数)。结果 3组静态肺顺应性和氧合指数均随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P〈0.05);组间比较,Ⅰ组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peak、Pplat均随着时间呈上升趋势(P〈0.05),组间比较,Ⅰ组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潮气量相比,小潮气量(6 ml/kg)通气及小潮气量加小PEEP(5 cm H2O)能改善老年患者术中静态肺顺应性及氧合。
- 杨沛张学政杨涛何国栋蓝仲岳徐旭仲金烈烈
- 关键词:低潮气量氧合指数
- 不同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浓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不同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腹部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根据机械通气方式不同,完全随机分为Ⅰ组(常规潮气量组)、Ⅱ组(低潮气量组)和Ⅲ组(低潮气量±呼气末正压),每组30例于插管后3 min、麻醉机械通气3h收集BALF,检测BALF中TNF-α、IL-8水平.结果 3组患者插管后3h的TNF-α、IL-8与插管后3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组:(62±4) μg/L比(24±5) μg/L,(97±5)μg/L比(42±5)μg/L;Ⅱ组:(38±4)μg/L比(23±3)μg/L,(61±4) μg/L比(44±5)μg/L;Ⅲ组:(39±4)μg/L比(24 ±4) μg/L,(69±5) μg/L比(4l±6)μg/L](均P<0.05).Ⅱ组和Ⅲ组插管后3 h的TNF-α、IL-8低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低潮气量、低潮气量加小呼气末正压、常规潮气量均可引起老年患者BALF中TNF-α和IL-8水平升高,但常规潮气量更为显著.
- 杨沛张学政杨涛何国栋蓝仲岳徐旭仲金烈烈
- 关键词:低潮气量
- 喉部分切除后肿瘤复发再手术三例及其气道管理分析
- 2014年
- 喉癌术后复发行再次手术时,可因首次手术所致气道解剖变形和术后复发病灶使气道更加难以评估和处理。现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例喉癌复发患者再次手术时出现的气道相关问题报道如下。
- 金烈烈张学政
- 关键词:肿瘤复发颈浅丛神经阻滞半喉切除术面罩加压给氧普通喉镜
- 右美托咪定对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机械通气镇静的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UPPP术的OSAHS患者64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32)和咪达唑仑组(M组,n=32)。术毕入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2组分别输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使Ramsay评分维持于3~4分,复合舒芬太尼镇痛。如出现高血压或心动过速,予额外药物处理。并于入室2 h(T1)、10 h(T2)、20 h(T3)、拔管前即刻(T4)等时点监测患者应激激素水平。患者入室20 h停镇静药,拔管后待Aldrete评分达10分返回病房。结果:63例达预期镇静,D组24例不需额外药物调整血压或心率,M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平均应激激素水平D组均低于M组,且各时点血压和心率均低于M组(P<0.05)。D组停药至出重症监护室时间更短,且患者对镇静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对于行UPPP术的OSAHS患者,术后于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时使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比咪达唑仑更具有优势。
- 杨沛周颖张学政蒋柳明张东琦
- 关键词: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咪达唑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CBL-PBL教学模式在留学生麻醉危重病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法对留学生麻醉危重病课程临床见习的影响。方法:58名留学生分成2组,分别接受传统教学法和CBL-PBL教学法(CP组)。采取满意度问卷调查和课后答题评价教学效果。结果:CP组在满意度和课后主观题的得分上优于对照组。结论:CBL联合PBL教学法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优化临床教学,适合留学生教学。
- 孙捷豪张学政
- 关键词:PBLCBL留学生
-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单次前路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单次前路坐骨神经阻滞能否改善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拟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腰麻下行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连续股神经镇痛组(F组)和单次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连续股神经镇痛组(SF组),每组20例。观察术后6、12、18、24、30、36、42、48 h时患肢的疼痛强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静息VAS和运动VAS评分(膝关节被动弯曲30°时的VAS评分);记录患者镇痛满意度、术后当晚及次晚由于下肢疼痛导致睡眠中断的次数;记录吗啡的消耗量;术后48 h内出现的不良反应(呕吐、瘙痒发生的例数及严重程度)。结果:与F组比较,SF组患者静息时、运动时VAS评分降低,夜间由于疼痛导致睡眠中断次数减少(均P<0.05),吗啡消耗量和不良反应减少(均P<0.05)。结论:超声下前路坐骨神经阻滞改善了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镇痛的效果,促进了患者膝关节活动,提高了患者睡眠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王权光陈丽梅刘乐张学政林海徐旭仲
- 关键词:连续股神经阻滞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坐骨神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