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欣
- 作品数:19 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海洋浮游生物原位观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3年
- 原位观测技术在生物海洋学过程研究中的应用,从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的生理生态响应和宏观的生态过程及其变动机制等方向的研究中得到迅速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对海洋生物学、生态学以及不同时空尺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包括原位光学检测技术、水下显微摄像与自动化鉴定技术、水下流式细胞技术、分子生物传感器等新型原位观测技术,拓宽了各类型观测平台的研究对象范围。重点阐述生物海洋学原位观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实例及其在立体海洋观测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 陈纪新黄邦钦柳欣
- 关键词:海洋浮游生物流式细胞生物光学
- 纤毛虫摄食对浮游植物光合色素降解规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运用基于HPLC(高效液相色谱)的色素分析技术,以叶绿素a和主要类胡萝卜素的降解产物为指示,研究了海洋纤毛虫摄食微藻过程中对光合色素降解的影响以及降解规律.研究发现了对纤毛虫摄食活动有潜在指示意义的特征指示色素Pheophoribide a2.纤毛虫与桡足类对浮游植物的摄食过程对被摄食者色素降解影响规律不同.纤毛虫摄食过程对叶绿素a的降解效率显著低于桡足类摄食过程,且不存在对类胡萝卜素的降解偏好性.
- 田皓洁胡俊陈纪新柳欣黄邦钦
- 关键词:纤毛虫降解规律
-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和定量浮游植物光合色素被引量:15
- 2011年
- 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实验体系分析了19种高纯度的浮游植物光合色素标准样品的特征参数。结果显示,该体系可将各种光合色素较好分离,但个别色素的保留时间、洗脱顺序、最大吸收波长及响应因子与文献报道的其他实验体系有所差异。表明在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定量光合色素时不仅要参考其保留时间,还要参考其最大吸收波长,当色谱柱更换或方法改动后需重新测定响应因子。
- 胡俊柳欣王磊黄邦钦
- 关键词:光合色素浮游植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 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分布特征被引量:7
- 2010年
- 以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积物为对象,研究了沉积物中稀土元素(REE)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厦门西海域沉积物中REE含量为125.71~206.02μg.g-1,西部港湾区的8号和九龙江口的2号采样点REE含量较高,且轻稀土占绝对优势。REE含量随沉积物粒级呈有规律的变化,REE含量最高的是〈63μm的粒级,最低的是〉250μm的粒级;沉积物经球粒陨石标准化后,各粒级REE总体配分曲线相近,均表现为明显的Eu亏损和Ce亏损,且〈63μm粒级亏损尤为严重。Eu与Ce异常平均值均小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沉积物;〈63μm粒级的沉积物中轻重稀土分馏程度最高,但在其他三种粒级沉积物中由粗到细分馏程度逐渐降低。分馏现象表明细粒级沉积物轻重分馏较粗粒级明显。与当地土壤稀土元素背景值比较,沉积物主要来自厦门西海域本地的土壤。
- 姚藩照胡忻柳欣张宇峰
- 关键词:厦门西海域沉积物
- 黄海两种典型硅藻的磷胁迫生理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在实验室批次培养条件下,研究黄海两种浮游植物优势种玛氏骨条藻(Skeletonema marinoi)和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在低磷条件下的生长特性、环境中不同形态磷浓度的变化以及磷饥饿状态下浮游植物的营养吸收动力学和碱性磷酸酶动力学。结果表明,玛氏骨条藻在磷胁迫情况下可利用自身较高的吸收速率和较小的细胞体积有效摄取环境中的无机磷快速生长并取得优势,而旋链角毛藻在无机磷的利用上并无优势,其比玛氏骨条藻需要更多的细胞颗粒磷去维持细胞活性,而且更容易诱导碱性磷酸酶分解利用有机磷,推测在有机磷丰富的环境下旋链角毛藻会在二者竞争中取得优势。这些生理特性有可能是二者在黄海季节性水华发生过程中大量存在的原因。
- 王丹黄春秀黄邦钦谷体华黄秋柳欣杨听林
- 关键词:磷胁迫碱性磷酸酶硅藻水华
- 两种甲藻对人工海水中胶体磷的利用初探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批次培养方法,研究了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lla)对胶体磷的生物可利用性,并初步探讨了甲藻利用胶体磷的机制问题.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均能利用胶体磷生长繁殖.东海原甲藻在接种11 d后细胞密度在无机磷和胶体磷培养基中分别为10.53×107和3.43×107个/dm3.链状亚历山大藻在接种11 d后细胞密度在无机磷和胶体磷培养基中分别为39.0×105和28.3×105个/dm3.通过对比细胞密度,胶体磷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促进作用要低于无机磷的作用;胶体磷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的促进作用与无机磷的作用相当.东海原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在胶体磷源下碱性磷酸酶活性迅速升高,前期均显著高于各自无机磷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力最高值分别为0.29和0.30μmol/(dm3.h).初步结果表明,两种甲藻均能通过碱性磷酸酶的降解来利用胶体磷.
- 周理斌林良师柳欣蔡毅华黄邦钦
-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东海原甲藻链状亚历山大藻碱性磷酸酶
- 一种漂浮式锚链可拓展沉降颗粒捕获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式锚链可拓展沉降颗粒捕获装置,包括漂浮系统、海上警示与定位系统、锚链系统和配重系统;所述锚链系统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拓展单元,所述拓展单元包括拓展管臂和拓展装置;所述拓展管臂包括支架、支环和环形扣;所述支...
- 邱勇黄邦钦柳欣叶成淼江艺勇尚毅威陈纪新
- 厦门西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状态及潜在迁移性被引量:14
- 2010年
- 以厦门西海域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良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沉积物样品中Zn、Mn、Cr、Cu、Cd和Pb的赋存状态,并通过潜在迁移指数(PMI)探讨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迁移风险.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总量在厦门西海域沉积物中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n>Zn>Cr>Pb>Cu>Cd,其中Mn和Zn的含量达到了1 471 mg/kg和231 mg/kg.与沉积物质量标准对比,沉积物样品中Zn、Cr、Cu和Pb的含量较高.改良BCR连续提取表明6种金属中Zn、Cr和Cu主要以残渣态存在,Mn和Cd主要以酸溶态存在,Pb则以可还原态为主.厦门西海域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的潜在迁移指数大到小的顺序为:Mn>Cd>Zn>Cu>Pb>Cr,其中Mn和Cd的潜在迁移危险最大.
- 姚藩照张宇峰胡忻柳欣
- 关键词:海洋化学厦门西海域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状态迁移
- 夏季南海东北部和东海陆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昼夜变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于2008年和2009年夏季分别对南海东北部和东海陆架区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进行了24h时间序列连续观测和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浮游植物特征光合色素可以看出3个测站的叶绿素a浓度均呈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最高值出现在夜间,而在中午至午后达到最低值,而这种昼夜变化主要是由于光照和潮汐作用所导致。各站均以硅藻为最主要的优势类群,受上升流影响的S702站硅藻生物量超过80%,S$305和DH04站硅藻也占据了35%~50%,且3个测站硅藻生物量昼夜变化与叶绿素a一致,但所占生物量百分比却在叶绿素a高值的时间段较低,表明高生物量对应着更为丰富的浮游植物类群组成多样性。除硅藻外,$305站青绿藻也表现出与叶绿素a同步的昼夜变化规律。而在东海DH04站,由于存在明显层化特征,聚球藻是上混合层的主要优势类群,且表现出与叶绿素a一致的变化。黎明前后,甲藻出现了暴发式的生物量升高,所占生物量超过30%,由于其昼夜变化并不明显,分析可能由于水团的侧向输送所致。
- 王磊钟超钟超柳欣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南海东北部
- 一种漂浮式锚链可拓展沉降颗粒捕获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式锚链可拓展沉降颗粒捕获装置,包括漂浮系统、海上警示与定位系统、锚链系统和配重系统;所述锚链系统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拓展单元,所述拓展单元包括拓展管臂和拓展装置;所述拓展管臂包括支架、支环和环形扣;所述支...
- 邱勇黄邦钦柳欣叶成淼江艺勇尚毅威陈纪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