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婷
- 作品数:18 被引量:135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瑞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78例报告
- 2015年
- 目的 研究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A)治疗高危糖尿病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78例高危糖尿病足患者采用Deep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观察和评价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情况.结果 78例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3.59% (73/78),术后溃疡愈合率78.26%(18/23),1年保肢率94.87% (74/78),术中并发症6.41%(5/7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6/78),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下肢动脉PTA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虞希祥罗雅乔彬彬王舒婷施振静朱国庆施昌盛胡哲
- 关键词:气囊扩张术
- 股动脉球囊导管取栓术治疗腹主动脉骑跨血栓1例被引量:1
- 2021年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20年6月收治腹主动脉骑跨血栓1例。该患者因“突发腰背痛、双下肢无力”入院,既往有心肌梗死、糖尿病病史,诊断为腹主动脉、双侧髂动脉血栓形成,全身麻醉下行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术后予充分补液、碱化尿液、利尿、护肝、抗凝等治疗,密切监测电解质、肌酸激酶、肌红蛋白、肌酐等指标,出院时(术后22 d)无明显腰背痛,左下肢肌力V级,右下肢肌力V-级。
- 王舒婷陈海波陈刚李嘉颖孙志超
- 关键词:球囊导管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髂静脉压迫特征和分型的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无下肢症状的髂静脉压迫人群的髂静脉压迫特征和分型。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6月—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腹部或下腹部MSCT增强扫描中发现存在髂静脉压迫的200例无下肢疾病症状受检者,其中男92例、女108例,年龄18~92岁。分析受检者的左、右侧髂静脉的压迫类型、压迫点个数、最大压迫部位及发生率;测量最大压迫部位髂静脉短径、面积、近远端1 cm髂静脉面积、压迫范围、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的夹角,计算最大压迫部位髂静脉狭窄率。应用SPSS 25.0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指标:(1)比较左、右侧髂静脉压迫的部位及定量指标测量值;(2)左侧及右侧髂总静脉压迫的不同年龄、性别、面积、狭窄率的差异;(3)左、右侧髂总静脉不同狭窄程度时的性别差异;(4)髂静脉压迫分型的基本特征及各型之间定量特征。结果(1)最大压迫部位:位于左髂总静脉180例、右髂总静脉56例、下腔静脉分叉处10例、左髂外静脉7例、左髂总静脉分叉处3例和右髂外静脉1例;左髂总静脉受压占比(90.0%)较右髂总静脉(2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909,P<0.01),但不同年龄段(<65岁与≥65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P>0.05);左、右侧髂静脉压迫的面积、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正交断面上左、右侧髂总静脉最大压迫部位短径分别为(6.0±2.6)、(8.3±2.8)mm,压迫范围分别为(11.2±2.1)、(10.0±2.4)mm,同侧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延长线的夹角分别为38.8°(20.2°)、17.7°(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在<65岁和≥65岁年龄段者的女性的左、右侧髂总静脉受压面积均小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狭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左、右侧髂
- 李嘉颖孙志超孙志超陈武杰许茂盛陈海波周科峰陈海波徐志超王舒婷
- 关键词:髂静脉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多平面重建技术
- 经皮射频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组)47例,单纯行TACE(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的疗效、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87.2%)及疾病控制率(DCR,95.7%)均高于对照组(ORR 66.7%,DCR 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的生存率(80.9%)高于对照组(75.8%)(P<0.05)。结论经皮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的近中期生存时间。
- 王舒婷陈海波施昌盛施振静虞希祥孙志超
- 关键词:肝恶性肿瘤经皮射频消融微创治疗
- TACE或三维放疗防治恶性胆道梗阻支架阻塞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或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mformal radiotherapy,3D-CRT)防治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术后再阻塞的临床意义.方法 45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15例).A组为TACE组,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及支架置入加TACE治疗;B组为放疗组,采用PTCD及支架置入加3D-CRT;C组为对照组,仅采用PTCD及支架置入治疗.支架置入术后1、2、3、4个月分别经引流道行胆管和支架内活检术,针对阻塞原因给予相应处理,肉芽组织增生采用更换引流管或再次置入支架;肿瘤生长采用再次TACE或放疗.结果 A组患者平均维持通畅时间102 d;支架内肉芽组织增生4例,肿瘤生长2例.B组平均维持通畅时间94 d;支架内肉芽组织增生2例,肿瘤生长1例.C组平均维持通畅时间51d;支架内肉芽组织增生3例,肿瘤生长6例.A组、B组和C组3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87%和60%;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0%、47%和20%;9个月生存率分别为20%、13%和0.结论 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术后再阻塞,早期与肌成纤维细胞活性增强相关,后期与肿瘤生长相关,TACE或3D-CRT能有效防治支架内肿瘤生长所致的再阻塞.
- 虞希祥罗雅乔彬彬王舒婷施振静施昌盛朱国庆郑冰汝王玉斌盂庆建
-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恶性梗阻
-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或放射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的比较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比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或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肺癌类患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组(A组)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组(B组)。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1、3、6及12个月时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A组患者随访1、3、6和12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59.0%(36/61)、74.6%(44/59)、76.4%(42/55)和85.4%(41/48),B组患者随访期间总有效率分别为9.5%(6/63)、73.8%(45/61)、83.3%(50/60)和87.8%(43/49)。随访1个月时,A组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时间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61.7%和50.0%,B组分别为58.3%和5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5.0%,显著低于B组(56.7%),且A组气胸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B组(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或放射离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均显著,但前者近期效果明显优于后者,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施振静林和平吴丽丽吴道义王舒婷虞希祥赵中伟
-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肺癌
- TACE术中灌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及吡柔比星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67
- 2015年
- 目的观察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灌注奥沙利铂(OXA)、氟尿嘧啶(5-Fu)及吡柔比星(THP)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采用TACE术中动脉灌注OXA/5-Fu/THP化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5例,及同期行单纯肝动脉栓塞(TA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1例,分为TACE组和TAE组。对TACE灌注OXA/5-Fu/THP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期(OS)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单纯肝动脉栓塞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TACE联合OXA/5-Fu/THP治疗的65例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55.4%,疾病控制率(DCR)81.5%;患者的中位PFS时间为11.5个月,中位OS时间为18.5个月;单因素分析中,Child-Pugh A级、无门脉癌栓、无肿瘤转移、肿瘤直径小及TACE治疗次数多的患者预后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巴塞罗那分期(BCLC)B期的患者预后优于C期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x多因素分析中门脉癌栓及肿瘤远处转移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单纯TAE相比,TACE联合OXA/5-Fu/THP可提高患者的m PFS。结论 TACE术中动脉灌注OXA/5-Fu/THP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 乔彬彬虞希祥王舒婷郑冰汝朱国庆施振静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动脉栓塞术吡柔比星奥沙利铂氟尿嘧啶
- 趋化因子CCL2、CCL4、CCL5、CXCL5和CXCL13与肝细胞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 肝细胞肝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由病毒和非病毒感染引起,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6%的肿瘤病人诊断为肝癌,它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占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和第五位。东亚和东南亚是HCC的高发地区,它的发病原因与...
- 王舒婷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血清检测趋化因子
- 抗血小板聚集联合他汀治疗对TIA/小卒中复发进展情况的疗效评估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的抗血小板聚集联合他汀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小卒中住院期间复发进展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5年3月符合条件的TIA/小卒中病人共527例,查阅住院资料,根据抗血小板聚集及降脂治疗强度分别分为3组,阿司匹林肠溶片+20mg阿托伐他汀钙片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片+20mg阿托伐他汀钙片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40mg阿托伐他汀钙片组,回顾性分析复发进展情况。结果各组间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情况无统计学意义。TIA 3组复发进展率分别为18.9%、11.9%、10.7%,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随治疗强度增加复发进展率有所降低。小卒中3组复发进展率分别为15.6%、6.3%、4.5%(P<0.05),其复发进展率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使用双抗联合中高强度他汀治疗,可能降低早期复发进展率,改善预后。
- 柳玉芳牛小媛王舒婷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卒中他汀治疗
- 血清乳酸脱氢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TACE近期疗效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近期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检测70例肝癌患者TACE术前第1天、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的血清LDH及VEGF表达水平。根据mRECIST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估,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的病例归为获益组(n=46),疾病进展者归为无效组(n=24)。结果:LDH及VEGF在术后第14天及21天,无效组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获益组(P<0.05),LDH及VEGF在术后第21天的百分比变化无效组高于获益组(P<0.05)。LDH及VEGF的术后21天百分比变化在ROC曲线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5.9%和85.5%;ROC曲线中LDH及VEGF百分比变化的最佳切点对应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272和0.745。结论:LDH及VEGF的表达水平均可用于TACE的近期疗效评估,其表达水平越低或升高越小,TACE的近期疗效越好。
- 乔彬彬施昌盛虞希祥王舒婷肖池金
-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乳酸脱氢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