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彬
-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固定术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 董建彬
- 文献传递
- 内固定术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2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内固定术(包括PFNA和PFN)与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利用Cochra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动检索相关文献,所有检索文献截止2013年1月1日。收集内固定术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对照试验的英文及中文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及提取资料,运用Rev Man5.0软件统计分析收集的所有数据。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分析显示,与内固定两种手术方式相比,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缩短[WMD=-2.66,95%CI(-5.25,-0.06),P=0.05],术中失血量减少[WMD=-24.20,95%CI(-30.38,-18.02),P<0.000 01],住院时间减少[WMD=-4.72,95%CI(-5.18,-4.25),P<0.000 01],下床时间缩短[WMD=-29.54,95%CI(-30.77,-28.31),P<0.000 01],总并发症发生率升高[WMD=0.15,95%CI(0.11,0.22),P<0.000 01]。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Harris评分提高[WMD=1.09,95%CI(0.54,1.32),P>0.05]和术后双下肢深静脉发生率上[WMD=1.09,95%CI(0.47,2.55),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内固定手术相比,髋关节置换手术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方面优于内固定组,明显减少了患者因为卧床而引起的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褥疮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骨质情况、骨折类型以及合并症做出科学的选择。
- 董建彬王智勇芦浩田渊王鑫瑞张志强
- 关键词:股骨骨折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