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学松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磁共振
  • 2篇新生血管
  • 2篇血管
  • 2篇肿瘤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单发
  • 1篇动态对比增强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血管密度
  • 1篇肿瘤边缘
  • 1篇转移性肿瘤
  • 1篇微血管
  • 1篇微血管密度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瘤
  • 1篇小动物

机构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张伟国
  • 5篇杜学松
  • 4篇方靖琴
  • 3篇郭宇
  • 3篇陈晓
  • 2篇陈金华
  • 2篇王舒楠
  • 2篇刘恒
  • 2篇解添
  • 2篇童海鹏
  • 1篇郭虹
  • 1篇吴昊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SD大鼠腹部磁共振研究中呼吸麻醉的剂量控制
2015年
目的探讨在7.0T小动物磁共振研究中,呼吸麻醉剂量对实验动物和图像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只130 g左右的SD大鼠,采用2.0 lps氧气加0.5%异氟烷,进行诱导麻醉,待麻醉完全后,移至检查床,按持续麻醉剂量进行分组,分为0.1%,0.15%,0.2%,0.25%四组,每组20只,进行大鼠腹部T2 WI成像。结果 80例实验动物共死亡4只,实验中进行二次麻醉15只,完成实验76只,与A、B、D组对比,C组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最好,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动物腹部实验中,实验动物的呼吸质量直接影响图像的质量,实验的进程及实验结果,对病变的诊断有着直接的影响,适量的麻醉能有效控制实验动物的状态,提高实验的质量,为临床的诊断提供实验保障。
郭宇张伟国方靖琴杜学松陈晓解添陈金华
关键词:MRI成像系统
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中不同麻醉方式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在7.0T小动物磁共振研究中,注射麻醉与呼吸麻醉对实验动物和图像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只200g左右的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只,其中,A组为注射麻醉组,B组为呼吸麻醉组。麻醉药物为异氟烷,预麻醉中麻醉剂量为0.5%,氧气为2lps,当动物深度麻醉后(双眼闭合,摇晃麻醉盒无反应时),倒计时2min,然后取出实验动物在检查床上进行固定,持续进行0.2%麻醉。固定所有动物时,均用医用纸胶带粘牢大鼠颈部,使大鼠头颅尽量与大鼠表面线圈接触,检查过程中所有动物均采用实时呼吸监控,进行常规头颅T1、T2、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成像。结果 A组实验动物在扫描过程中死亡4只,因呼吸逐渐上升,PWI检查前进行二次麻醉8只,B组实验动物均正常完成所有检查。B组实验动物较A组苏醒快;与A组比较,B组功能成像图像质量明显较好。结论实验中,小动物的状态可直接影响实验进程及实验结果的质量,而稳定、安全的麻醉是控制实验动物状态的有效方式。本研究中,呼吸麻醉可更好地控制大鼠的呼吸,并可保证动物的安全,从而提高实验的质量,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保障。
郭宇张伟国方靖琴陈晓杜学松解添陈金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麻醉动物实验
动态对比增强MRI评价大鼠C6胶质瘤肿瘤边缘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研究大鼠C6胶质瘤肿瘤边缘区肿瘤新生血管的方式,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评价胶质瘤肿瘤新生血管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清洁级SD大鼠24只,建立C6胶质瘤原位移植模型,移植后4 d、8 d、12 d、16 d、20 d、24 d行常规及DCE-MRI扫描。取大鼠脑组织行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观察肿瘤边缘区肿瘤细胞及肿瘤新生血管。结果距肿瘤组织边缘(257.658±53.663)μm范围内观察到血管共生现象,各观察点血管共生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殖细胞核抗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染色示共生血管周围肿瘤细胞为强阳性。α-平滑肌肌动蛋白、细胞黏合素C染色于移植第16天发现共生血管的退化及转化现象。DCE-MRI示移植第12天、第16天肿瘤边缘区转运常数(Ktrans)、反流速率常数(Kep)明显高于另外4个观察时间点(P<0.05),且与血管共生指数呈负相关(r=-0.9243、-0.8347,P<0.05),血浆容积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6胶质瘤在肿瘤边缘区肿瘤新生血管类型为血管共生;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与血管共生指数有较好的相关性,有望成为有效检测胶质瘤新生血管的影像学标志物。
杜学松刘恒陈晓方靖琴王舒楠张伟国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脑胶质母细胞瘤与单发脑转移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MRI(DSC-MRI)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扫描所获得的多参数在脑胶质母细胞瘤及单发脑转移性肿瘤术前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7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并确定病理类型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12例及脑转移性肿瘤患者12例,术前均行DSC-MRI及DCE-MRI扫描,通过颅内肿瘤实质区域(TP)及瘤周区域(PT)DSC-MRI扫描所得的时间信号回复百分比(PSR)及DCE-MRI扫描所得的对比剂容积转运常数(Ktrans)、时间-信号曲线下面积(i AUC)的比较,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两种肿瘤之间各参数差异,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获取诊断阈值(cutoff值),对病理结果未知、常规影像学无法区分的脑胶质母细胞瘤及单发脑转移性肿瘤94例进行鉴别。结果脑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实质区域的PSR平均值及最小值明显高于单发脑转移性肿瘤(P〈0.05),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4和0.785,诊断阈值分别为0.613和0.376。脑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瘤周区域的iAUC平均值明显高于单发脑转移性肿瘤(P〈0.05),其ROC曲线下面积为1.000,诊断阈值为0.025。此外,肿瘤实质区域的PSR平均值与瘤周区域的iAUC值具有中度相关性(r=0.591,P=0.003)。通过以上获取的诊断阈值对病理结果未知的两种肿瘤行鉴别诊断,肿瘤瘤周区域i AUC平均值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分别为87.50%和76.47%。结论结合DSC-MRI及DCE-MRI两种灌注功能磁共振的术前扫描,肿瘤实质区域的PSR平均值及最小值、肿瘤瘤周区域的i AUC平均值可以区分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脑转移性肿瘤,这对于术前无创性评价颅内肿瘤类型采用的磁共振参数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杨又源童海鹏曹之乐方靖琴刘恒杜学松郭虹张伟国
关键词:胶质瘤脑转移性肿瘤DCE-MRIDSC-MRI
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评价大鼠胶质瘤新生血管的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大鼠C6脑胶质瘤新生血管与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定量参数r ADC动态变化特征,探讨DWI评价胶质瘤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清洁级SD大鼠30只,建立大鼠C6胶质瘤原位移植模型,分别在移植肿瘤细胞后4、8、12、16、20、24 d行MR扫描并取大鼠脑组织行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观察肿瘤新生血管及DWI动态变化特征并分析MR数据与组织性参数相关性。结果 C6原位胶质瘤模型在30只SD大鼠颅内成功建立。T2WI肿瘤呈明显高信号;DWI可见明显弥散受限,并且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肿瘤组织ADC不断升高(F=27.9,P<0.05)。DWI观察不同移植时间胶质瘤新生血管的变化,发现r ADC与胶质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呈显著正相关(R2=0.515,P<0.05);进一步分析不同血管新生类型与r ADC相关性,发现血管出芽、血管套叠与r ADC显著正相关(R2=0.586、0.537,P<0.05)。结论 DWI定量参数r ADC与C6胶质瘤MVD、血管出芽、血管套叠指数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可以有效地在体评价胶质瘤新生血管,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和价值。
杜学松童海鹏王舒楠吴昊郭宇张伟国
关键词:胶质瘤新生血管微血管密度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