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
-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第十四届全国神经和头颈部放射学暨重庆市医学会第七届放射学学术会议简况
- 2012年
- 1会议概况
由中华放射学会神经和头颈学组、重庆市医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四届全国神经和头颈部放射学学术会议暨重庆市医学会第七届放射学学术会议于2012年4月7—8日在重庆君豪大饭店隆重召开。
- 陈晓方靖琴张伟国
- 关键词:神经放射学
- 多模态MRI评价胶质母细胞瘤中组织因子表达水平的价值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与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中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 T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作为TF影像学标志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8月至2018年11月经手术治疗并取得病理证实的60例GBM患者的术前常规及功能磁共振成像资料,经后处理得到各参数(包括坏死比、表面规律性、强化区域体积、水肿区域体积及容量转移常数K^trans、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肿瘤组织经TF免疫组化染色后统计其表达量,分析各参数与TF表达量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获得鉴别TF高表达和低表达GBM的各影像学参数的最佳阈值及其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坏死比、K^trans值、rCBV值、rCBF值与TF表达量呈正相关(r=0.665,r=0.631,r=0.661,r=0.619,P值均<0.001)。TF高表达组的坏死比、K^trans、rCBV、rCBF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1)。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均能很好反映TF的表达,rCBF的AUC达到0.907(0.889,0.857),坏死比的AUC为0.869(0.846,0.676),K^trans的AUC为0.854(0.813,0.833),rCBV的AUC为0.804(0.944,0.571)。常规磁共振与灌注磁共振参数联合运用对TF表达量反映能力更好,坏死比联合K^trans 的AUC为0.982(1,0.875),坏死比联合rCBV的AUC为0.939(0.889,0.905),坏死比联合rCBF的AUC为0.971(0.944,0.857)。结论多种磁共振参数(坏死比、K^trans、rCBV及rCBF)能够较好地反映GBM患者肿瘤内TF的表达,可作为GBM中TF表达量的MRI影像学标志物。
- 周波童海鹏陈晓薛巍徐凯张伟国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胶质母细胞瘤
- 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中不同麻醉方式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在7.0T小动物磁共振研究中,注射麻醉与呼吸麻醉对实验动物和图像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只200g左右的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只,其中,A组为注射麻醉组,B组为呼吸麻醉组。麻醉药物为异氟烷,预麻醉中麻醉剂量为0.5%,氧气为2lps,当动物深度麻醉后(双眼闭合,摇晃麻醉盒无反应时),倒计时2min,然后取出实验动物在检查床上进行固定,持续进行0.2%麻醉。固定所有动物时,均用医用纸胶带粘牢大鼠颈部,使大鼠头颅尽量与大鼠表面线圈接触,检查过程中所有动物均采用实时呼吸监控,进行常规头颅T1、T2、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成像。结果 A组实验动物在扫描过程中死亡4只,因呼吸逐渐上升,PWI检查前进行二次麻醉8只,B组实验动物均正常完成所有检查。B组实验动物较A组苏醒快;与A组比较,B组功能成像图像质量明显较好。结论实验中,小动物的状态可直接影响实验进程及实验结果的质量,而稳定、安全的麻醉是控制实验动物状态的有效方式。本研究中,呼吸麻醉可更好地控制大鼠的呼吸,并可保证动物的安全,从而提高实验的质量,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保障。
- 郭宇张伟国方靖琴陈晓杜学松解添陈金华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麻醉动物实验
- 胶质瘤及肿瘤微血管DCE-MRI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6年
- 肿瘤微血管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诊疗决策及预后判断密切相关。由于血脑屏障的破坏,常规增强MRI的对比强化程度不能真实反映肿瘤微血管的功能变化,临床准确诊断胶质瘤有一定困难。动态对比增强MRI是一种功能MR成像技术,不仅可以提供形态学信息,还可通过测量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肿瘤微血管的通透性进行无创、动态、定量地评价,现已广泛应用于科研和临床工作中。综述动态对比增强MRI与胶质瘤肿瘤生物标志物表达的相关性、肿瘤分级、疗效监测以及预后评估。
- 张俊峰刘恒陈晓张伟国
- 关键词:胶质瘤肿瘤微血管抗血管治疗
- 用于成像和光热治疗的磁性纳米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成像和光热治疗的磁性纳米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用于成像和光热治疗的磁性纳米材料,是黑色素包被的氧化铁纳米颗粒。该材料具有非毒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并且具有成像能力。所述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共沉淀法...
- 张伟国刘恒陈晓薛巍张俊峰
- 文献传递
- 动态对比增强MRI评价大鼠C6胶质瘤肿瘤边缘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研究大鼠C6胶质瘤肿瘤边缘区肿瘤新生血管的方式,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评价胶质瘤肿瘤新生血管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清洁级SD大鼠24只,建立C6胶质瘤原位移植模型,移植后4 d、8 d、12 d、16 d、20 d、24 d行常规及DCE-MRI扫描。取大鼠脑组织行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观察肿瘤边缘区肿瘤细胞及肿瘤新生血管。结果距肿瘤组织边缘(257.658±53.663)μm范围内观察到血管共生现象,各观察点血管共生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殖细胞核抗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染色示共生血管周围肿瘤细胞为强阳性。α-平滑肌肌动蛋白、细胞黏合素C染色于移植第16天发现共生血管的退化及转化现象。DCE-MRI示移植第12天、第16天肿瘤边缘区转运常数(Ktrans)、反流速率常数(Kep)明显高于另外4个观察时间点(P<0.05),且与血管共生指数呈负相关(r=-0.9243、-0.8347,P<0.05),血浆容积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6胶质瘤在肿瘤边缘区肿瘤新生血管类型为血管共生;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与血管共生指数有较好的相关性,有望成为有效检测胶质瘤新生血管的影像学标志物。
- 杜学松刘恒陈晓方靖琴王舒楠张伟国
- 采用MR灌注成像评价脑胶质瘤微血管管径的价值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 评价采用MR灌注加权成像(PWI)测量胶质瘤微血管管径的有效性及准确性,并初步探讨胶质瘤血管管径指数(VSI)在胶质瘤分级中的作用.方法 搜集脑胶质瘤患者28例,其中低级别肿瘤(WHOⅡ级)9例、高级别肿瘤19例[间变性胶质瘤(WHOⅢ级)6例和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13例].所有患者行MR梯度回波-自旋回波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序列扫描,得到VSI彩图,用热点法测量肿瘤最大灌注区微血管管径大小.将VSI值与组织学测量的微血管管腔的内径(包括长径及短径)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不同级别胶质瘤的VSI值和组织学管径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应用ROC曲线评估VSI值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价值.结果 PWI测量肿瘤VSI最大值为(130.6±58.9)μm,平均值为(106.2±46.5) μm;组织学测量微血管长径为(34.2±13.6) μm,短径为(24.0±11.9)μm.VSI平均值与短径(r=0.808)、长径(r=0.805),VSI最大值与短径(r=0.777)、长径(r=0.801)间均呈明显正相关(P值均<0.01).Ⅱ、Ⅲ和Ⅳ级胶质瘤的VSI平均值分别为(44.0±19.1)、(112.3±24.0)、(138.8±23.2) μm,长径分别为(18.9±5.1)、(33.3±10.1)、(43.5± 10.2) μan,短径分别为(10.0±2.4)、(21.9±8.3)、(33.7±7.2)μm,不同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5.33、18.81、33.45,P值均<0.01).ROC曲线分析显示VSI平均值取临界值81.1 μm,VSI最大值取临界值109.0 μm时,其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可达100%.结论 VSI和组织学方法评估血管管径大小有很好的一致性,VSI方法可术前定量评估胶质瘤微血管结构的改变,将有可能更准确预测胶质瘤分级和预后.
- 康厚艺陈金华谭勇肖华亮方三高陈晓李晓光Wang Sumei张伟国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磁共振成像微血管
- SD大鼠腹部磁共振研究中呼吸麻醉的剂量控制
- 2015年
- 目的探讨在7.0T小动物磁共振研究中,呼吸麻醉剂量对实验动物和图像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只130 g左右的SD大鼠,采用2.0 lps氧气加0.5%异氟烷,进行诱导麻醉,待麻醉完全后,移至检查床,按持续麻醉剂量进行分组,分为0.1%,0.15%,0.2%,0.25%四组,每组20只,进行大鼠腹部T2 WI成像。结果 80例实验动物共死亡4只,实验中进行二次麻醉15只,完成实验76只,与A、B、D组对比,C组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最好,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动物腹部实验中,实验动物的呼吸质量直接影响图像的质量,实验的进程及实验结果,对病变的诊断有着直接的影响,适量的麻醉能有效控制实验动物的状态,提高实验的质量,为临床的诊断提供实验保障。
- 郭宇张伟国方靖琴杜学松陈晓解添陈金华
- 关键词:MRI成像系统
- 用于成像和光热治疗的磁性纳米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成像和光热治疗的磁性纳米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用于成像和光热治疗的磁性纳米材料,是黑色素包被的氧化铁纳米颗粒。该材料具有非毒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并且具有成像能力。所述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共沉淀法...
- 张伟国刘恒陈晓薛巍张俊峰
- 文献传递
- EPCs示踪大鼠脑原位胶质瘤的动态MRI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USPIO)标记的外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在大鼠脑原位胶质瘤内的动态归巢特点,为利用磁性标记的EPCs作为MRI示踪细胞载体提供可行性的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肿瘤组、肿瘤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16只,肿瘤组和对照组在脑组织内移植C6胶质瘤细胞,而假肿瘤组仅刺破脑组织不移植胶质瘤细胞。待肿瘤组和假肿瘤组模型建立后第8天从尾静脉内注射2×106 USPIO-EPCs,分别在EPCs移植前、移植后1、3、5 d和7 d进行MRI扫描,观察病变区域在T2WI、SWI上信号和T2值的变化情况。在相对应时间点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用普鲁士蓝染色检测有无阳性结果,并观察CD34+、SDF-1、MMP-9、VEGF等蛋白的表达以及与普鲁士蓝阳性细胞分布的关系。结果假肿瘤组在MRI上各时间点均无变化,T2值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肿瘤体积逐渐增大,但其内信号无明显变化,肿瘤组在移植USPIO-EPCs第1天后外周区在SWI上出现低信号,随着瘤龄的增长低信号逐渐增多并向肿瘤内部迁移,兴趣区T2值随时间逐渐下降。假肿瘤组普鲁士蓝染色见零星阳性细胞,肿瘤组移植USPIO-EPCs第1天见蓝染细胞主要分布于肿瘤外周区,之后逐渐向内迁移分布于肿瘤内部。同时,USPIO-EPCs移植后早期发现CD34+、SDF-1和MMP-9在肿瘤外周区表达较多,在USPIO-EPCs移植后第7天在肿瘤中央区域表达增多,且与肿瘤外周区并无明显差异,VEGF随着瘤龄的增长表达逐渐增多,但各时间点肿瘤中央区及肿瘤外周区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MRI可以动态观察USPIO-EPCs在大鼠原位脑胶质瘤内归巢的变化过程,肿瘤组织不同区域SDF-1和MMP-9表达变化与USPIO标记的EPCs在肿瘤内的分布变化有相似性,这一发现表明SDF-1和MMP-9可能是促使移植的外源性EPCs由肿瘤周边向肿瘤中央区域迁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 李然方靖琴陈晓郭宇艾华张伟国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