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涛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重点课题资助项目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胸腺肽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组织
  • 1篇术后
  • 1篇脾切除
  • 1篇脾切除术
  • 1篇脾切除术后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除术后
  • 1篇重度梗阻性黄...
  • 1篇门静脉
  • 1篇门静脉高压
  • 1篇门静脉高压症
  • 1篇门静脉血
  • 1篇门静脉血栓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江涛
  • 2篇刘琦
  • 2篇陈一杰
  • 1篇刘朝辉
  • 1篇李明星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转录因子KLF2及KLF4在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转录因子KLF2及KLF4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行脾切除术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LCPHT)患者,根据术后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定量检测LCPHT脾切除术前及术后第3、7、14天KLF2和KLF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第3天两组KLF2及KLF4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血栓组KLF2及KLF4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0.05)。血栓组术后转录因子KLF2及KLF4有升高趋势,而非血栓组术后呈下降趋势。ROC曲线分析,KLF2及KLF4的定量标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z(KLF2)=0.796(P<0.01)、Az(KLF4)=0.811(P<0.01);定性标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z(KLF2)=0.740(P<0.01)、Az(KLF4)=0.672(P<0.01);两标准均具有中等性预测价值。结论:LCPHT脾切除术后检测转录因子KLF2及KLF4的表达水平有助于门静脉血栓的预测。
刘琦江涛李明星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门静脉血栓KLF4
Fascin和surviv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肌成束蛋白(Fascin)和存活蛋白(surviv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Fascin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Fascin和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Fascin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因素。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和Fasc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7%和52.2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3.43%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ukes分期为C~D期、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Dukes分期为A~B期、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1);Dukes分期为C~D期、有淋巴结转移、中低分化的结直肠癌患者的Fasci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Dukes分期为A~B期、无淋巴结转移和高分化患者(P﹤0.01)。survivin与Fasc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4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OR=3.508、3.016,P﹤0.01),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分化程度是Fascin蛋白阳性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OR=3.022、2.787、2.627,P﹤0.01)。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Fascin和survivin蛋白呈高表达,且其阳性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特征有关,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两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潘建生陈一杰江涛刘朝辉
关键词:FASCINSURVIVIN结直肠癌
恶性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胸腺肽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免疫增强剂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5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无黄疸症状胆石症、恶性非重度梗阻性黄疸以及恶性重度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外引流术(PTCD)患者分别进入对照组(20例)、A组(20例)和B组(30例),B组患者再随机分为B1组(常规治疗,15例)及B2组(免疫增强剂,15例),其中B1组患者PTCD术后接受抗炎和保肝等治疗,B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均以7 d为一疗程。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干扰素(IFN-α)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浓度变化。结果 1 A组和B组血清IL-2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较A组更低(P<0.05)。A组和B组血清TNF-α和IFN-α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P<0.01),其中B组较A组上调更为显著(P<0.05);2 A组和B组的CD4+与CD8+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A组相比,B组CD4+和CD8+表达更低(P<0.05),但三组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B1组和B2组IL-2均有升高趋势,TNF-α及IFN-α浓度均下调,其中B2组患者改变趋势更为明显;4 B1组及B2组的CD4+和CD8+均有升高趋势,B2组患者变化趋势更为显著,但CD4+/CD8+比值仅B2组有升高趋势。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免疫增强剂胸腺肽的使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刘琦江涛陈一杰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免疫功能免疫增强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