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重点课题资助项目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转录因子KLF2及KLF4在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评价转录因子KLF2及KLF4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行脾切除术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LCPHT)患者,根据术后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定量检测LCPHT脾切除术前及术后第3、7、14天KLF2和KLF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第3天两组KLF2及KLF4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血栓组KLF2及KLF4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0.05)。血栓组术后转录因子KLF2及KLF4有升高趋势,而非血栓组术后呈下降趋势。ROC曲线分析,KLF2及KLF4的定量标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z(KLF2)=0.796(P<0.01)、Az(KLF4)=0.811(P<0.01);定性标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z(KLF2)=0.740(P<0.01)、Az(KLF4)=0.672(P<0.01);两标准均具有中等性预测价值。结论:LCPHT脾切除术后检测转录因子KLF2及KLF4的表达水平有助于门静脉血栓的预测。
- 刘琦江涛李明星
-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门静脉血栓KLF4
- 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及Treg/Th17比率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及Treg/Th17比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8例急性期PCM患者(APCM)、32例亚急性期PCM患者(SPCM)、26例慢性期PCM患者(CPCM)和20例健康对照者(HC)外周血中Treg细胞水平;采用ELISA检测血浆中IL-10和TGF-β1水平。结果:APCM、SPCM和CPCM三组患者外周血Treg数量、Treg/Th17比率、IL-10和TGF-β1水平依次增高,但均低于HC组(P<0.05)。Treg/Th17比率与白细胞计数(WBC)呈负相关(r=-0.261,P=0.025),血浆TGF-β1水平与PTL水平呈负相关(r=-0.259,P=0.026)。结论:PCM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数量下降,导致Treg/Th17比率下降,表明Treg/Th17失衡在PCM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具有重要作用。
- 张少波黄惠玲郑晓宏刘琦张诚华
-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TREG细胞IL-10TGF-Β1
- 恶性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胸腺肽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免疫增强剂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5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无黄疸症状胆石症、恶性非重度梗阻性黄疸以及恶性重度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外引流术(PTCD)患者分别进入对照组(20例)、A组(20例)和B组(30例),B组患者再随机分为B1组(常规治疗,15例)及B2组(免疫增强剂,15例),其中B1组患者PTCD术后接受抗炎和保肝等治疗,B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均以7 d为一疗程。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干扰素(IFN-α)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浓度变化。结果 1 A组和B组血清IL-2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较A组更低(P<0.05)。A组和B组血清TNF-α和IFN-α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P<0.01),其中B组较A组上调更为显著(P<0.05);2 A组和B组的CD4+与CD8+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A组相比,B组CD4+和CD8+表达更低(P<0.05),但三组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B1组和B2组IL-2均有升高趋势,TNF-α及IFN-α浓度均下调,其中B2组患者改变趋势更为明显;4 B1组及B2组的CD4+和CD8+均有升高趋势,B2组患者变化趋势更为显著,但CD4+/CD8+比值仅B2组有升高趋势。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免疫增强剂胸腺肽的使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 刘琦江涛陈一杰
-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免疫功能免疫增强剂
-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标准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吻合口瘘、出血、Roux-en-Y滞留综合征以及碱性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行10~24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瘘、出血、Roux-en-Y滞留综合征以及碱性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4/32),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4.4%(1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 陈一杰何谦林建泉刘琦张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