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华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出生体质量
  • 1篇低出生体质量...
  • 1篇悬吊
  • 1篇血压
  • 1篇腰椎
  • 1篇腰椎管
  • 1篇腰椎管狭窄
  • 1篇腰椎管狭窄症
  • 1篇育龄
  • 1篇韧带
  • 1篇入路
  • 1篇入路手术
  • 1篇手术
  • 1篇脱垂
  • 1篇全脊柱
  • 1篇椎板
  • 1篇椎板间隙
  • 1篇椎管
  • 1篇椎管狭窄
  • 1篇椎管狭窄症

机构

  • 3篇荆州市中心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刘华
  • 1篇陆圣君
  • 1篇龚腊梅
  • 1篇刘义
  • 1篇赵训明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育龄子宫脱垂妇女微创高位宫骶韧带悬吊联合宫颈截除手术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已婚育龄子宫脱垂妇女行微创高位宫骶韧带悬吊联合宫颈截除手术的短期和长期效果。方法共纳入50例荆州市中心医院诊断为Ⅲ度以上子宫脱垂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微创高位宫骶韧带悬吊联合宫颈截除手术治疗与单独微创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治疗,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估差异,并采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与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对其远期生活质量及性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无阴道肿物脱出,下坠感均有明显好转,而对照组有1例出现阴道肿物脱出,3例有明显下坠感;术后均无输尿管扭曲、膀胱或直肠损伤、盆腔血肿等并发症。术后两组患者除阴道总长度(TVL)外,其余POP-Q各指示点位置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距处女膜3cm的阴道前壁处、宫颈或子宫切除的阴道残端及后穹窿(未切除子宫者)指示点位置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及PISQ-12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情感得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微创高位宫骶韧带悬吊联合宫颈截除手术可以有效改善已婚育龄子宫脱垂妇女临床症状。
刘华刘义
关键词:子宫脱垂育龄
低出生体质量儿对妇女产后血压影响的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质量儿对妇女产后血压的影响,为其该类妇女高血压的预防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8~2011年在我院正常分娩且参与2014年健康体检的845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诊断为高血压病分为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详细记录其分娩前后情况及新生儿出生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低出生体质量儿对高血压发生的影响。结果 845例受试者中分娩新生儿为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妇女40例(4.7%)。低体质量组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正常体质量组,而体检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时诊断高血压165例(19.5%)。低出生体质量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年龄、孕周、BMI、分娩后收缩压、TC、FBG、LDL-C与产后高血压发生存在相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出生体质量儿、孕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后收缩压、LDL-C是产后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妇女产后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明显高于未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妇女,在临床实际中,对于该类女性需引起注意,早期进行健康教育或干预,以期降低其发生高血压的风险。
刘华
关键词:低出生体质量儿高血压产后
经皮全脊柱内镜与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比较经皮全脊柱内镜与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炎性氧化应激及椎旁肌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经皮内镜组和显微镜组,每组49例,分别行经皮全脊柱内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和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统计2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情况;比较2组手术前后炎性氧化应激指标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影像学指标椎间隙前后缘高度(ISH)、椎间盘高度(DH)、手术节段活动范围(ROM)及椎旁肌形态(多裂肌功能横截面积、腰肌相对截面积、多裂肌脂肪沉积等级)。结果经皮内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3 d经皮内镜组血清AOPP、MDA、TNF-α水平低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1周经皮内镜组VAS评分低于显微镜组(P<0.05)。手术前后2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2组患者ISH、DH较小(P<0.05),ROM较大(P<0.05)。术后3个月,经皮内镜组多裂肌功能横截面积大于显微镜组(P<0.05),腰肌相对截面积、多裂肌脂肪沉积等级小于显微镜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比较,经皮全脊柱内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整体效果更为理想,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机体创伤,促进术后恢复,缓解疼痛,提升腰椎功能,调整结构状态的同时能够维护椎旁肌形态,且安全性良好。
刘华陆圣君龚腊梅赵训明
关键词: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显微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