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薇

作品数:13 被引量:141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新生儿
  • 5篇早产
  • 5篇早产儿
  • 5篇产儿
  • 2篇蛋白
  • 2篇新生儿病理性...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因子
  • 2篇喂养不耐受
  • 2篇细胞生成素
  • 2篇疗效
  • 2篇耐受
  • 2篇脑损伤
  • 2篇黄疸
  • 2篇降钙素
  • 2篇降钙素原
  • 2篇红细胞生成
  • 2篇红细胞生成素
  • 2篇反应蛋白
  • 2篇病理

机构

  • 13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13篇何薇
  • 11篇郑玲芳
  • 4篇党晓平
  • 2篇张东平
  • 1篇陈进芬
  • 1篇常盼
  • 1篇张瑾
  • 1篇杨艳娥
  • 1篇刘洁
  • 1篇李小琴
  • 1篇杨粉
  • 1篇刘鉴
  • 1篇何文
  • 1篇李亚红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2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胞二磷胆碱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胞二磷胆碱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NHIE)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NHIE患儿1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n=57)、对照组(n=57)。对照组患儿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Tau蛋白(Tau)和脂联素(APN)水平,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评分、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development index,PD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2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70%(46/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65%(3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2周后的MMP-9、Tau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GF-1、AP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研究组患儿治疗2周后的MMP-9、Tau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GF-1、APN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末次随访时MDI评分、P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6%(3/57)、7.02%(4/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二磷胆碱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NHIE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状况,改善血清MMP-9、Tau、IGF-1及APN等因子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吴新婷卞伟妮郑玲芳常盼何薇何薇
关键词:胞二磷胆碱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及内毒素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研究患儿血清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 CRP)及内毒素( lipopolysaccharide,LPS)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9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血培养阳性患儿50例作为感染组,另外选取同期收治的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48例作为对照组,于入院后24 h未使用抗生素前行CRP、PCT、LPS及血培养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CRP、PCT、LPS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革兰阳性菌感染患儿中,联合检测血清PCT+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CT及CRP的阳性率(分别为91.3% vs.60.9%,P〈0.05;91.3% vs.56.5%,P〈0.05);在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中,联合检测血清PCT+LPS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CT及LPS阳性率(分别为88.9% vs.59.3%,P〈0.05;88.9% vs.66.7%,P〈0.05)。结论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率,减少漏诊或误诊率;同时通过联合检测更有助于鉴别疾病是以阳性菌感染为主还是以阴性菌感染为主,有助于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
李小琴郑玲芳何薇孟远翠党晓平杨粉张东平
关键词: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内毒素
新生儿重症气漏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2018年
1病例资料 患儿,男,以胎龄32+2周早产,窒息复苏后30min收住NICU,入室日龄1h,系第1胎第1产,因"胎膜早破7d,宫内窘迫"经急诊剖宫产娩出,羊水I度污染,胎脂呈细颗粒状,脐带胎盘未见异常。其父母否认近亲结婚,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母亲初中文化,无业,外地打工,未按时产检。
党晓平何薇郑玲芳
关键词:新生儿
微生态制剂联合母乳喂养对低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免疫水平及胃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分析微生态制剂联合母乳喂养对低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免疫水平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分娩的74例低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纯母乳喂养)与观察组(37例,微生态制剂联合母乳喂养)。比较两组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免疫水平、营养吸收、胃肠功能、生长情况及发育水平。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生24h后,两组IgA、PA、HB、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28d后,两组IgA、PA、HB水平均升高,胆红素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喂养28d后,观察组每日进奶量、每日进奶增加量均多于对照组,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恢复体重时间、初次排便时间及胎粪排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围、腹围、身长及体质量生长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出生6个月后,观察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微生态制剂联合母乳喂养低体重早产儿能有效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提高胃肠功能及免疫水平,减少早产儿因并发症等引起的炎症反应,促进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何薇郑玲芳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早产儿母乳喂养胃肠功能
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PBL)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2010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随机抽取100例实习生,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采用PBL教学)和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LBL)教学]。所有实习学生在入科和出科进行闭卷考试,出科时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于2种学习方式的体会,并比较2组学生的成绩和教学评价。结果试验组实习学生出科成绩[(87.61±6.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2.48±5.98)分],试验组实习生对PBL教学法6项评价指标的满意程度(93.00%)明显高于对照组LBL教学法6项评价指标(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临床实习教学采用PBL教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其临床潜在能力,提高素质,值得推广和使用。
何文陈进芬郑玲芳李亚红刘洁刘鉴何薇杨艳娥
关键词:儿科PBL教学法临床实习教学
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症40例的诊治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总结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症(CMPA)的临床表现及最佳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自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CMPA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结果40例CMPA中(排除了消化道畸形及其他原因所致病变),表现为消化道症状者18例,皮肤湿疹者8例,呼吸系统症状者3例,哭闹、拒乳者11例。确诊时平均日龄为(9.6±3.7)d。牛奶蛋白回避试验和双盲食物激发试验均为阳性。确诊过敏患儿在基础治疗上,持续使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AAF)或深度水解配方奶粉(eHF)喂养7—14天后,病情均得到显著缓解。出院后每2周电话随访或门诊复查进一步指导喂养及治疗。经随访后发现22.5%患儿症状反复出现,原因主要为家长依从性不佳。结论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症发生在日龄10天左右,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或漏诊。在保证患儿安全,并有紧急抢救过敏性休克等措施下行牛奶蛋白激发试验是确诊的金标准。治疗上轻至中度过敏可以从使用深度水解配方开始,而重度过敏症使用游离氨基酸配方才是最佳方案,并可以达到诊断、治疗二合一的效果。家长的依从性同样对治疗起着重大作用。
何薇郑玲芳
关键词:牛奶蛋白过敏游离氨基酸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损伤早产儿神经系统、听觉神经通路及发育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脑损伤早产儿神经系统、听觉神经通路及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分娩的82例脑损伤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属意愿及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1例,常规治疗)与观察组(41例,常规治疗结合EPO治疗)。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治疗前、后神经损伤因子、听觉诱发电位及发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脑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SE、S-100β、IL-6、IL-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潜伏期Ⅰ、Ⅲ、Ⅴ波及峰间期Ⅰ~Ⅲ、Ⅲ~Ⅴ、Ⅰ~Ⅴ波均显著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DI、PDI、NBNA评分及DQ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PO能有效减少早产儿脑损伤,保护神经系统和听觉神经通路,提高智力发育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何薇郑玲芳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早产儿脑损伤神经系统
20例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NICU室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32周早产儿,出院明确诊断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0例,分为轻度组(11例)和中重度组(9例),搜集20例患儿母亲产前(子痫、糖尿病、胎盘早剥、早破水、绒毛膜炎、产前激素的使用),新生儿相关资料(胎龄、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治疗相关资料(PS、PS给药方式(LISA/INSRUE)、枸橼酸咖啡因、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7d、用氧浓度> 40%且≥14d),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分析综合评判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子痫、绒毛膜炎、产前激素、胎龄、出生体重、PS给药方式、用氧浓度> 40%且≥14d、机械通气<7d,P <0. 01;多因素分析显示:绒毛膜炎、胎龄、机械通气<7d,P <0. 01,其中绒毛膜炎、胎龄是危险因素,机械通气<7d是保护因素。结论预防感染,防止早产,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可减轻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程度。
党晓平贾南何薇卞伟妮吴新婷郑玲芳
关键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乳果糖联合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4年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疾病诊疗技术的迅速提高,我国新生儿病死率明显降低。由于新生儿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胃肠道蠕动缓慢,加之疾病本身的影响,易经常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胎粪排出延迟及奶量增加困难等喂养不耐受[1]症状,其中尤以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常见。喂养不耐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生命质量,且导致静脉营养应用时间延长,增加了罹患肝损害、血行感染、肠道感染等的风险,进一步造成住院费用的明显增加。本研究借鉴乳果糖在婴幼儿便秘治疗中应用的成功经验[2],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何薇郑玲芳
关键词:喂养不耐受小剂量红霉素疗效观察乳果糖胃肠道蠕动
茵栀黄口服液与白蛋白联合方案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胆红素、炎症因子、免疫指标及相关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4
2019年
目的:探究茵栀黄口服液与白蛋白联合方案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胆红素、炎症因子、免疫指标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病理性黄疸新生儿134例,随机为对照组(n=67)及观察组(n=67),对照组给予白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炎症因子、免疫指标、甲胎蛋白(AFP)及转铁蛋白(TRF)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TBIL、DBIL、I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TBIL、DBIL、I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CRP、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F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TR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R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与白蛋白联合方案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水平,抑制其炎症反应,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及改善AFP、TRF表达水平,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贾南贾毅郑玲芳何薇吴新婷张瑾
关键词:茵栀黄口服液白蛋白胆红素炎症因子免疫指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