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喻军华

作品数:57 被引量:199H指数:7
供职机构:鄂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7篇手术
  • 9篇显微手术
  • 9篇颅脑
  • 9篇颅内
  • 8篇血肿
  • 8篇颅脑损伤
  • 8篇脑损伤
  • 7篇手术治疗
  • 7篇外科
  • 6篇细胞
  • 5篇引流
  • 5篇疗效
  • 5篇胶质
  • 5篇并发
  • 5篇垂体
  • 4篇入路
  • 4篇术后
  • 4篇切除
  • 4篇切开
  • 4篇外伤

机构

  • 57篇鄂州市中心医...
  • 8篇武汉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57篇喻军华
  • 31篇袁学刚
  • 25篇刘斌
  • 23篇黄锦峰
  • 21篇陈志勇
  • 19篇王璨
  • 11篇吴新宇
  • 9篇肖胜
  • 8篇陈谦学
  • 5篇田道锋
  • 5篇严颖
  • 4篇郭振涛
  • 4篇刘宝辉
  • 4篇陈桂兰
  • 3篇吴立权
  • 3篇刘金
  • 3篇柯晓燕
  • 2篇纪振刚
  • 2篇冀保卫
  • 2篇胡翠兰

传媒

  • 23篇中国临床神经...
  • 5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护理学杂志
  • 2篇第16届中南...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颅窝肿瘤术后皮下积液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后颅窝肿瘤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后颅窝肿瘤开颅术后并发皮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行局部加压包扎,2例行局部穿刺抽吸+加压包扎,7例行局部留置套管针持续外引流+加压包扎,2例行皮下积液留置套管针持续外引流+加压包扎,并辅以间断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结果 14例均治愈。结论关颅时硬脑膜缝合不严密、肌肉及皮下组织未逐层严密叠瓦式缝合而留有死腔是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防治积液发生,局部必须加压包扎,并根据情况行穿刺抽吸或外引流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黄锦峰喻军华陈志勇王璨胡太可袁学刚刘斌吴新宇
关键词:皮下积液
腰大池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研究腰大池引流加鞘内注射运用在地市级医院开颅术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对2018—2022年鄂州市中心医院60例开颅术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均于确诊感染后立即给予静脉抗生素治疗8周,研究组同时行腰大池引流加鞘内注射,对照组同时行腰穿鞘内注射,两组后一治疗疗程根据脑脊液复查情况确定。评价两组抗生素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统计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脑膜刺激征缓解时间、颅内压升高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蛋白质、葡萄糖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χ^(2)=4.365,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脑膜刺激征缓解时间、颅内压升高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抗生素治疗8周后血液中CRP、PCT、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中NEUT、蛋白质、WBC水平低于对照组,但葡萄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10.00%vs 33.33%,P<0.05)。结论对开颅术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者,腰大池引流加鞘内注射的效果更为理想,可促进症状减轻,快速控制感染,改善脑脊液环境,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在地市级医院推广使用。
陈志勇袁学刚喻军华
关键词:腰大池引流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鞘内注射颅内感染
急性颅脑损伤后窦性心动过缓的相关因素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的相关因素,为进行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20例急性颅脑损伤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GCS评分、颅内压增高、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是颅脑损伤后窦性心动过缓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对急性颅脑损伤后窦性心动过缓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以降低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阮巧芬喻军华叶桂美刘会长
关键词:颅脑损伤窦性心动过缓颅内压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
颅脑肿瘤手术并发非手术区颅内血肿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手术并发非手术区颅内血肿的发生机制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7例颅脑肿瘤手术并发非手术区颅内血肿患者的出血类型、部位、发现血肿时间、处理方式及预后。结果 2例遗留轻微相应脑叶症状,无肢体偏瘫患者,无死亡患者。结论手术有控制地减压,术中术后敏锐判断并及时复查CT,果断手术处理血肿是防治非手术区颅内血肿的关键。
黄锦峰喻军华刘斌王璨袁学刚
关键词:颅脑肿瘤颅内血肿远隔部位神经外科手术
颅脑损伤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30例诊疗体会
目的:提高颅脑损伤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的早期诊断意识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5年30例颅脑损伤合并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所致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有低钠血症、低渗血症、高尿...
陈志勇喻军华黄锦峰王璨袁学刚刘斌吴新宇
关键词:颅脑损伤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低钠血症
RhoE基因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Ras鸟苷酸结合蛋白超家族的新成员E(RhoE)过表达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Myc-N1、Myc-RhoE质粒分别转染人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Western blot法测定对照组、N1-U251、RhoE-U251 3组细胞株中RhoE和细胞周期素(Cyclin) D1的mRNA与蛋白水平的变化,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变化.结果 RhoE-U251组中RhoE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较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RhoE-U251组中Cyclin Dl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较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胶质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凋亡率也明显升高.结论 RhoE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瞬时高表达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株U251生长,其机制是通过下调细胞调控蛋白Cyclin D1促进细胞凋亡.
陈其钻郭振涛刘宝辉喻军华张申起朱晓楠杨吉安邓钢田道锋陈谦学
关键词:胶质瘤脱噬作用RHOE细胞周期素D1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无创颅内压(ICP)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符合标准的高血压性脑出血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FVEP无创ICP监测指导治疗。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死亡4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1例,中残14例,恢复良好30例;对照组死亡10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3例,中残15例,恢复良好19例。观察组恢复良好率(60.0%)明显高于对照组(38.0%,P<0.05),死亡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FVEP无创ICP监测指导下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陈桂兰喻军华肖胜黄锦峰严颖柯晓燕胡翠兰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预后
KLF4调控上皮细胞-间叶细胞转化抑制脑膜瘤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KLF4在脑膜瘤中的作用及其对上皮细胞-间叶细胞转化(EMT)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临床手术和诊断获得分级脑膜瘤脑蛛网膜组织样本,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定量real-time PCR对组织样本进行KLF4蛋白半定量表达和mRNA定量表达检测。构建KLF4异位表达载体并获取病毒液对原代脑膜瘤细胞和恶性脑膜瘤细胞系IOMM-Lee进行感染,通过细胞趋化和侵袭实验检测KLF4超表达对脑膜瘤细胞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KLF超表达细胞中EMT相关转录因子(E-cadherin,α-catenin,Vimentin,VEGFA)的表达探讨其对在该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测定KLF4超表达对VEGFA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并进行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检测KLF4与VEGFA的相互作用。结果在脑膜瘤患者中,KLF4的蛋白表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且脑膜瘤患病组Ⅰ、Ⅱ和Ⅲ级组间呈梯度下降(P<0.05)。体外试验中,KLF4超表达细胞组的趋化细胞和侵袭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KLF4超表达抑制原代脑膜瘤细胞和IOMM-Lee的趋化和侵袭作用。KLF4超表达对EMT的影响实验发现实验组细胞中上皮细胞标记因子E-cadherin和α-cateni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间叶细胞标记因子Vimentin和VEGF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蛋白表达结果与mRNA表达结果相一致。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染色质荧光免疫实验显示,超表达的KLF4与VEGFA相互作用并抑制VEGFA启动子活性。结论 KLF4蛋白与脑膜瘤患者临床分期有明显的负相关性,且其可以通过调控脑膜瘤细胞上皮细胞-间叶细胞转化而发挥抑制作用。
刘斌喻军华陈谦学
关键词:脑膜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与胶质瘤细胞株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与胶质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替莫唑胺诱导构建多药耐药细胞株U251/TR,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该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LRIG1在U251和U251/TR中的表达变化。转染LRIG1质粒体进入多药耐药细胞株,检测其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变化。结果成功构建多药耐药细胞株U251/TR,替莫唑胺、阿霉素、环磷酰胺、依托泊苷、硫酸长春新碱对U251的抑制率分别为:(19.30±0.04)%、(39.90±0.13)%、(28.10±0.09)%、(66.20±0.02)%、(26.30±0.11)%。而对U251/TR的抑制率分别为:(3.20±0.03)%、(15.30±0.09)%、(4.10±0.03)%、(45.60±0.10)%、(10.80±0.0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LRIG1的表达明显降低,将LRIG1质粒体转入耐药细胞株后,TMZ、VP16、硫酸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阿霉素对空白组(耐药细胞株)的抑制率为(2.60±0.02)%、(3.30±0.02)%、(9.50±0.06)%、(2.20±0.05)%、(2.90±0.03)%,而对转染组的抑制率为(19.10±0.34)%、(38.20±0.53)%、(29.10±0.25)%、(15.20±0.55)%、(17.40±0.41)%,耐药性被逆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RIG1与肿瘤的化疗敏感性相关,LRIG1可能与肿瘤的多药耐药有关。
丁建军郭振涛刘宝辉喻军华易伟冀保卫纪振刚吴立权田道锋陈谦学
关键词:胶质瘤化疗敏感性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36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36例中,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1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5例出现轻度脑脊液鼻漏,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8例视力下降者中,术后16例恢复正常,2例好转。结论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简便、安全和有效。
王璨喻军华黄锦峰陈志勇刘斌袁学刚吴新宇
关键词: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疗效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