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丁腈
  • 2篇粘合
  • 2篇耐油
  • 2篇胶料
  • 2篇胶料配方
  • 1篇低硬度
  • 1篇丁腈橡胶
  • 1篇原因分析及解...
  • 1篇粘合剂
  • 1篇滞后性
  • 1篇溶胀
  • 1篇碳酸钙
  • 1篇偶联剂
  • 1篇气门
  • 1篇气门嘴
  • 1篇温度
  • 1篇橡胶
  • 1篇硫化
  • 1篇硫化返原
  • 1篇纳米

机构

  • 6篇中橡集团曙光...

作者

  • 6篇何茵
  • 2篇俞华英
  • 2篇廖思谦
  • 1篇盛保信
  • 1篇龚新立

传媒

  • 6篇现代橡胶技术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橡胶与黄铜气门嘴粘合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2012年
橡胶与黄铜气门嘴的粘合是一种表面反应,因此可以从粘合剥离面的生成物性状和颜色判断出粘合反应的生成产物,从而了解在橡胶与黄铜粘合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物理化学变化。本文通过对橡胶与黄铜粘合反应的生成物和影响粘合的反应现象的研究,对影响橡胶与黄铜气门嘴粘合质量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何茵
关键词:粘合合金
硅烷偶联剂在间-甲-白粘合体系中的应用
2007年
介绍了硅烷偶联剂(KH-854-4)在间-甲-白粘合体系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间-甲-白粘合体系中加入硅烷偶联剂(KH-854-4),既可以改善混炼胶的焦烧安全性,延长硫化时间,提高胶料的抗硫化返原性,又可以降低动态生热,提高耐磨性,改善屈挠和撕裂性能,粘合性能略有提高。
何茵俞华英
关键词:硫化返原滞后性
间-甲-白体系中粘合剂RS/A混炼工艺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在间-甲-白直接粘合体系(粘合剂RS/粘合剂A/白炭黑)的配合中,对粘合剂RS/A的混炼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炼胶料采用密炼机二段混炼工艺,即:粘合剂RS在一段混炼中加入,粘合剂A在二段混炼中加入,采用密炼机不加压混炼。其胶料的焦烧时间长、加工安全性好,硫化速度较慢,树脂化反应延迟,胶料与浸胶帘线及未浸胶棕丝网布的粘合性能好。
何茵俞华英龚新立
关键词:混炼工艺
纳米碳酸钙在低温耐油丁腈橡胶中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介绍了纳米碳酸钙对丁腈橡胶(NBR)硫化胶的低温和耐油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NBR中加入20份纳米碳酸钙能显著提高硫化胶的压缩耐寒系数,改善低温回弹性,并可提高橡胶制品的低温使用性能。同时可使硫化胶的耐油溶涨性能也得到改善,耐油体积变化率和重量变化率下降。
何茵史春连盛保信
关键词:纳米脆化温度玻璃化温度
低硬度耐热水密封胶料配方的研究
2010年
在低硬度耐热水密封胶料的配方中,使用三元乙丙橡胶和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的硫化胶的耐热水性和耐压缩永久变形性能最佳。而用多官能性单体活性剂HV-268和硫黄作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的助交联剂可抑制硫化交联反应中的断链反应,提高硫化胶的交联度和交联活性,实现更高的交联网络密度和良好的网络回复性,改善硫化胶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
何茵廖思谦
关键词:过氧化物
耐油耐温丁腈密封胶料配方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介绍了在丁腈胶NBR1704中分别加入20份NBR2704NR、SBR1500和BR9000后,通过试验对比其并用胶在常温、低温和高温下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化表明,在丁腈NBR1704中加入20份顺丁胶BR9000后,其并用胶在常温下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化不大,而并用胶的低温性能和耐高温热油性能则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大大拓宽了耐油丁腈橡胶在密封制品中的使用温度范围,可以替代昂贵的在较苛刻的温度环境中使用的特种耐油橡胶。
何茵廖思谦
关键词:溶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