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7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8篇酸奶
  • 13篇保质期
  • 12篇淀粉
  • 12篇杀菌
  • 11篇果胶
  • 11篇发酵
  • 10篇稀奶油
  • 10篇奶油
  • 8篇乳制品
  • 8篇基料
  • 7篇琼脂
  • 7篇稳定剂
  • 7篇常温
  • 6篇淀粉磷酸酯
  • 6篇乳清
  • 6篇砂糖
  • 6篇结冷胶
  • 6篇白砂糖
  • 5篇发酵乳
  • 4篇低甲氧基果胶

机构

  • 62篇内蒙古蒙牛乳...

作者

  • 62篇薛建斌
  • 47篇吴秀英
  • 31篇武春雨
  • 30篇贾迪
  • 29篇郭燕
  • 28篇李洪亮
  • 14篇母智深
  • 6篇王斌
  • 4篇陈伟
  • 4篇冯志宽
  • 3篇张冬洁
  • 3篇尹永智
  • 3篇刘红霞
  • 2篇史玉东
  • 2篇解茂盛
  • 2篇李志伟
  • 2篇白林春
  • 2篇杨岚
  • 2篇张春雷
  • 2篇李树森

传媒

  • 2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中国食品添加...

年份

  • 11篇2024
  • 8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10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酸奶的粘度为500~700mPa·s,所述酸奶中蛋白含量为2.74~2.79g/100mL。所述酸奶包括:90.1~91.6重量份的生牛乳;7.5~8.5重量份的白砂糖;0.3~0.5重量...
郭燕薛建斌贾迪吴秀英武春雨
文献传递
一种饮用型常温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饮用型常温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饮用型常温酸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发酵后的酸奶基料与胶液混合,依次进行动态平滑和均质,杀菌,冷却后灌装;其中,所述胶液的pH值与所述酸奶基料的pH值相差不超过...
薛建斌牛世祯李洪亮
一种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酸奶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原料乳1000份和稳定剂15‑20份,所述稳定剂包括第一稳定剂和第二稳定剂,所述第一稳定剂包括柑橘纤维、菊粉和淀粉,所述第二稳定剂包括透明质...
薛建斌李洪亮牛世祯孙丽生
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酸奶,该酸奶包括:生牛乳50重量份~90重量份,白砂糖2重量份~10重量份,乳清蛋白粉1重量份~5重量份,酪蛋白粉1重量份~5重量份,稳定剂0.1重量份~5重量份,以及菌种50U~200U,其中,所述稳定剂包...
王斌李洪亮吴秀英薛建斌郭燕胡嘉杰
文献传递
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酸奶及制备酸奶的方法。所述酸奶的原料包括:115~125重量份的果粒;750.3~767.99重量份的牛奶;85~95重量份的白砂糖;以及27.01~34.7重量份的稳定剂。本发明的酸奶具有下列优点的至少之一...
郭燕吴秀英武春雨贾迪薛建斌
文献传递
一种常温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常温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混合后发酵,得到发酵乳,及将发酵乳杀菌,其中杀菌的方式为变温超声杀菌,变温超声杀菌根据物料的温度变化分为两个阶段:升温阶段:将物料由5至20℃开始升温,升温时长为30至96...
李洪亮吴秀英李志伟贾迪薛建斌武春雨
文献传递
一种常温凝固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常温凝固型酸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55至75重量份的白砂糖、9.2至20重量份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和0.1至0.8重量份的果胶混合;混合后与0.2至1.7重量份稀奶油、3至7重量份乳清蛋白粉一起加入100...
郭燕薛建斌吴秀英武春雨贾迪
文献传递
一种凝固型常温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凝固型常温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凝固型常温酸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发酵后的酸奶基料与第一胶液进行混合、无菌均质,得到料液A;将所述料液A巴氏杀菌后与第二胶液混合、无菌均质,得到料液B;将所述...
薛建斌李洪亮 牛世祯 韩相龙
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酸奶的粘度为500~700mPa·s,所述酸奶中蛋白含量为2.71~2.79g/100mL。所述酸奶包括:88~91重量份的生牛乳;0.3~1.2重量份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0.08~0...
郭燕吴秀英薛建斌武春雨贾迪
文献传递
PET热灌装中性乳饮料乳化体系优化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研究不同乳化剂和乳化剂配比对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热灌装生产工艺生产的中性乳饮料产品乳化性的影响发现,恰当的乳化剂组合配比能够有效提高PET瓶中中性乳饮料的乳化特性。本研究中的中性乳饮料外加无水奶油来提升产品口感,研究中选取的乳化剂及其用量符合国标GB 2760规定。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以及相关仪器分析,选出乳化剂配比的最优方案为:海藻酸丙二醇酯0.2%、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0.06%、单,双甘油脂肪酸脂0.09%、酪蛋白酸钠0.1%、卡拉胶0.04%。该最优方案生产的产品理化指标合格,喜好度感官评分大于7分,产品乳化性评分和仪器分析结果均优于正交试验中其他方案,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对PET热灌装工艺生产的中性乳饮料工业化生产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尹永智高飞吴秀英母智深李洪亮王斌马占福薛建斌
关键词:乳化剂乳化性PET包装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