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药物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血浆置换(PE)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80例难治性RA患者随机分成PE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d、28d、56d的28个关节活动疾病指数(DAS28)、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淋巴细胞水平及疗效。结果PE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第7d、28d、56d的DAS28、VAS、ESR水平及第7d、28d的RF、抗CCP抗体、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ACR50、ACR70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第7d、28dPE治疗组CD3+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D4+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和同时间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PE治疗组第7d、28d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较治疗前和与同期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治疗不良反应轻,对症处理后病情均好转。结论药物联合PE治疗能迅速缓解难治性RA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对难治性RA有明显治疗效果。
- 周涛许超平肖颖张倩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血浆置换T淋巴细胞亚群
- 经皮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在顽固性高血压中的临床应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SD)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实施RSD,随访12个月。比较RSD术前与RSD术后第3、6及12个月的血压下降水平、肾功能变化情况以及降压药使用情况;术后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肾动脉有无异常。结果32例患者中,RSD术后第3个月失访1例,术后第6个月失访2例,其余29例患者完成术后12个月的随访。RSD术后第3个月时,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为[(18.5±3.6)mmHg,(P〈0.01)]和[(5.8±2.5)mmHg,(P〈0.01)];RSD术后第6个月时,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24.3±2.2)mmHg,(P〈0.01)]和[(8.7±2.6)mmHg,(P〈0.01)];RSD术后第12个月时,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20.7±3.2)mmHg,(P〈0.01)]和[(6.6±1.8)mmHg,(P〈0.01)]。术后未见严重低血压及并发症出现。在RSD术后第3、6及12个月时,患者合并使用降压药的种类较RSD术前有明显减少[第3、6及12个月时分别减少43.7%(P〈0.01)、41.9%(P〈0.01)和44.8%(P〈0.01)];与RSD术前比较,RSD术后第3、6及12个月时,检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血肌酐水平、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心率水平在RSD术后第3、6及12个月时均比RSD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随访未见肾动脉以及肾功能异常。结论RSD对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介入方法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唐小铁周涛
-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高血压顽固性心血管疾病
- SPK1基因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考察SPK1基因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对小鼠进行EAE诱导,将44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C组)、模型组(EAE组)、ADMSC组和ADMSC-鞘氨醇激酶1(SPK1)组。在免疫后40 d时,对小鼠进行脑与脊髓的病理学观察、脑组织Th17/Treg相关炎症指标检测、脑和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和叉头框蛋白P3蛋白表达检测以及脾脏免疫细胞的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免疫后40 d时,EAE组小鼠脑和脊髓组织发生严重炎性细胞浸润髓鞘脱失严重,ADMSC组与ADMSC-SPK1组脱髓鞘和轴突损伤得到改善;与EAE组比较,ADMSC组和ADMSC-SPK1组的脑组织IL-17A(Z=1.021,P=0.017;Z=1.193,P=0.00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Z=2.540,P=0.004;Z=3.005,P=0.006),与ADMSC组比较,ADMSC-SPK1组的脑组织IL-17A与TNF-α水平显著降低(Z=1.223,P=0.011;Z=2.364,P=0.010);小鼠脑和脊髓组织中IL-17A在ADMSC组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10.323,P=0.013;t=7.422,P=0.008),且ADMSC-SPK1组显著低于ADMSC组(t=14.244,P=0.017;t=16.865,P=0.006);Foxp3在ADMSC组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14.544,P=0.008;t=9.420,P=0.002),且ADMSC-SPK1组显著高于ADMSC组(t=9.654,P=0.005;t=11.535,P=0.009);ADMSC-SPK1组小鼠脾脏中的IL-17+IFN-γ+T细胞比例降低,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升高。结论SPK1转染ADMSC对EAE小鼠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且该效果优于未经SPK1转染的ADMSC,其机制可能与ADMSC-SPK1能显著降低EAE小鼠Th17/Treg细胞比率并减少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 周涛许超平肖颖张倩李力
-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