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添加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剂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参照2006年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ESPEN)肝病肠内营养指南推荐,选取日总热量摄入低于推荐值的肝硬化患者57例,按患者意愿分成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剂支持治疗组30例,对照组(常规饮食组)27例。参照2006年ESPEN肝病肠内营养指南推荐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给予添加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剂补充日热量摄入,对照组常规饮食。分别于24周和48周测定患者的上臂肌围(AMC)、检测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总胆红素(TBil);并观察随访期内两组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入组前及第24周时,包括AMC在内的各项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48周时,治疗组AMC、TP、PA、Al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MC为(24.29±1.66比23.42±1.51,t=2.05,P<0.05)、TP(62.76±2.26比60.25±2.61,t=3.87,P<0.05)、Alb(35.86±2.81比34.14±2.56,t=2.41,P<0.05)、PA(109.72±16.71比101.62±15.92,t=2.09,P<0.05),而48周时TBil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内治疗组肝性脑病和感染并发症发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χ2=4.780,P<0.05;χ2=3.964,P<0.05),而肝肾综合征和消化道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添加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剂能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肝功能,减少部分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屈莉红刘璐钟惠德张潇李杨
- 关键词:肠内营养肝硬化
- 替诺福韦酯治疗34例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酯(TDF)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TDF治疗34例CHB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患者48周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治疗失败患者18例、抗病毒耐药患者16例。分析第12、24、48周时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和48周的HBeAg血清转换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第12、24、48周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35.3%、67.6%和94.1%。治疗前及治疗第12、24、48周的ALT分别为(63.9±18.9)、(49.8±11.9)、(42.7±7.3)和(35.1±3.9)U/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P<0.05),48周时ALT复常率为91.1%。第48周时HBeAg阴转率为25%,HBeAg血清转换率为20%。治疗期间,随访各时间点病毒学突破率为0,肌酸激酶(CK)超过正常上限(ULN)2倍发生率0。血肌酐(Scr)治疗前为(75.1±11.1)μmol/L,治疗48周时为(76.8±10.8)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8,P=0.565)。Scr超过ULN发生率0。骨密度变化发生率0,血磷低于ULN发生率0。结论对于核苷(酸)类药物应答不佳和耐药的CHB患者,TDF单药治疗能有效抑制病毒,且ALT复常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 屈莉红刘璐郑洁芳赵慧王怡菲程婕邵建国
- 关键词:替诺福韦酯
-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micron变异毒株的医院感染防控与护理防护措施的关系
- 目的 2022年3月,上海爆发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micron变异毒株感染,经过分析探讨在发热门诊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就诊管理及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从而探讨护理人员正确的防护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
- 郭仁琳刘璐
- 关键词:护理防护
- 移动医疗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对于移动医疗模式(包括移动帐篷医院、一站式核酸采样帐篷及一站式核酸采样柜的使用)做出探索与实践。方法采用纸质问卷形式对受检者和员工进行移动医疗模式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受检者使用移动医疗模式前后对筛查门诊就诊环境接受度由55.6%升至65.4%,对候诊时长接受度由29.1%升至61.6%;员工使用移动医疗模式前后对筛查门诊工作环境接受度由0升至91.3%。结论移动医疗模式仍有探索空间,为后疫情时代的防控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参考。
- 陈兴屹谈志丽张锋镝屈莉红刘璐刘璐王怡菲王韬刘中民
- 关键词:灾难医学医疗救援
-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micron变异毒株的医院感染防控与护理防护措施的关系
- 目的 2022年3月,上海爆发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micron变异毒株感染,经过分析探讨在发热门诊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就诊管理及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从而探讨护理人员正确的防护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
- 郭仁琳刘璐
- 关键词:护理防护
- 上海地区乙型肝炎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索上海地区乙型肝炎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病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就诊于上海三家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浦东新区南华医院)的乙型肝炎患者917例。评估采用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ADS)及自编社会人口学问卷对患者实测。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焦虑和抑郁得分与患者人口学、社会经济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由HADS评估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87.6%和90.7%。乙型肝炎患者焦虑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年龄、家庭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有关(F值分别为3.518、6.416、3.322,P值均<0.05);抑郁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水平、职业和并发症有关(F=2.904、t=2.242、F=22.840、F=9.235、F=11.870、t=2.246,P值均<0.05)。更高教育程度、更高收入水平和单身状态是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更高收入水平和年纪增长与患者的焦虑明显相关(P值均<0.05)。结论目前上海地区乙型肝炎患者的精神状况不容乐观,其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这一结果也提醒医务工作者更应该关注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 马希权熊伍军刘璐王怡菲程婕张正霞赵慧屈莉红
- 关键词:焦虑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