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梅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预存式自体输血在心脏择期手术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预存式自体输血是对估计术中出血量较大需予输血的择期手术患者采用的一种输血方式。根据所需的预存血量不同,从择期手术前的1个月开始采血,每次可采300~400 ml,直到术前3d为止,采得的血液存储以备手术之需。
- 陈中梅武梦华
- 关键词:预存式自体输血心脏择期手术围术期血液指标
- 促红素α在择期手术患者预存式自体输血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促红素α在择期手术患者预存式自体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预存式自体输血的择期手术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所有患者于术前7 d和术前3 d分别采血400 ml,并于术中或术后回输给患者。观察组于术前10 d至术后第7 d隔日皮下注射促红素α150 U/(kg·d),对照组不注射促红素α。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液指标变化情况及自体血回输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1 h、术后第1、5天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比容(Hct),与第1次采血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5天RBC、Hb及Hc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自体血回输过程中无1例发生发热、过敏、溶血等不良反应,未发生血粘度增高、血栓等并发症,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促红素α可充分发挥预存式自体输血患者自身血液系统的储备与再生能力,有效促进患者红细胞的生成,明显改善采血后患者术中及术后的贫血状况。
- 武梦华陈中梅
- 关键词:择期手术预存式自体输血
- 氯胺酮麻醉前不同时间肌内注射阿托品对小儿呼吸道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氯胺酮麻醉前不同时间肌内注射阿托品对小儿呼吸道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10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50例)于氯胺酮麻醉前30~ 6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2 mg/kg),B组(50例)阿托品(0.02 mg/kg)与氯胺酮同时间肌内注射.两组患儿均于氯胺酮肌内注射2 ~4 min后入室准备手术,术中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呼吸道和肺部的听诊变化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 A组I级(即呼吸道未受影响)44例,Ⅱ级以上(即呼吸道受到不同程度影响)6例,阳性率为12% (6/50);B组Ⅰ级33例,Ⅱ级以上17例,阳性率为34% (17/50).两组患儿呼吸道受影响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氯胺酮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能有效降低氯胺酮对患儿呼吸道的影响,提高术中患儿的安全系数.
- 秦建生陈中梅胡丽敏
- 关键词:小儿氯胺酮阿托品呼吸道脉搏氧饱和度
- 不同输血策略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输血策略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3-2015-05住院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36例,年龄60~78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为Ⅰ~Ⅲ级。根据不同输血指征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17例(Hb〈100g/L输血)与限制性输血组119例(Hb〈80g/L输血)。比较2组性别比、年龄、体重、ASA分级、术前Hb等一般资料;观察2组输血前后Hb水平、术中羟乙基淀粉及红细胞输注量、术中低血压及住院时间;记录并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限制性输血组输血前后Hb水平、红细胞输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羟乙基淀粉输注量、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限制性输血组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肺栓塞、伤口感染、心力衰竭、脑梗死、病死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限制性输血策略可减少输血量,且不增加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不延长住院时间,对预后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 陈中梅
- 关键词:输血指征老年髋关节置换预后
- 不同晶体溶液在自体血液回收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患者自体血液回收中输注不同晶体溶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106例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106例患者分为醋酸组和乳酸组,奇数入醋酸组,偶数入乳酸组,每组53例,在自体血液回收时醋酸组应用醋酸林格氏液,对照组应用乳酸林格氏液。监测所有患者术前、自体血回输后2、24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FT),以及静脉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浓度(HGB)。观察2组患者术前失血量、术后回收血量及术中输血反应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h血乳酸水平、血小板计数(PLT)及肝功能(GTP)情况。结果:1106例急诊手术患者术中自体血均经血液回收机回收,回输后MAP比术前明显增高,HR比术前明显降低,CFT比术前明显缩短,而RBC、HGB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2 2组患者术前失血量、术后回收血量及术中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乳酸水平、PLT及G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醋酸组血乳酸水平、GPT术后24h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乳酸组术后24h比术前明显升高(P<0.01);醋酸组术后24h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1),与乳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血回收中应用醋酸林格氏液可改善血液质量,防止血乳酸水平明显升高,同时对血小板和GTP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武梦华陈中梅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自体血液回收醋酸林格氏液乳酸林格氏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