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涛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星状细胞
  • 3篇熊果酸
  • 3篇果酸
  • 3篇肝星状细胞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通路
  • 2篇肿瘤
  • 2篇活化
  • 2篇NADPH氧...
  • 1篇蛋白
  • 1篇性疾病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源
  • 1篇血小板源性
  • 1篇血小板源性生...
  • 1篇血小板源性生...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肌纤维母...

机构

  • 7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7篇陈涛
  • 4篇朱萱
  • 3篇黄雯
  • 3篇何文华
  • 3篇余珊珊
  • 3篇陈标
  • 3篇黄德强
  • 1篇刘伟鹏
  • 1篇李弼民
  • 1篇陈世彪
  • 1篇熊晶
  • 1篇赵黎丽
  • 1篇傅斌
  • 1篇刘添银
  • 1篇李冬水
  • 1篇王共先

传媒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无痛胃镜期间使用的正压通气面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痛胃镜期间使用的正压通气面罩,包括气囊和充气口,所述气囊的外表面右侧连接有充气口,所述气囊的顶端端面连接有罩体,所述罩体的顶端端面内侧连接有胃镜置入开口,所述胃镜置入开口的顶端端面连接有防护盖,所述...
孙增蓬陈世彪刘添银侯本超赵黎丽王羲凤张文远陶哲张平陈涛
文献传递
熊果酸对活化型肝星状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观察熊果酸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大鼠活化型肝星状细胞株(HSC-T6)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活化及下游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方法 取大鼠HSC-T6,分为空白对照组(不予处理)、熊果酸对照组(50 μmol/L)、PDGF组(10 μg/L)、熊果酸干预组(50 μ mol/L熊果酸+10μg/L PDGF)、二联苯碘干预组(20μmol/L二联苯碘+10 μg/L PDGF)、SB203580干预组(10 μmol/L SB203580+ 10 μg/LPDGF)、LY294002干预组(10 μmol/L LY294002+10 μg/L PDGF)、活性氧阳性对照组(5μg/mL活性氧试剂rosup).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除活性氧阳性对照组外的其余各组细胞中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膜蛋白NOX亚基p47phox(除外活性氧阳性对照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除外活性氧阳性对照组和SB203580干预组)、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除外活性氧阳性对照组和SB203580干预组)、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除外活性氧阳性对照组和LY294002干预组)的表达.采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和荧光酶标仪检测除SB203580干预组和LY294002干预组外的其余各组细胞内荧光强度.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 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PDGF组(3.74±0.32)高于空白对照组(1.00土0.00),熊果酸对照组(0.21±0.02)低于空白对照组,熊果酸干预组(1.02±0.12)、二联苯碘干预组(1.09±0.21)、SB203580干预组(1.18±0.27)、LY294002干预组(1.15±0.26)均低于PD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667、-4.501、-15.553、-15.154、-14.642、-14.813,P均<0.05).p47phox蛋白表达水平,PDGF组(1.98±0.53)高于空白对照组(1.00±0.00),熊果酸对照组(0.48±0.10)低于空白对照组,熊果酸干预组(0.95±0.26)、二联苯碘干预组(0.99±0.28)、SB203580干预组(0.93±0.31)、LY294002干预组(1.07±0.19)均低于PDG
黄雯何文华朱萱陈涛陈标余珊珊黄德强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熊果酸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NADPH氧化酶
熊果酸对肝星状细胞内AP-1、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明确NOX对血管紧张素II(AngⅡ)诱导的HSC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和核因子-κB(NF-κB)的调控作用及熊果酸(UA)干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培养激活的HSC-T6细胞株分为:AngⅡ组,给予AngⅡ(1μmol/L)刺激细胞;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各干预组分别给予UA(50μmol/L)、NOX抑制剂DPI(20μmol/L)预处理30 min,再加入AngⅡ处理不同时间。采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和荧光酶标仪检测其余各组细胞内荧光强度;用电泳迁移率(EMSA)测定细胞内AP-1、NF-κB的活性。结果 HSC-T6经药物作用30 min后,AngⅡ组DCF荧光强度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分别给予UA、DPI干预后细胞内DCF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AngⅡ组(P<0.05),AngⅡ+UA组与AngⅡ+DPI组相比较DCF荧光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用AngⅡ刺激HSC-T6细胞1 h后,AngⅡ组AP-1、NF-κB的活性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分别给予UA、DPI干预后,细胞内AP-1、NF-κB的活性均显著低于AngⅡ组;AngⅡ+UA组与AngⅡ+DPI组相比较AP-1、NF-κB的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NOX产生的ROS介导AngⅡ刺激HSC转录因子AP-1和NF-κB的活化,熊果酸通过抑制HSC内ROS的生成阻断AP-1、NF-κB的活化。
陈涛何文华黄雯余珊珊陈标黄德强李弼民朱萱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熊果酸激活蛋白-1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25在炎症性肠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IBD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便血、腹痛和体重减轻。目前认为IBD的发病机制有多重因素的参与,包括宿主的免疫反应、环境和遗传。
陈涛朱萱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白细胞介素-25慢性炎症性疾病体重减轻免疫反应IBD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PN)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RAPN或LPN的73例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RAPN组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48.6±13.7)岁,肿瘤最大径(2.9±0.9)cm;左侧13例,右侧16例;R.E.N.A.L.评分(9.2±1.0)分;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82.6±10.7)ml/(min·1.73 m^(2))。LPN组44例,男27例,女17例;年龄(50.1±12.3)岁;肿瘤最大径(2.9±0.9)cm;左侧24例,右侧20例;R.E.N.A.L.评分(9.1±1.3)分;术前eGFR(81.7±9.6)ml/(min·1.73 m^(2))。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eGFR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放及根治手术病例。RAPN组与LPN组手术时间[140(80,160)min与150(90,180)min,P=0.264]、术中出血量[150(100,200)ml与180(120,200)ml,P=0.576]及术后住院时间[(7.0±2.7)d与(7.4±2.1)d,P=0.4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APN组热缺血时间显著低于LPN组[(23.1±3.3)min与(27.6±4.7)min,P<0.001]。RAPN组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LPN组术后1例活动性出血,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切缘阳性病例。两组术后3个月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2±6.3)ml/(min·1.73 m^(2))与(70.5±7.6)ml/(min·1.73 m^(2)),P=0.117]。中位随访22.6(6.0~93.2)个月,两组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对于经验丰富的术者,RAPN和LPN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均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与LPN相比,RAPN可以降低完全内生型肾肿瘤的手术难度,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围术期疗效有一定的优势。
陈路遥熊思途邓文熊芸强陈涛詹祥鹏刘伟鹏曾瑾熊晶王共先傅斌
关键词:肾肿瘤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合并腺性膀胱炎1例报告
2023年
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合并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因肉眼血尿, 偶伴尿痛20余天入院。术前影像检查提示膀胱前壁占位性病变, 大小约7.7 cm×6.1 cm×4.4 cm, 考虑膀胱癌可能性大。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合并腺性膀胱炎。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膀胱间叶组织的真性肿瘤, 属于临床罕见病, 合并有腺性膀胱炎目前尚未见报道。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表现与膀胱恶性肿瘤难以鉴别, 易造成误诊, 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治疗方法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石水波陈涛李冬水
关键词:膀胱肿瘤腺性膀胱炎
熊果酸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肝星状细胞内NADPH氧化酶的活化及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熊果酸(U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引起肝星状细胞(HSC)NADPH氧化酶(NOX)激活及其下游的PI3K/Akt、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培养激活的HSC-T6细胞株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AngⅡ组,给予AngⅡ(1μmol/L)刺激细胞;各干预组分别给予UA(50μmol/L)、NOX抑制剂DPI(20μmol/L)、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10μmol/L)、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10μmol/L)预处理30 min,再加入AngⅡ处理不同时间。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膜上NOX亚基p47Phox蛋白、细胞总PI3K蛋白和磷酸化的Akt、P38MAPK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UA对AngⅡ诱导的Ⅰ型胶原表达,CCK-8比色法检测HSC-T6的增殖率。结果用AngⅡ处理15 min后,细胞膜上p47phox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给予UA及DPI进行干预后,细胞膜上p47phox蛋白的表达较AngⅡ组明显降低(P<0.05)。用AngⅡ处理30 min后,PI3K、p-Akt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分别给予UA、LY294002、DPI进行干预后,PI3K、p-Akt蛋白的表达较AngⅡ组均降低(P<0.05)。用AngⅡ处理30 min后,p-P38MAP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给予UA、SB203580、DPI干预后,p-P38MAPK蛋白的表达较AngⅡ组明显降低(P<0.05)。AngⅡ处理12 h后,Ⅰ型胶原的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给予UA、DPI、SB203580、LY294002干预后,Ⅰ型胶原的mRNA表达较AngⅡ组均明显降低(P<0.05)。AngⅡ刺激12、24、48 h后,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分别给予UA、DPI、SB203580、LY294002干预后,细胞增殖率均低于AngⅡ组(P<0.05)。结论 UA能够通过抑制NOX活化阻断AngⅡ在肝星状细胞内的信号转导,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
陈涛何文华朱萱黄雯余珊珊陈标黄德强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熊果酸NADPH氧化酶信号通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