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袖状切除在中央型肺癌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袖状切除在中央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8例中央型期肺癌患者,按手术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袖状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除胸管时间、胸液引流量远期疗效以术后卧床时间、(3年和5年)生存率、复发率及肺功能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拔除胸管时间、胸液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年和5年的生存率、复发率以及存活时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袖状切除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术后恢复快,能较好的保留患者的肺功能,且疗效与全肺切除术相当。
- 王坤孙涛王亮亮宋焕王伟骆红亮
- 关键词:肺肿瘤肺切除术袖状切除术
- 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VATS手术的合理化操作方案探讨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对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的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合理化操作方案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研究。亳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患者119例。分析患者基线资料、手术操作方案、手术情况资料、术后8 h疗效性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分析不同入路选择(单孔操作、双孔操作、三孔操作)、引流方式(单腔静脉引流、双腔气囊引流)、肺泡处理方式(肺泡切除、肺泡结扎)。结果不同入路分组中,单孔操作组和双孔操作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三孔操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双腔气囊引流组肺复张和住院时间短于单腔静脉引流组(P值均<0.05),单孔操作组、双孔操作组术后8 h的PaO_(2)、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均高于三孔操作组,单孔操作组、双孔操作组术后8 h的PaCO_(2)、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低于三孔操作组(P值均<0.05)。肺泡结扎组术后8 h的PaO_(2)、SGRQ评分均高于肺泡(叶)切除组,PaO_(2)(89.75±10.93)mmHg(1 mmHg=0.133 kPa)比(70.63±8.83)mmHg,SGRQ(46.42±3.38)分比(40.77±3.13)分,肺泡结扎组术后8 h的PaCO_(2)、VAS评分均低于肺泡(叶)切除组,PaCO_(2)(32.52±3.23)mmHg比(51.26±4.78)mmHg,VAS(3.07±0.77)分比(5.43±1.14)分(P值均<0.05);单腔静脉引流较双腔气囊引流以及肺泡(叶)切除较肺泡结扎并发症高,(χ^(2)值分别为19.611、4.933,P值均<0.05)。结论单孔操作、双孔操作的入路选择和双腔气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引流方式是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患者VATS手术中较合理的操作选择,术中尽可能避免肺泡切除和肺叶切除,行肺泡结扎术可改善临床预后。
- 孙涛王坤茹玉航王伟
- 关键词:气胸肺大疱胸腔镜引流术
-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分析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肺癌患者88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观察组使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 王伟王坤
-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肺癌安全性
- 血清肝素结合蛋白、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对肺癌电视胸腔镜术后肺部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对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术后肺部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肺癌患者VATS术后肺部细菌感染发生率;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细菌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18例)与对照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24 h血清HBP、CRP和PCT水平及变化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ROC)分析血清HBP、CRP和PCT水平变化率及三者联合预测肺癌患者VATS术后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肺癌患者VATS术后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率为17.14%(18/105);与术后即刻相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HBP、CRP和PCT水平均升高[感染组:(12.52±1.53)ng/ml vs.(8.16±1.25)ng/ml,t=9.363、P<0.001;(41.83±4.75)mg/ml vs.(21.68±2.18)mg/ml,t=16.357、P<0.001;(1.21±0.21)ng/ml vs.(0.32±0.04)ng/ml,t=17.663、P<0.001。对照组:(9.94±1.47)ng/ml vs.(7.91±1.17)ng/ml,t=10.078、P<0.001;(31.62±3.37)mg/ml vs.(21.27±2.02)mg/ml,t=24.571、P<0.001;(0.65±0.07)ng/ml vs.(0.34±0.06)ng/ml,t=31.363、P<0.001];且感染组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6.732、10.850、20.282,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至术后24 h感染组患者血清HBP[(53.43±6.82)vs.(25.66±4.51)%]、CRP[(92.94±8.73)%vs.(48.66±6.12)%]和PCT[(278.13±34.75)%vs.(91.18±10.36)%]变化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96、25.824、42.475,P均<0.001)。血清HBP、CRP、PCT变化率单独与联合预测肺癌患者VATS术后肺部细菌感染发生的ROC分析显示,血清HBP、CRP、PCT变化率预测肺癌患者VATS术后肺部细菌感染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32.93%、71.65%和128.75%;血清HBP、CRP、PCT三者水平变化率联合预测肺癌患者VATS术后肺部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高于血清HBP(AUC:0.689)、CRP(AUC:0.656)和PCT变化率(AUC:0.612)单独预测的AUC(Z=2.392、P=0.017,Z=2.601�
- 王伟王坤孙涛茹玉航刘晓
- 关键词: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肺癌肺部细菌感染
- ICU中脑血管意外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策研究
- 2021年
- 探讨ICU中脑血管意外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策与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与护理的脑血管意外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患者符合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92例患者,采用抛硬币的方式进行分组,两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一个月后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评分以及护理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U中脑血管意外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
- 王伟
-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