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焕
- 作品数:6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食管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喉返神经麻痹与肺炎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究食管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阐明术后发生肺炎与喉返神经麻痹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食管癌的老年患者2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微创切除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炎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患者术后发生肺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肺炎组平均年龄〔(68.24±4.75)岁〕显著大于非肺炎组〔(66.33±5.23)岁〕;肺炎组36.11%(13例)患者出现喉返神经麻痹,非肺炎组17.11%(38例)喉返神经麻痹,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清扫淋巴结野数为3的比例较非肺炎组显著增大〔22例(61.11%)vs 92例(41.44%),P=0.030〕。年龄、喉返神经麻痹均是影响术后肺炎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经微创切除术治疗后发生肺炎与喉返神经麻痹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预防患者术后喉返神经麻痹可能降低术后肺炎的发生率。
- 茹玉航王林宋焕
- 关键词:食道癌微创肺炎喉返神经
- 袖状切除在中央型肺癌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袖状切除在中央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8例中央型期肺癌患者,按手术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袖状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除胸管时间、胸液引流量远期疗效以术后卧床时间、(3年和5年)生存率、复发率及肺功能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拔除胸管时间、胸液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年和5年的生存率、复发率以及存活时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袖状切除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术后恢复快,能较好的保留患者的肺功能,且疗效与全肺切除术相当。
- 王坤孙涛王亮亮宋焕王伟骆红亮
- 关键词:肺肿瘤肺切除术袖状切除术
- 不同微创手术方案在肺癌患者中疗效对比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c-VATS)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采用c-VATS和VAMT手术治疗肺癌患者51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评估患者术后第1 d疼痛程度,分别在术前1 d以及术后1 d、3 d和5 d取静脉血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 c-VATS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以及置管时间均少于VAMT组患者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c-VATS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第1 d疼痛评分显著低于VAMT组(P<0.05)。c-VATS组患者术后1 d、3 d和5 d血清中CRP水平显著低于VAMT组(P<0.05)。c-VATS组和VAMT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7.41%和20.8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c-VATS组和VAMT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3.70%和4.17%,转移率分别为7.41%和12.50%,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和转移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VATS和VAMT手术治疗肺癌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c-VATS安全性优于VAMT手术。
- 杨友同吴喜燕王坤茹玉航宋焕
- 关键词:肺癌微创安全性
- 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单孔与双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应用对比研究被引量:38
- 2019年
- 目的比较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单孔与双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手术方式均为胸腔镜下微创操作,单孔组和双孔组各30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为11(5~105)ml,切割缝合器钉使用数量为(0.98±0.69个,术后胸腔引流量为105(15~465)ml,胸腔置管时间为(2.63±0.81)d,疼痛评分为(3.27±1.42)分,住院时间为(3.58±1.06)d,双孔组术中出血量为22(5~205)ml,切割缝合器钉使用数量为(0.70±0.61)个,术后胸腔引流量为320(30~1500)ml,胸腔置管时间为(4.35±2.54)d,疼痛评分为(4.93±1.55)分,住院时间为(4.82±2.87)d,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 宋焕王坤茹玉航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
-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大泡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大泡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的肺大泡患者进5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大泡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相对于常规开胸手术,具有疼痛小,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
- 宋焕邓林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常规开胸手术肺大泡
- 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Lp-PLA2、CYfra21-1、VEGF-C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肺癌患者10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均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手术前后血清Lp-PLA2、CYfra21-1、VEGF-C水平。随访1年,统计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前后血清Lp-PLA2、CYfra21-1、VEGF-C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各指标与预后的关系,以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Lp-PLA2、CYfra21-1、VEGF-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 d血清Lp-PLA2、CYfra21-1、VEGF-C低于术前,且呈逐渐降低趋势,且低于死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患者与死亡患者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脉管侵犯、淋巴管侵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术后7、30 d血清Lp-PLA2、CYfra21-1、VEGF-C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术后7、30 d血清Lp-PLA、CYfra21-1、VEGF-C高水平患者1年生存率低于低水平患者(P<0.05)。结论血清Lp-PLA2、CYfra21-1、VEGF-C在肺癌患者术前呈高水平状态,术后呈逐渐降低趋势,与预后密切相关,有助于为临床预测生存状况提供可靠信息。
- 茹玉航王林宋焕
- 关键词:手术LP-PLA2CYFRA21-1VEG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