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娉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克尔凯郭尔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与存在主义的开启被引量:1
- 2015年
- 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是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产生的,他对黑格尔哲学的体系、方法、历史哲学与宗教哲学等给予了彻底批判与颠覆,表达了对黑格尔哲学思辨抽象与忽视个人的不满。作为对黑格尔的反叛,克尔凯郭尔将哲学思考的重心转移到了对单个的人、对个体生命的体悟和沉思,开启了在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存在主义之先河。研究克尔凯郭尔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能够使我们在一个更宽广的视野中把握黑格尔哲学的遗产以及存在主义的产生。
- 李娉
- 关键词:克尔凯郭尔黑格尔哲学体系历史哲学宗教哲学
- 葛兰西对福特制资本主义的批判述评
- 2018年
- 葛兰西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是福特制资本主义。他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泰勒制劳动方式、性与现代生产三方面对福特制资本主义给予了批判性研究。葛兰西既看到了福特制资本主义社会对人尤其是对工人阶级的压迫和摧残,又肯定了其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正是基于对福特制资本主义的考察,葛兰西才提出了霸权理论、阵地战思想等新的理论话语和实践策略。
- 李娉
- 关键词:福特主义泰勒制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其战略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小康社会到实现总体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党的政策的一贯性与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摸索、不断反思、不断前进的发展历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全面",核心在于"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彰显改革开放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李娉
- 关键词:小康社会
- 哲学创作与接受的复杂性——以马克思和克尔凯郭尔的比较为例
- 2023年
- 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身处相同的时代、面对相同的理论前提,却形成了两种迥异的哲学风格和哲学形态。他们的哲学创作既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气质和风格,又体现了伟大哲人的一些共同精神和品质,凸显了哲学创作的复杂性。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的哲学都被后世所广泛接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在被接受和发挥影响的过程和方式上又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凸显了哲学接受的复杂性。这启发我们应当正确对待哲学创作与接受的复杂性:一要尊重哲学创作的多样性,鼓励个性化的哲学创作;二要充分重视主体的作用,看到哲学创作的艰难;三要保持哲学接受的开放性,客观理性地对待不同哲学;四要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为哲学创作与接受提供有利土壤。
- 李娉
- 关键词:克尔凯郭尔
- “现实的个人”与“孤独的个体”——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对人的不同思考被引量:3
- 2015年
- 在19世纪中叶旧欧洲解体与黑格尔哲学瓦解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都对人的存在做出了新的思考,但是他们的致思路向却迥然有别。马克思主要从实践活动、社会关系、历史条件出发观照"现实的个人",突出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克尔凯郭尔则从个体生存的精神状态、非理性情绪出发观照"孤独的个体",突出人的个体性、主观性。这两种不同的思考角度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补和相互借鉴。
- 李娉
- 关键词:社会性历史性个体性主观性
- “利以养体、义以养心”在新时代的诠释与践行
- 2022年
- 汉代董仲舒的"利以养体、义以养心"义利观对我们当前正确看待义利关系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利是人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义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之一,也是判断一个国家善政良治的重要准绳。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和加强正确义利观的教育,以义规范利,以利滋养义,最终实现"义利两养"。
- 李娉
- 以赛亚·伯林对马克思的批评及其局限
- 2024年
- 作为20世纪西方自由主义最具影响力的捍卫者和复兴者,以赛亚·伯林在其学术生涯中对马克思既给予了充分关注,又做出了激烈批评。在人格上,伯林把马克思刻画成一个令人生畏的“复仇者”形象;在理论建构上,伯林把马克思描绘成一个“历史先知”的形象;在理论后果上,伯林把马克思描述为一个“极权者”形象。伯林对马克思人格的刻画并不完整真实,对马克思理论体系的理解存在错误偏差,对马克思理论后果的评价充满偏见与不公。同时,伯林的批评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启发我们要审慎对待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要在承认消极自由的基础上追求积极自由、要重视个体责任和自由选择。
- 李娉
- 新时代“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与现实被引量:2
- 2020年
- 马克思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的不自由、不全面,进而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论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所应达到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和对人的终极关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既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伟大理想,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提高主体自身的发展自觉性,为在现阶段不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努力。
- 李娉
- 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历史观之比较
- 2016年
- 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从批判黑格尔历史哲学出发,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观。马克思坚信历史的规律性、必然性与进步性,提出唯物史观破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将人的解放与历史进程统一起来。克尔凯郭尔则反对历史的规律性、必然性与进步性。他将目光紧紧聚焦在个体身上,割断了个体自由与历史进程的关系,认为个人自由取决于个体自身的选择与行动。这两种对待历史的态度和立场都各有其优势与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互补性,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对历史的认识。
- 李娉
- 关键词:克尔凯郭尔黑格尔历史观
- 新发展理念与人的全面发展被引量:4
- 2019年
-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和对人的终极关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过程。在当前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为破解当前的发展难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理念上的创新和实践上的指引。其中创新发展是第一动力,协调发展是基本准则,绿色发展是必要前提,开放发展是重要条件,共享发展是根本保障。这五点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 李娉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