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志刚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磨损
  • 3篇磨损行为
  • 2篇氧化物
  • 1篇镀铝
  • 1篇碳钢
  • 1篇涂层
  • 1篇退火
  • 1篇热浸
  • 1篇热浸镀
  • 1篇热浸镀铝
  • 1篇热浸镀铝钢
  • 1篇钛合金
  • 1篇铝涂层
  • 1篇浸镀
  • 1篇扩散退火
  • 1篇合金
  • 1篇干滑动
  • 1篇H13钢

机构

  • 3篇江苏大学
  • 1篇盐城工学院

作者

  • 3篇王树奇
  • 3篇赵志刚
  • 2篇周银
  • 2篇张秋阳
  • 1篇杨子润
  • 1篇孙瑜
  • 1篇徐垚

传媒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钢铁钒钛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载荷作用下H13钢磨损行为的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利用销盘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H13钢在25、200、400℃,载荷分别为150、200、250 N下的干滑动磨损行为。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环境温度下,磨损率均随载荷的升高而增大。150N时,25、200℃时的磨损率基本相同。25℃,150、200 N时,磨损机制主要以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250 N时出现氧化层,磨损机制为塑性挤出、粘着和氧化物层的剥落磨损。200℃时,磨损率增长的幅度较25℃有所增加。150 N时,磨损机制主要为氧化轻微磨损,同时伴随着磨粒和粘着磨损,200、250 N的磨损机制主要为塑性挤出和氧化物层的剥落磨损。400℃时,载荷150 N时的磨损率较低,磨损表面有氧化层生成且出现较深的犁沟,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和氧化物层的剥落磨损;载荷超过150 N时,磨损率迅速升高,磨损机制发生转变,向严重磨损转变,主要为塑性挤出磨损和氧化物层的剥落磨损。
赵志刚王树奇张秋阳廖远禄
关键词:H13钢磨损行为氧化物
钛合金与钢的干滑动磨损行为对比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高温磨损试验机对TC11合金和H13钢进行了各种温度和载荷下的磨损试验,对比研究了它们的磨损行为。研究发现,随温度和载荷的变化,TC11合金和H13钢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磨损行为。随着温度升高,TC11合金的磨损率在200℃时增加,然后大幅度降低,在400~600℃达到最低值。而H13钢的磨损率先降低,在200℃达到最低值,随后显著增加,在400~600℃出现从轻微至严重磨损的转变。其行为差异是由于氧化物的保护作用和两种材料热软化抗力的不同而引起的。
孙瑜赵志刚周银杨子润王树奇
关键词:钛合金磨损行为
碳钢热浸镀铝涂层的磨损性能被引量:4
2014年
研究了扩散退火对碳钢热浸镀铝镀层微观组织的影响,特别是在1000℃扩散退火后镀铝钢的磨损性能,并探讨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低于900℃的温度下扩散退火后的镀层均含脆性相Fe2Al5,在1000℃退火后的镀层其物相全部转化为韧性相FeAl和Fe3Al,且与基体具有良好的冶金结合。随着温度从室温升高到200和400℃,磨损率显著下降,达到一个极低的水平。在室温下镀铝钢的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加快速升高;在200℃磨损率几乎不随载荷变化,平均磨损率为4.2×10-6mg/mm;在400℃、载荷50-200 N条件下磨损率略低于200℃对应载荷下的磨损率,但在250N时磨损率快速升高。这表明,镀铝钢在200-400℃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其高耐磨性源于在磨面形成了厚度为1-2μm、含大量Al2O3和Fe2O3及少量W、Mo的氧化物的摩擦氧化层,主要磨损机制为氧化轻微磨损。但是当载荷达250 N时摩擦层因不稳定而剥落,导致镀层剥落,使基体发生塑性挤出。
廖远禄张秋阳周银赵志刚徐垚王树奇
关键词:热浸镀铝钢扩散退火磨损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