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兰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麻醉
  • 4篇手术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瑞芬太尼
  • 2篇芬太尼
  • 2篇丙泊酚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低浓度
  • 1篇地氟醚
  • 1篇心肺
  • 1篇心肺脑
  • 1篇心肺脑复苏
  • 1篇心跳
  • 1篇心跳骤停
  • 1篇异氟醚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硬膜外麻醉

机构

  • 9篇甘肃省妇幼保...
  • 2篇甘肃省肿瘤医...

作者

  • 9篇张晓兰
  • 3篇范坤
  • 3篇薛兴
  • 2篇秦玫
  • 2篇马静
  • 1篇顾琦
  • 1篇杜丽芳

传媒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丙泊酚对大鼠大脑睡眠-觉醒相关核团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研究丙泊酚对大鼠大脑睡眠-觉醒相关核团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丙泊酚诱导睡眠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睡眠组(A组)、生理觉醒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丙泊酚组(D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睡眠-觉醒相关核团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腹外侧视前区(VLPO)的c-fos免疫阳性反应神经fos-IR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节乳头体核区(TMN)、穹窿周核区(PeF)和外侧下丘脑区(LH)的fos-IR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B组比较,D组VLPO区fos-IR表达明显增加,TMN、PeF和LH区fos-IR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C组比较,D组VLPO区fos-IR表达明显增加(P<0.01);TMN、PeF和LH区fos-IR表达明显减少(P<0.01)。四组黑质致密部(SNC)区均无fos-IR表达。结论丙泊酚可能通过兴奋睡眠相关核团VLPO区GABA能神经元及抑制觉醒相关核团神经元调节睡眠-觉醒。
薛兴范坤张晓兰
关键词:睡眠-觉醒C-FOS蛋白丙泊酚
低浓度氯普鲁卡因用于婴幼儿骶管麻醉的临床观察
2008年
氯普鲁卡因作为一种酯类麻醉药,因具有起效快、效能高、毒性低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在婴幼儿中的应用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20例婴幼儿患者行骶管麻醉时应用氯普鲁卡因并进行临床效果的观察,旨在讨论氯普鲁卡因在婴幼儿骶管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问题。
张晓兰
关键词:低浓度氯普鲁卡因婴幼儿骶管麻醉
术前禁食禁饮时限对妇科手术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2种不同的禁食禁饮方法对妇科择期手术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探讨新禁食禁饮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0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采取新禁食禁饮方案(术前禁食6小时,禁饮2小时),对照组采取传统禁食禁饮方案(术前禁食禁饮≥12小时),分别记录2组基础和术中(30分钟)的钾、钠、氯离子浓度,pH值,血糖值,并记录2组饥饿、焦虑程度及术中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pH值,钾、钠、氯离子浓度变化,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前30分钟血糖值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焦虑、饥饿、口渴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手术中均无误吸发生。结论新禁食禁饮方案明显降低术前低血糖发生率,并增加患者舒适度,且不会引起离子浓度和pH值的急剧变化,也不会增高术中误吸发生率,较传统禁食禁饮方案更为合理。
张晓兰
关键词:术前妇科手术
地氟醚与异氟醚用于“深麻醉”下拔管效应的比较被引量:6
2003年
张晓兰马静
关键词:地氟醚异氟醚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2008年
①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②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需行宫腔镜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39例和芬太尼(F)组39例。全程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术中呼吸抑制发生情况、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和麻醉效果。③结果两组麻醉期间HR、MAP较术前下降幅度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2与术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术毕苏醒时间短于F组、丙泊酚用量少于F组、麻醉效果优于F组(P<0.05)。R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F组(P<0.05)。④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苏醒迅速。但应须注意其对呼吸的抑制作用。
张晓兰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麻醉芬太尼丙泊酚瑞芬太尼
从3例呼吸、心跳骤停外籍患者的成功抢救浅谈简陋条件下的心肺脑复苏
2007年
笔者随第14批援外医疗队在马达加斯加工作期间,成功抢救过几位因全脊麻或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现报告如下。
张晓兰
关键词:呼吸骤停心跳骤停外籍患者成功抢救心肺脑复苏
小剂量氯胺酮预先静脉注射对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手术寒战的防治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预先静脉注射对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手术患者寒战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拟在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30例)、低剂量氯胺酮组(30例)、高剂量氯胺酮组(30例),手术消毒前对照组经静脉注入3 ml 0.9%氯化钠,低剂量氯胺酮组经静脉注入0.25 mg/kg(3 ml)氯胺酮,高剂量氯胺酮组经静脉注入0.50 mg/kg(3 ml)氯胺酮.分别记录麻醉前、麻醉后15 min、麻醉后30 min、术后1h的寒战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麻醉后15 min、30 min及术后1h平均动脉压(MAP)[(62±10)、(58±8)、(61±11) 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低于高剂量氯胺酮组[(78±12)、(82±8)、(76±11) mm Hg]和低剂量氯胺酮组[(72±10)、(76±6)、(80±7)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氯胺酮组和低剂量氯胺酮组无一例需要治疗的寒战发生.低剂量氯胺酮组幻觉和眼球震颤的发生率[0、6.7%(2/30)]低于高剂量氯胺酮组[20.0%(6/30)、50.0% (1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0.25 mg/kg)对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手术寒战的发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薛兴杜丽芳秦玫范坤张晓兰
关键词:氯胺酮寒战
瑞芬太尼泵注合并喉罩通气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泵注合并喉罩通气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8月40例ASAⅠ-Ⅱ级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分为瑞芬太尼组(20例)和芬太尼组(20例),诱导满意后置入喉罩,术中两组均吸入1.0%异氟烷,瑞芬太尼组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1~0.25μg/(min·kg)和丙泊酚40—60肛g/(min·kg)维持麻醉,芬太尼组持续泵入丙泊酚40—60μg/(min·kg),切皮前静脉缓慢注射芬太尼2μg/kg。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喉罩置人后2min(T2)、放气后(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术毕拔出喉罩时间、复苏时间。结果2组麻醉诱导后MAP均下降,芬太尼组更加明显(P〈0.05)。瑞芬太尼组喉罩拔出时间和复苏时间[(6.3±2.2)、(14.5±5.4)min]明显短于芬太尼组[(12.5±4.2)、(20.4±6.4)min](t=-8.662、-5.382,P=0.000、0.000)。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泵注合并喉罩通气进行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不但可以缩短复苏时间,而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麻醉方式。
薛兴顾琦秦玫范坤张晓兰
关键词:瑞芬太尼腹腔镜高位结扎喉罩
0.375%罗哌卡因用于乳腺手术的硬膜外麻醉体会
2002年
马静张晓兰
关键词:罗哌卡因乳腺手术硬膜外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