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良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当下
  • 1篇戏剧
  • 1篇戏剧教育
  • 1篇小说
  • 1篇教育
  • 1篇笔记
  • 1篇笔记小说
  • 1篇《北洋画报》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吴民
  • 2篇石良

传媒

  • 2篇戏剧文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笔记小说中的戏曲原型演绎及其对当下的启示
2014年
笔记小说作为传统文学体裁之一途,以随笔、杂录、闲话等灵活的艺术形式,对人、事、情感等内容进行精微而本真的描画。这些内容常常成为后世戏曲之原型,推动了民族戏曲剧目体系的完善。笔记小说中的戏曲原型在其往戏曲艺术演绎的过程中,承继了笔记小说本真、率性、真情、奇趣、闹热等朴素因子,同时结合民间说唱、话本、传奇等艺术形式同一题材的民间性审美因子和伦理道德取向,渐次转化为具有深厚观众基础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因子极为丰富的戏曲艺术题材。这些驳杂的戏曲艺术题材经过戏曲规整,完善的艺术形式的演绎,遂成为历代戏曲名篇。当下戏曲艺术发展的最大问题即是剧目匮乏的问题,能否透过笔记小说戏曲原型的演绎之路探索戏曲剧目题材的来源,尤其是抓住其中由艺术创作主体的"情志",掺杂民间审美与道德信仰因子,以鲜活精微的艺术形式进行表达这一条戏曲原型演绎的精神脉络,是今天戏曲剧目体系重获繁兴不得不研究的课题。这也正是此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吴民石良
关键词:笔记小说
我们今天怎样教戏剧——《北洋画报》关于中华戏专资料的现代启示
2015年
《北洋画报》作为民国时期天津地区的重要消闲类报纸,其《戏剧专刊》中包含丰富的戏剧史料,由于该报处于津门,地理位置独特,南北名伶往往皆至此演出;其中,尤以北平、上海的名伶居多。除名伶外,北平、上海等南北票友,学生演艺人员也常至津门演出。《北洋画报》对民国戏剧教育传承多有记载,这些记载往往着眼于舞台演出,以具体演出及其接受为线索予以品评和推介,因而具有更为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今天的戏剧教育提供了鲜活的、可资借鉴的宝贵材料。其中,戏剧教育的宗旨与意义,戏剧演员的修养和功夫,学生演员的实践及推广,社会各方的支持与鼓励,是《北洋画报》中华戏专史料所反复强调的,此文即对该部分史料进行符合学理之分析阐述,以期为当下戏剧教育传承提供帮助。
吴民石良
关键词:《北洋画报》戏剧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