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杰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层
  • 3篇地层学
  • 2篇地层学研究
  • 2篇钻孔
  • 2篇环境磁学
  • 2篇磁化率
  • 2篇磁性
  • 2篇磁性地层
  • 2篇磁性地层学
  • 1篇地磁
  • 1篇地磁场
  • 1篇地磁场长期变...
  • 1篇地球
  • 1篇地球磁场
  • 1篇用户
  • 1篇早全新世
  • 1篇身高
  • 1篇盛冰期
  • 1篇视力
  • 1篇视力检查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作者

  • 7篇彭杰
  • 4篇杨小强
  • 3篇刘春莲
  • 1篇刘青松
  • 1篇张伙带
  • 1篇赖剑煌
  • 1篇黄文娅
  • 1篇刘坚
  • 1篇刘晓
  • 1篇强小科
  • 1篇苏志华
  • 1篇李牛
  • 1篇丁洁莹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中山大学研究...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磁化率等环境磁学及应用介绍被引量:2
2015年
环境磁学作为一门综合了岩石磁学、沉积学、环境学的交叉学科,随着人们对古环境、古气候变化规律和现代环境学的重视而越来越普遍和快速地发展。环境磁学严格来说分为环境地磁学和环境矿物磁学。前者主要是根据古地磁长期变化进行地层对比、定年以及全球尺度环境变化的研究,而后者是通过对地层中载磁矿物磁性参数(包括磁化率、等温剩磁、非磁滞剩磁)的变化分析来研究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的气候和环境信息,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当今城市土壤环境监测。
彭杰
关键词:环境磁学磁化率
钱塘江河口周边钻孔磁性地层学研究及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沉积历史和特征,是揭示我国东部沿海区域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与地理格局形成过程的重要窗口.本文基于磁性地层学方法,结合AMS14 C和光释光测年数据以及该地区硬质黏土标志层,对分布于钱塘江河口两侧的五个钻孔建立年代地层框架.结果表明,除河口北部一个钻孔底部年龄至高斯正极性期外,其余钻孔显示南部地区约200ka BP以来才开始沉积,最南端晚至约60ka BP.与该地区已有钻孔磁性地层学资料进行对比,认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沉积年龄超过百万年和"北厚南薄、东厚西薄"的特征,主要是受早期区域构造背景的影响,而长江三角洲大范围的沉积发生自约200ka BP以来,受构造缓慢沉降和海平面变化控制的细颗粒(黏土-粉砂粒级)从晚更新世才开始沉积,约60ka BP以后扩大至整个三角洲区域.
彭杰杨小强强小科刘春莲李剑林清龙翁元忠周绮娴丁洁莹
关键词:磁性地层学沉积历史
晚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长尺度气候干旱事件——来自沉积物环境磁学的记录被引量:2
2016年
选择位于长江三角洲南部区域的3个钻孔CSB4、CSB6和CSB8,开展环境磁学方面的研究,以揭示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记录的显著气候事件。结果显示:3个钻孔都存在明显的S300低值区域,其变化规律为当S300为低值时,磁化率、ARM和SIRM的值较低,而IRMAF80m T/SIRM和ARM/SIRM的比值相对较高,表明磁性矿物浓度降低、粒度变细。同时S300低值区域沉积物以黄色粉砂质黏土为主,含铁锰质结核。IRM获得曲线定量分析结果揭示:沉积物中赤铁矿等高矫顽力组分的含量相对增加,指示长江三角洲区域3次显著的干旱气候事件。在磁性地层及其AMS 14C、光释光测年基础上,推断3次干旱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别为163―121 ka B.P.(事件I)、57―42 ka B.P.(事件Ⅱ)和14―10 ka B.P.(事件Ⅲ),对应海平面相对较低时期,季风减弱,降水减少,气候干旱,形成以氧化作用为主的环境。
周绮娴杨小强李剑林清龙彭杰翁元忠丁洁荧刘春莲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环境磁学干旱事件季风晚更新世
杭州湾地区钻孔磁性地层学研究
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基底分布的差异性和沉降不均衡性,导致地层发育特征因地而异.杭州湾为浙江省最大河流-钱塘江向东注入东海的漏斗状河口湾,该地区西部和南部为山丘,东部和北部为冲积平原,地形空间差异较大.因此,研究其南北部地区...
彭杰杨小强刘春莲林清龙刘也博
关键词:磁性地层学钻孔沉积物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Kinect的自助体检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Kinect的自助体检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Kinect设备、计算机和同步显示设备,Kinect设备用于获取体检用户的RGB图像和人体骨骼信息,并传送至计算机,计算机包括视力检查模块、辨色力检查模块、...
赖剑煌刘晓彭杰
文献传递
南海北部约17cal.ka以来地磁场长期变记录被引量:3
2016年
近些年来地磁场长期变(PSV)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不但为探索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也为千年至万年时间尺度沉积地层的精细对比和定年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但是在众多的资料当中,末次盛冰期至全新世早期这一段时期内可靠的高分辨率古地磁场记录相对较少。本文以南海北部钻孔ZSQD2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重建古地磁场方向和相对强度的变化,补充该时期内地磁场变化的记录。浮游有孔虫的AMS 14C定年结果表明约190cm钻孔沉积物年龄在约4~17cal.ka之间,岩石磁学和环境磁学实验证明沉积物中主要控磁矿物为软磁组分,如磁铁矿类矿物,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浓度、粒度和类型的变化较为单一,适合进行古地磁方向,尤其是相对强度的研究。该段时期内,地磁场的倾角和偏角均存在多次峰、谷变化,其中在约12.4~13.4cal.ka之间发生明显的地磁场异常,指示了“哥德堡地磁漂移(Gothenburg Excursion)”的存在,持续时间大约1ka。在该漂移发生之前,地磁场强度先开始衰减,相对强度的低值发生在约13.2~15.0cal.ka之间,早于古地磁场方向异常约1.6ka。
杨小强翁元忠周绮娴彭杰刘青松李牛张伙带刘坚
关键词:南海北部
珠江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升降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被引量:7
2014年
高频海平面的波动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由于区域海平面升降指标、构造沉降、降雨和沉积物年代等诸多因素的困扰,长期难以达到统一的认识,影响全球变化的2个重要因子---海平面升降和气候变化之间驱动与响应机制的讨论。以珠江三角洲3个代表性钻孔为例,基于旋回沉积学和磁化率值大小变化地层对比的基础上,以S X97钻孔记录的地磁倾角变化与从亚洲其它湖泊重建的地球磁场长期变化曲线相对比,确定沉积物的年代学框架。进而以环境磁学参数χARM/SIRM为高频海平面波动的替代性指标,讨论珠江三角洲百年-千年尺度海平面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的初次海侵发生在约9.2 ka BP,在9.1~7.7 ka BP 和4.0~3.2 ka BP分别存在2个高海平面阶段,几次显著的低海平面时期,如1.2~1.5,3~3.2,4.0~4.75,5.25~5.75,6.2~6.3和7.25~7.75 ka BP与全球变冷事件或东亚夏季风的减弱相一致,说明在全球尺度,高频海平面的波动与全球气候的变化存在同步响应的特征。
彭杰杨小强黄文娅苏志华
关键词:全球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