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元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理学院临床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离及其体外原代培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方法在原有肾小管细胞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采用机械研磨过筛、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出肾小管节段,在DMEM/F12[含5%胎牛血清(FBS)和胰岛素-转铁蛋白-硒]培养基中培养,并进行ZO-1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细胞培养至第3天完全贴壁,为多边鹅卵石样;免疫荧光染色显示90%以上的细胞为ZO-1表达阳性。结论采用机械研磨过筛、Ⅰ型胶原酶消化、DMEM/F12(含5%FBS和胰岛素-转铁蛋白-硒)培养基中培养的方法可以获得纯度达90%以上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满足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研究。
- 张元元郭艳王光明
- 关键词:肾小管细胞学上皮细胞细胞学原代培养
- 内科学双语教学探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在高校临床医学院开展内科学双语课教学的必要性、方法、措施等。方法:采用在临床本科班进行内科学双语教学的模式进行内科学的教学,并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临床本科内科学双语教学模式、方法及措施。结果:56%的学生认为开设内科学双语课教学是有必要的,只有21%认为无必要,23%无所谓。双语教学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结论:在高校临床医学院开展内科学双语课教学,是必然趋势、势在必行、是可行的。这是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医学教育改革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我们现代医学生的培养。
- 郭艳尹雪艳张元元李永平何敏华孙曙光
- 关键词:临床本科内科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 整合素α_v、α_4、β_3、β_1在不同发育时期小鼠胚卵中的表达
- 2013年
- 目的:观察小鼠受精后1~4d胚卵(原核期、2-细胞期、4~8-细胞期、胚泡期)整合素αv、α4、β3、β1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妊娠1~4d小鼠胚卵整合素αv、α4、β3、β1的表达。结果:整合素αv、α4、β3、β1在小鼠妊娠1~4d的胚卵上均有表达,表达强弱不等。整合素αv、α4、β3在受精后第2日表达最强,整合素β1在受精后第3日表达最强;整合素αv。在受精后第4日和αv、β3、β1在受精后第1日表达最弱。结论:妊娠1~4d小鼠胚卵持续表达整合素αv、α4、β3、β1,提示它们可能与小鼠胚卵在输卵管中的运输有关。
- 张元元李英吕丹瑜王光明
- 关键词:整合素小鼠免疫组织化学
- 神经元特异的抗原NeuN与Fox3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12年
- NeuN作为神经元的标志,是一种神经组织特异的蛋白,可能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和功能,但是其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清楚。目前Neun在神经系统发育、病理诊断以及神经元退化、坏死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最近在免疫组化、基因沉默等研究中发现,Neun与Fox3基本重合,因此认为NeuN属于Fox1基因家族,命名为Fox3。
- 张元元王光明
- 关键词:NEUN
- HCY-2在正常人胚呼吸系统中的表达
- 2015年
-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基因(HCY-2)在发育不同时期的正常人胚气管和肺中的表达,揭示HCY-2基因在呼吸系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取正常人胚气管和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气管和肺内HCY-2表达变化进行分析。结果:HCY-2在人胚气管和肺发育的整个时期均表达,其表达部位主要在气管及其各级支气管的上皮和气管腺腺细胞内。结论:HCY-2表达蛋白可能与人胚气管及肺的发育密切相关。
- 张元元李耀康王光明
- 关键词:气管人胚
- 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综述哮喘气道重塑的调控机制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光盘检索有关文献,归纳综合整理。结果:早期吸入激素可以影响气道重塑的发生,联合β鄄2激动剂及中医药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气道重塑的有效治疗应该是直接作用于与重塑发生有关的各个环节的新疗法。结论: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特征。
- 张元元陆党芝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
-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对12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2例病例中5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5例误诊为消化道出血,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误诊为急性腹膜炎。确诊后按过敏性紫癜治疗,12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不明原因的急性腹痛要考虑过敏性紫癜而进行详细病史询问、仔细查体及作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提高确诊率并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
- 李凤贤张元元
- 关键词:成人紫癜腹痛误诊
- PPARα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初探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PPARα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方法:C57BL/6J经口给予非诺贝特或者Wy14643,连续7 d,取脾脏,同时取BALB/c小鼠的脾脏,分离脾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经过非诺贝特或者Wy14643处理的小鼠,其脾细胞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表现为无应答。结论:非诺贝特或者Wy14643激活的PPARα具有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作用。
- 张元元李耀康王敏尹红春王光明
- 关键词:器官移植PPARΑ非诺贝特WY14643
- 整合素α_v和β_3在小鼠胚胎着床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整合素亚单位αv和β3在小鼠不同时期子宫内膜和孕早期人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讨整合素αv和β3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方法取小鼠月经周期和妊娠1~4.5 d的子宫及孕早期经人工流产得到的人子宫内膜,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在小鼠妊娠第4天,经子宫角注射5μL整合素αv和β3抗体原液(每侧),第16天处死小鼠,统计子宫中胚胎数和卵巢中黄体数,计算着床率。结果整合素αv、β3在小鼠子宫和人孕早期的子宫中均有表达,在小鼠其表达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上皮和子宫腺上皮,表达强弱不等;而在人子宫中期表达主要分布在蜕膜细胞上;整合素αv和β3抗体子宫角注射后小鼠胚胎着床率明显下降。结论整合素αv和β3可能与受精卵在输卵管中的趋化运动有关,推测其参与胚卵对母体子宫内膜的识别以及胚卵在输卵管中向子宫运动以及维持胚胎的着床状态。
- 张元元王光明
- 关键词:整合素月经周期子宫内膜
- PPARα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
- 2015年
- 器官移植是治疗器官终末期疾病的主要方法,而移植排斥是移植物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均参与了移植排斥反应。长途/白细胞介素1受体结构域含适配器蛋白诱导干扰素(toll/interleukin-1receptor domain-containing adaptor-protein inducing interferon,TRIF)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先天性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中具有桥梁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α具有抑制免疫反应和调节免疫偏移及抑制TRIF和MyD88表达的作用,因此,PPARα可能在诱导移植耐受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张元元王光明
- 关键词:器官移植移植物排斥髓样分化因子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