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贺
- 作品数:32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变刚度弹性轴微颗粒嵌入与阻塞的机理分析与实验研究
- 2023年
- 为提高柔性机器人承载能力,结合微颗粒嵌入和阻塞原理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正压驱动的变刚度弹性轴,分析其变刚度机理,设计并制造了变刚度弹性轴样机,搭建了变刚度弹性轴实验平台通过实验分析不同因素对弹性轴刚度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弹性轴自由状态,弹性轴充入压力越大,其刚度越大;弹性轴充入压力一定时,随着位移的增加,刚度的增量逐渐减少;金属螺旋管内侧间隙越大弹性轴刚度越强;填充颗粒种类对弹性轴刚度有影响;颗粒大小对弹性轴刚度有影响,且颗粒越小弹性轴刚度越大。当弹性轴完全伸长填充物为直径1.2 mm白刚玉时,变刚度效果最好可提高56.1倍。可为变刚度柔性机器人设计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 许文智耿德旭王霞彭贺
- 关键词:变刚度
- 气动旋伸型柔性关节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旋伸型柔性关节,包括约束元件、骨架、气囊、圆柱螺旋弹簧、上端盖、下端盖、上封头、下封头、流体入口,在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设有若干个约束元件,所述若干个约束元件同轴串联密排形成柱状结构,在柱状结构内部...
- 耿德旭张金涛赵云伟彭贺史校
- 文献传递
- 连续型螺旋嵌套约束气动变刚度柔性臂
- 一种连续型螺旋嵌套约束气动变刚度柔性臂由螺钉、上密封端盖、上堵头、内气囊、下堵头、外气囊、填充物、连续型螺旋约束环、下密封端盖、气管接头组成,三组内气囊成120°并联分布,上堵头、下堵头分别与内气囊两端固定连接,内气囊外...
- 许文智彭贺耿德旭王霞赵云伟梁正
- 文献传递
- 变刚度弹性轴的设计与实验分析
- 2023年
- 气动柔性关节具有灵活、柔顺以及人机交互安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农业、医疗和环境探测等各个领域。目前,气动柔性关节的刚度不足,驱动能力弱。文章基于颗粒干扰原理提出一种变刚度弹性轴,建立了变刚度弹性轴的数学模型,分析出弹性轴刚度与气压值的关系。通过实物的刚度实验,得到理论模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对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刚度与气压值关系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弹性轴最大刚度是其初始刚度的35倍,拓宽了柔性关节的应用领域。
- 王霞彭贺耿德旭武广斌
- 关键词:变刚度
- 气动空间弯曲柔性关节运动功能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介绍了一种自主研发的气动空间弯曲柔性关节。该关节相当于三个独立的人工肌肉并联而成,具有三个自由度,能实现空间弯曲和轴向伸长。重点研究了该关节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搭建了实验系统,对关节的空间弯曲角度和方向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关节的变形特性,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 耿德旭刘洪波刘晓敏赵云伟彭贺郑永永
- 关键词:柔性关节
- 拮抗式双向回转柔性驱动器
- 本发明拮抗式双向回转柔性驱动器是一种机器人用拮抗式驱动机构,可实现双向回转、精准定位、柔性控制;主要应用于机器人关节、仿生装置和机械装备执行器上;可解决电机、回转气缸、回转液压缸等回转体积大,柔性驱动能力不足等问题;本发...
- 武广斌耿德旭彭贺刘晓敏赵云伟孙国栋
- 气动旋伸型三螺旋柔性关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旋伸型三螺旋柔性关节,包括约束元件、关节骨架、气囊、圆柱螺旋弹簧、上端盖、下端盖、上封头、下封头、流体入口,在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设有若干个约束元件,若干个约束元件同轴串联密排形成柱状结构,在柱状结构内...
- 耿德旭张金涛赵云伟彭贺
- 文献传递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为培养应用型制图人才,文章提出了工程图学课程相关改革探索措施,具体包括如下内容:拓展教学空间,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综合型制图教学团队,以提升教师自身素质;通过随堂测验、多元化测验,建立以培养能力作为课程评价标准的考核机制。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均超过标准值,同时在比赛中也获得了一系列成果,可见工程图学课程相关改革探索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 王霞彭贺
- 关键词:工程图学传统教学学生主体意识
- 丘陵山地轮式拖拉机车身调平系统设计与物理模型试验被引量:27
- 2018年
- 为解决丘陵山地拖拉机在复杂工况下作业时车身难保水平、容易倾翻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拖拉机车身调平系统。基于数字化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具有该调平系统的丘陵山地拖拉机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运动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山地拖拉机车身调平系统结构能够实现调平运动且工作部件之间不发生干涉现象;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车身调平系统中各个油缸以及关键零部件的动态受力和扭矩等关键数据,结果表明各部件受力能够满足强度以及刚度要求,证明了所设计的丘陵山地拖拉机车身调平机构的正确性。设计并搭建了具有调平功能的模型车体试验台,通过试验与仿真对比分析,最大误差为15%,最大平均误差为10.20%,验证了拖拉机车身调平系统仿真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为拖拉机车身调平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
- 彭贺彭贺马文星赵恩鹏卢秀泉
- 关键词:动力学仿真
- 一种用于爬树机器人的气泵控制优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爬树机器人的气泵控制优化方法,涉及PID控制领域,包括:建立爬树机器人的气泵控制数学模型和爬树机器人的气泵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气泵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根据气压、树径、爬升速度的关系,对人工原优化算法...
- 刘洪波徐少男彭贺吴小雨苟志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