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泽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161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夏季
  • 3篇日变
  • 3篇日变化
  • 3篇降水
  • 3篇高温
  • 3篇暴雨
  • 2篇日变化特征
  • 2篇气候
  • 2篇气候特征
  • 2篇西太平洋
  • 2篇西太平洋副高
  • 2篇夏季降水
  • 2篇海温
  • 2篇副高
  • 2篇干旱
  • 2篇高温干旱
  • 1篇带通
  • 1篇带通滤波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雷达

机构

  • 9篇湖南省气象科...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戴泽军
  • 5篇彭莉莉
  • 3篇罗伯良
  • 2篇宇如聪
  • 2篇张超
  • 2篇陈昊明
  • 2篇刘志雄
  • 1篇黄晚华
  • 1篇彭菊香
  • 1篇隋兴斌
  • 1篇闵锦忠
  • 1篇李建
  • 1篇许冬梅
  • 1篇沈菲菲

传媒

  • 2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暴雨灾害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套再分析资料的中国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被引量:29
2011年
利用台站观测降水,评估分析了三套再分析(NCEP,ERA40和JRA25)降水资料对中国夏季降水日变化的再现能力。结果表明,三套再分析资料呈现的中国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较观测存在明显偏差。对比台站观测的白天(08—20,北京时)和夜间(20 08时)降水比例,再分析降水在大部分区域都表现为白天较夜间偏多,NCEP和ERA40在观测降水量最小的上午(08—14时)偏多更为明显,且NCEP模拟的白天和夜间的降水比例在西南地区与台站观测几乎相反。相比之下,三套再分析资料中,JRA25的降水量和降水频次的日变化与观测最为接近;NCEP的降水强度日变化最接近观测;ERA40可部分再现西南的夜雨特征。
戴泽军宇如聪李建陈昊明
关键词:夏季降水日变化再分析资料
1961~2013年湖南夏季高温气候特征被引量:19
2014年
基于1961-2013年湖南82个台站夏季逐日最高气温数据,采取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3 a湖南高温(最高气温≥35℃)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夏季多年平均高温日数、高温均值及极端最高气温的大值区主要分布在湘东偏南及湘中偏北的部分地区。全省区域平均的多年平均高温站次及高温值总体呈线性增加趋势,7月中旬到8月上旬高温站次出现相对较多,7月8日起高温均值达到36℃以上并一直维持到8月末。高温最大持续日数总体呈现从湘中衡阳、株洲等地市向四周递减的分布趋势,极端持续高温日数阈值与高温最大持续日数空间分布较相似,但极端持续高温事件发生次数较多的台站主要分布在湘北、湘东南及湘西南。
戴泽军李易芝刘志雄彭莉莉张超
关键词:高温持续高温气候特征
2014年春夏HAPS降水预报产品分析
利用中国区域2014年春、夏季0.1°×0.1°分辨率的逐时融合降水产品[1](简称OBS),对深圳HAPS[2]中尺度模式春季(76天)与夏季(65天),08BJT、20BJT起报的13~36h时段水平分辨率12km和...
戴泽军孔凡铀
关键词:降水降水日变化HAPS
文献传递
201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异常特征及其对湖南高温干旱的影响被引量:20
2015年
利用湖南96个测站的逐日降水、日最高气温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海温资料,分析了201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活动特征、成因及其对湖南高温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偏西、偏强,使得湖南一直处在高压下沉气流控制下,形成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造成副高变异的原因主要有:(1)2012年冬季至2013年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偏低,印度洋—赤道西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偏高,使得Walker环流和Hadley环流的上升和下沉运动得到加强,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加强;(2)南亚高压一次次东伸,通过强烈高空负涡度平流的动力强迫,造成西太平洋副高区内的下沉运动,导致副高稳定维持,天气晴热高温;(3)西风急流较常年偏北,纬向环流偏强,导致副热带高压在偏北位置稳定维持,200 h Pa高空辐合增强,辐合中心位于30°N以北,造成500 h Pa副高下沉运动区位置偏北、偏强。
彭莉莉戴泽军罗伯良孙佳庆黄晚华
关键词:高温干旱西太平洋副高海温
湖南省气象局远程高性能计算环境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6年
湖南省气象局依托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建立了我省第一个远程高性能计算终端用户.针对远程环境的搭建,首先分析了湖南省气象局在高性能计算方面的需求,然后从省级气象部门业务计算需求出发,重点阐述了以高性能计算机集群"天河一号"为计算资源的远程计算环境的系统架构以及主要技术路线与方法.考虑到远程高性能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省级气象部门作业提交的复杂需求,又进一步设计了湖南省远程高性能任务调度的系统流程以及保障远程计算环境高速稳定的多层面方案.最后也给出了高分辨率中小尺度WRF模式在该环境下运行的实际情况,计算速度改善非常明显.
朱宏武尹新怀罗丹贺炜戴泽军
关键词:系统架构
201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本文利用湖南96个测站的逐日降水、日最高气温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海温资料,分析201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活动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201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偏西、偏强,使得湖南一直处在高压下沉气...
彭莉莉孙佳庆戴泽军罗伯良
关键词:高温干旱西太平洋副高海温
双多普勒雷达资料同化在飓风“艾克”预报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采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开发的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7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WRF-3DVAR对2008年飓风"艾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优点,将美国两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进行速度退模糊等必要质量控制后同化进中尺度数值模式,考察雷达资料同化对飓风"艾克"预报的改进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将雷达资料用于对流尺度分辨率下飓风初始化需要对变分同化系统中特征尺度化因子进行优化调整,使观测资料能够以较为合理的方式调整模式初始场并进而改进预报;雷达径向风同化可以有效调整模式初始场中的飓风动力和热力结构,而经过尺度化因子调整后的雷达径向风同化则在飓风观测中心位置产生较为合理的气旋性风场增量,提供更为确切的中小尺度信息,使模式初始场更加接近观测并进而改进对飓风路径和强度的预报。
沈菲菲闵锦忠许冬梅戴泽军张冰陈依濛
关键词:飓风WRF模式
近54a湖南区域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2
2015年
基于1960—2013年湖南88个台站逐日降水数据,采取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4 a湖南区域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从时间变化上看,近54 a湖南区域暴雨日以6月208 d为最多,1月0 d为最少;夏季、春季、秋季及冬季区域暴雨日数占总日数的百分比依次为60%、29%、10%及1%。暴雨日数、暴雨强度均值突变点分别为1994年、1995年,暴雨初日的均值突变点为1983、1994年,暴雨终日无均值突变;暴雨日数与暴雨强度(暴雨发生终日)总体上呈上升(后延)趋势。基于突变点分段线性趋势分析表明,仅暴雨日数在1994—2013年及暴雨强度在1960—1994年期间呈显著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上看,区域暴雨强度及其与非区域暴雨强度的差值、区域暴雨持续2日或以上的暴雨强度及其与单日暴雨强度的差值的大值区主要位于湘西北及湘东南,小值区主要位于湘西南-湘东北的带状区域;全部站点的区域暴雨强度均大于非区域暴雨强度,89%的台站持续2日或以上的区域暴雨强度大于单日区域暴雨强度。区域暴雨、总体暴雨的台站暴雨最长持续日数分别为1~4 d、2~4 d,均集中在2~3 d且其站数占总站数的百分比分别为97.7%、96.6%。
戴泽军刘志雄李易芝彭莉莉
关键词:暴雨区域暴雨气候特征
湖南汛期区域持续性暴雨环流型与暴雨落区关系被引量:8
2018年
利用1961~2016年湖南省内88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及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再分析资料,根据区域持续性暴雨定义,统计分析了湖南汛期发生区域持续性暴雨典型环流型特征及其与首日暴雨落区配置关系.结果表明:(1)湖南汛期发生区域持续性暴雨典型环流型有两槽一脊、两槽两脊、两脊一槽、纬向波动、台风低压和多涡旋型6类;(2)区域持续性暴雨主要发生在6、7月,其次是5、8月,4月和9月发生概率较小,各类环流型区域持续性暴雨日发生累计频次空间分布特征各异;(3)区域持续性暴雨典型环流型类内500hPa中高纬具有相似共性,均有利于持续引导北方冷空气南下至湖南,但因低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与形态配置不同,低层850hPa西南季风北伸范围存在差异,导致区域持续性暴雨过程首日暴雨落区南北、东西空间差异明显.
彭莉莉谢傲罗伯良张超戴泽军李易芝
关键词:环流型暴雨落区汛期
2011年湖南一次强暴雨过程中尺度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以LAPS局地分析资料为主,综合利用卫星云图、地面自动站资料和NCEP提供的全球分析资料,对2011年6月9—10日湖南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主要发生在对流云团中亮温TBB<-70℃的区域的偏西一侧,在TBB<-80℃的区域内降水最强;锋前暖区中的对流云团,在中低层是以条件不稳定机制为主的垂直上升运动,而在中高层,是以条件对称不稳定机制为主的垂直上升运动。中尺度对流系统在不断东移南压的过程中,受高层的辐散性流场的抽吸作用和低层的对流不稳定而发展加强。强气旋性切变和正涡度平流触发中尺度气旋发生、发展,β中尺度涡旋是此次特大暴雨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对整层的高度场和流场进行滤波分析发现,此次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气旋活跃,强降水雨团与中尺度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中心基本重合。利用高(低)层中尺度辐散(合)中心位置确定暴雨中心有一定的预报指导作用。
田莹戴泽军隋兴斌彭菊香
关键词:暴雨LAPS带通滤波中尺度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