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梅

作品数:17 被引量:188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土壤
  • 6篇亚热带
  • 6篇南亚热带
  • 6篇阔叶
  • 6篇阔叶林
  • 6篇常绿
  • 6篇常绿阔叶
  • 6篇常绿阔叶林
  • 5篇有机碳
  • 4篇季风常绿阔叶...
  • 3篇亚热带森林
  • 3篇有机碳组分
  • 3篇土壤微生物
  • 3篇热带森林
  • 3篇微生物
  • 3篇南亚热带森林
  • 3篇城市
  • 2篇地理
  • 2篇森林土
  • 2篇森林土壤

机构

  • 10篇广州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华...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7篇陈小梅
  • 7篇张德强
  • 5篇褚国伟
  • 5篇周国逸
  • 4篇林媚珍
  • 4篇邓琦
  • 3篇丘清燕
  • 3篇刘菊秀
  • 3篇梁国华
  • 3篇何俊杰
  • 3篇姚庭玉
  • 2篇吴建平
  • 2篇段洪浪
  • 2篇危晖
  • 1篇闫俊华
  • 1篇刘世忠
  • 1篇张静
  • 1篇温小浩
  • 1篇黄德卫
  • 1篇李荣华

传媒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大学教育
  • 1篇中小学教材教...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化对珠江三角洲存留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区(植物园、白云山、帽峰山)和郊区(鹤山、从化石门、鼎湖山)存留的6个常绿阔叶林进行调查,分析城市化对存留森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在选择的样地按0—10,10—20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并测定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不易氧化有机碳(NROC)。结果表明:(1)城区森林土壤的TOC、ROC和NROC含量显著低于郊区(P<0.05)。(2)在0—10cm层次,城区森林土壤碳库的活度和活度指数显著高于郊区(P<0.05);在10—20cm,城区森林土壤碳库的活度和活度指数也高于郊区,但差异不显著。(3)在0—10,10—20cm,郊区森林土壤的碳库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显著高于城市森林(P<0.05)。城市化导致存留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活性增加,但不利于土壤总有机碳积累。
张雪莹陈小梅危晖林媚珍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城市化
CO_2浓度倍增、高氮沉降和高降雨对南亚热带人工模拟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43
2009年
土壤呼吸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C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大型开顶箱(Open-top chamber,OTC)人工控制手段,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倍增、高氮沉降和高降雨处理对南亚热带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箱、CO2浓度倍增处理以及高氮沉降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雨季(4~9月)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旱季(10月至次年3月)(p<0.001);但高降雨处理下无明显的季节差异(p>0.05)。CO2浓度倍增能显著提高土壤呼吸速率(p<0.05),其他处理则变化不大。大气CO2浓度倍增、高氮沉降、高降雨处理和对照箱的土壤呼吸年通量分别为4241.7、3400.8、3432.0和3308.4gCO2.m–2.a–1。但在不同季节,各种处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是不同的。在雨季,大气CO2浓度倍增和高氮沉降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p<0.05),其他处理无显著变化;而在旱季,高降雨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箱(p<0.05),氮沉降处理则抑制土壤呼吸作用(p<0.05)。各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地下5cm土壤温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指数关系(p<0.001);当土壤湿度低于15%时,各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地下5cm土壤湿度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p<0.001)。
邓琦周国逸刘菊秀刘世忠段洪浪陈小梅张德强
关键词:CO2浓度倍增降雨土壤呼吸
南亚热带两种优势树种叶凋落物分解对模拟酸雨的响应被引量:11
2014年
通过对模拟酸雨处理下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和木荷(Schima superba)叶凋落物分解的研究,试图探讨南亚热带区域日益严重的酸雨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规律以及可能的机制。试验应用分解袋法进行,并设计4个模拟酸雨强度处理:CK(p H值4.5左右的天然湖水)、T1(p H值4.0)、T2(p H值3.5)和T3(p H值3.0)。21个月的分解结果表明,模拟酸雨抑制了两种优势树种叶凋落物的分解。CK、T1、T2和T3 4个处理下的分解速率常数k值分别为:锥栗(1.18、0.93、0.94和0.86)和木荷(1.10、0.97、0.88和0.94),与CK相比,k值在T1、T2和T3均有下降的趋势。同时,模拟酸雨下两种优势树种叶凋落物的质量残留率均为:T3>T2>T1>CK。酸雨对凋落物分解的抑制作用可能与酸雨胁迫下土壤酸化从而导致土壤微生物活性下降有关。
梁国华李荣华丘清燕陈小梅周国逸褚国伟张德强
关键词:模拟酸雨凋落物分解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活性
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对模拟酸雨的早期响应被引量:10
2015年
应用人工模拟酸雨控制实验,探讨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种南亚热带主要植被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的土壤有机碳组分,包括土壤总有机碳(TOC)、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土壤不易氧化有机碳(NROC),在不同模拟酸雨处理梯度:对照CK(pH4.5的天然湖水)、pH4.0、pH3.5、pH3.0处理下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上层土壤(0~20cm)易氧化有机碳、不易氧化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与森林类型密切相关,大小顺序均表现为混交林〉阔叶林〉马尾松林。经25个月模拟酸雨处理,鼎湖山森林土壤酸化有加剧的趋势;CK、pH4.0、pH3.5、pH3.0四个处理下土壤上层剖面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分别为阔叶林(7.14、8.29、8.74、9.84g·kg^-1)、混交林(8.58、8.53、10.28、10.36g·kg^-1)和马尾松林(3.90、4.49、4.74、5.48g·kg^-1),三个林型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呈现随模拟酸雨强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森林土壤总有机碳和不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变化缓慢,在各酸梯度处理下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显示,长期的酸雨作用使土壤酸化不断加剧,易氧化有机碳对酸雨的响应更敏感,但其在酸雨下积累的趋势不利于土壤总有机碳的存埋,但关于酸雨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仍然需要长期的实验监测。
吴建平陈小梅褚国伟熊鑫周国逸张德强
关键词:南亚热带森林模拟酸雨有机碳组分土壤酸化
模拟干旱对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以对气候变化敏感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地带性森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依托鼎湖山的降水变化人工控制实验平台,设自然降水和全年降水量减少50%两种处理,分析在2年降水强度改变下,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土壤碳(C)、氮(N)、磷(P)的变化趋势,探讨模拟干旱对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降水处理明显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C、N、P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干旱处理下土壤C、P含量明显增加,N含量变化不明显。在化学计量比方面,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C∶N、C∶P以及N∶P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少;在减少降水(干旱)处理下,C∶N和C∶P均高于对照,而表层土壤(0~10 cm)N∶P低于对照。2年降水强度减少使该森林土壤呈现干旱趋势,使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下降,影响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C、N、P的积累。
姚庭玉陈小梅何俊杰钟倩欣陈俐平
关键词:干旱季风常绿阔叶林
城郊梯度上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13
2016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森林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变化对于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度城市化的珠江三角洲城-郊梯度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区、郊区梯度上土壤C、N、P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郊区森林表层(0~10 cm)和亚表层(10~20 cm)土壤C、N含量均显著高于城区(P〈0.001);城区森林表层土壤P含量与郊区差异不显著(P=0.226),而郊区森林10~20 cm土层土壤P含量显著高于城区(P=0.001)。城区森林土壤N∶P和C∶P均高于郊区,而城区森林土壤C∶N与郊区差异不显著。快速的城市化使南亚热带森林土壤营养元素循环发生改变,降低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
何俊杰陈小梅冯思红姚庭玉梁倩文符家铭
关键词:南亚热带森林
城市化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及植物多样性被引量:5
2019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存留森林的演替过程也发生明显变化。选取高度城市化的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区域,以地带性群落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城区(帽峰山、西樵山和大岭山)和郊区(鼎湖山、象头山和南昆山) 6个样地,分析城郊梯度上的植物群落结构和植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城区森林包括31科42属46种,郊区森林包括44科75属96种,郊区样地的物种数高于城区样地的物种数;城区优势种明显,多为耐旱耐贫瘠种类,郊区无明显优势种,多为喜湿耐荫种类;城市森林中的Margalef指数、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显著低于郊区森林,城郊森林植物多样性的差异主要反映在乔木层。城市化降低了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多样性,促进了物种的均质化。
李楚均陈小梅温小浩林敏丹许展颖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城市化常绿阔叶林珠三角
降水变率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分布格局的影响被引量:22
2010年
2006年12月—2008年6月,通过加倍降水、自然降水和去除降水3种处理的人工控制试验,研究了降水变率改变对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的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针叶林土壤有机碳组分与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降水强度条件下,相同森林类型的同一层次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去除降水处理下土壤表层(0~10cm)颗粒有机碳(POC)和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有明显的积累趋势,加倍降水和自然降水处理下增加了POC、LFOC向下层土壤(10~20cm、20~30cm、30~50cm)的运输;去除降水处理下,马尾松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显著高于降水处理(P<0.05);演替早期森林土壤的POC、ROC、LFOC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大于演替后期土壤,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存埋.森林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变化缓慢,而其活性有机碳组分(POC、LFOC、ROC)对降水变率改变的响应更敏感.
陈小梅刘菊秀邓琦褚国伟周国逸张德强
关键词:降水变率颗粒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轻组有机碳
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3年
通过综述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的来源、测定方法、迁移过程,介绍了温度、土壤湿度、土壤pH、降水变化及氮沉降等非生物因素及生物因素(凋落物数量、质量)变化对森林土壤DOC的影响,探讨了森林土壤DOC的研究动态,提出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丘清燕梁国华黄德卫陈小梅
关键词: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迁移环境因子
南亚热带森林植被恢复演替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被引量:13
2016年
以鼎湖山森林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的松林(初期)、混交林(中期)和季风林(后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不易氧化有机碳(NROC)及凋落物13C-NMR分析,以期阐明森林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3个森林土壤ROC含量差异不显著;由松林向季风林演替过程中,ROC占TOC的比例下降。松林新鲜凋落物层的烷氧基碳含量(57.03%)高于季风林(49.10%)和混交林(54.50%)。(2)3个森林土壤NROC含量差异显著,大小顺序为:季风林>混交林>松林。混交林和季风林凋落物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的惰性指数明显高于松林。TOC趋势与NROC一致。南亚热带森林由松林向季风林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增加,惰性有机碳的持续积累可能是季风林和混交林土壤TOC积累的一个重要过程。
陈小梅闫俊华林媚珍褚国伟吴建平张德强
关键词:有机碳组分南亚热带森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