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褚国伟

作品数:81 被引量:1,199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水利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土壤
  • 22篇阔叶
  • 19篇亚热带
  • 18篇南亚热带
  • 17篇阔叶林
  • 17篇常绿
  • 17篇常绿阔叶
  • 17篇常绿阔叶林
  • 14篇季风常绿阔叶...
  • 11篇有机碳
  • 10篇演替
  • 10篇生态系统
  • 10篇土壤微生物
  • 10篇微生物
  • 9篇物量
  • 8篇亚热带森林
  • 8篇酸雨
  • 8篇热带森林
  • 8篇模拟酸雨
  • 8篇南亚热带森林

机构

  • 69篇中国科学院华...
  • 27篇中国科学院大...
  • 20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华南农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广州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中国科学院亚...
  • 3篇中国科学院成...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广东省林业科...
  • 1篇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81篇褚国伟
  • 47篇张德强
  • 33篇刘世忠
  • 33篇张倩媚
  • 31篇周国逸
  • 29篇刘菊秀
  • 27篇孟泽
  • 18篇李跃林
  • 12篇熊鑫
  • 11篇唐旭利
  • 10篇闫俊华
  • 9篇吴建平
  • 7篇温达志
  • 6篇孔国辉
  • 5篇尹光彩
  • 5篇刘效东
  • 5篇欧阳学军
  • 5篇梁国华
  • 5篇陈小梅
  • 5篇张慧玲

传媒

  • 11篇中国科学数据...
  • 9篇生态学报
  • 8篇热带亚热带植...
  • 7篇植物生态学报
  • 5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生态科学
  • 2篇广西植物
  • 2篇生态环境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土壤与环境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8篇2003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轴旋式水量自动连续测量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旋式水量自动连续测量器,包括进水装置、量筒以及计数器,进水装置和量筒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水装置与量筒之间是否连通的进水活塞,量筒上设有用于排空量筒内部液体的排水活塞,量筒的顶部设置有透气通道,透气通...
孟泽褚国伟张德强
文献传递
南亚热带森林植被恢复演替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被引量:13
2016年
以鼎湖山森林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的松林(初期)、混交林(中期)和季风林(后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不易氧化有机碳(NROC)及凋落物13C-NMR分析,以期阐明森林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3个森林土壤ROC含量差异不显著;由松林向季风林演替过程中,ROC占TOC的比例下降。松林新鲜凋落物层的烷氧基碳含量(57.03%)高于季风林(49.10%)和混交林(54.50%)。(2)3个森林土壤NROC含量差异显著,大小顺序为:季风林>混交林>松林。混交林和季风林凋落物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的惰性指数明显高于松林。TOC趋势与NROC一致。南亚热带森林由松林向季风林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增加,惰性有机碳的持续积累可能是季风林和混交林土壤TOC积累的一个重要过程。
陈小梅闫俊华林媚珍褚国伟吴建平张德强
关键词:有机碳组分南亚热带森林
大气污染对38种木本植物的伤害特征被引量:43
2003年
38种苗龄1-2a生的木本植物盆栽于相对清洁区(华南植物园和2个污染点:佛山市南海区五星和佛山市禅城区东村。1a后,根据叶片伤害程度、新叶增长率、种个体长势、翌春植株恢复状况等综合评价植物对氟化物、硫化物和酸雨组成的大气复合污染的敏感性反应。根据试验结果将供试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敏感性反应分为3种类型:(1)低敏感性(抗性强),有茶花、红花油茶、傅园榕、小叶榕、桂花、环榕、菩提榕、石笔木、毛黄肉楠、幌伞枫10种。(2)中等敏感(抗性中等),有仪花、格木、吊瓜树、腊肠树、海南红豆、猫尾木、红桂木、灰莉、铁冬青、密花树、白桂木、小叶胭脂、大头茶、复羽叶栾、灰木莲、火焰木、华润楠17种。(3)高度敏感(抗性弱),有铁刀木、观光木、白木香、日本杜英、蓝花楹、蝴蝶树、印度紫檀、柳叶楠、无忧树、海南木莲、乐昌含笑11种。研究结果可为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有类似大气污染的环境进行园林绿化,生态公益林营造提供参考。
孔国辉陆耀东刘世忠张倩媚胡羡聪薛克娜褚国伟
关键词:敏感性大气污染抗性植物
园林绿化植物对大气二氧化硫和氟化物污染的净化能力及修复功能被引量:122
2003年
研究32种盆栽于佛山市污染区的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对大气二氧化硫(SO2)和氟化物的净化能力及其对大气污染的修复功能。结果显示,竹节树、傅园榕等14种植物对SO2、氟化物等污染气体不但具有较强的抗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吸收净化能力,叶片平均含硫量达17442(11754-27658mgkg-1DW),是清洁区(5988mgkg-1DW)的2.9倍;平均含氟量达3725.9(1954.9-5331.7mgkg-1DW),是清洁区(170.3mgkg-1DW)的21倍。表明这些植物对大气SO2、HF复合污染具有很好的净化能力和修复功能,是值得推广的城市园林绿化树种。
张德强褚国伟余清发刘世忠陆耀东胡羡聪薛克娜孔国辉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大气污染植物修复二氧化硫氟化物污染
气温上升对模拟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实验的介绍被引量:13
2013年
气温上升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有重要的影响。该文简要介绍了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开展的大型实验——气温上升对模拟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介绍了实验设计及其创新性,实验研究内容等,为相关实验的设计提供指导与依据。
刘菊秀李跃林刘世忠李义勇褚国伟孟泽张德强
关键词:气温上升
2003-2010年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被引量:3
2021年
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是全球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学过程,科学定量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水循环过程中的碳水通量是准确定量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过程的关键所在。基于微气象理论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技术实现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水通量的准确定量,获取的碳水通量监测数据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贡献提供了坚实基础。作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络(National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of China,CNERN)成员,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自2002年底始对我国南亚热带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森林类型进行碳水通量监测,现已完善为系统规范化的监测。其中针阔叶混交林为鼎湖山主要森林类型,也是我国南亚热带常见森林类型。按照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的统一规范,在该森林类型已进行长达17年的生态系统水平碳水通量及关键气象要素标准化监测。本数据集通过整理和统计,列出了2003–2010年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碳水通量的动态实测数据,并包含了相关的数据集构建过程。建立和共享本数据集可以为深入探讨全球水热格局变化情形下的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碳、水和能量交换监测研究提供本底资料,为该地区的森林经营管理及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李跃林闫俊华孟泽黄健强张雷明陈智刘世忠褚国伟张倩媚张德强
关键词:涡度相关法针阔叶混交林气象因子
2004-2016年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水体酸碱度和总溶解性固体数据集被引量:3
2020年
水体的酸碱度(pH)和总溶解性固体(TDS)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重要监测指标,可为生态系统水体质量长期变化研究提供重要数据。降水pH可以表征其是否为酸沉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pH则关系到水质是否对植物生长和动物饮用存在危害等。TDS是表征水体溶解性固体总含量的指标,同样影响到植物根系的水分吸收和动物的生存分布。本数据集收集整理了CERN农田、森林、荒漠、草原、沼泽5种典型生态系统34个生态站2004-2016年降水、地表水、地下水pH和TDS数据。本数据集可为分析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酸碱度和TDS的时间变化和空间格局提供数据,可为研究中国典型生态系统水质酸碱度和盐碱化的长期变化提供数据支撑。
刘旭艳唐新斋朱治林袁国富袁国富王娇张心昱常学向程一松孙晓敏戴冠华杜娟程一松褚国伟戴冠华何其华傅伟郭小伟郭永平何其华姜峻蒋正德来剑斌兰中东李少伟李伟林静慧林永标刘文杰刘晓利苏宏新唐家良路永正鲁志云苏宏新唐家良汪金舫张志山杨风亭尹春梅张志明
关键词:生态站地表水
2012-2018年鼎湖山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枯落物含水量数据集
2021年
枯落物含水量是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循环中的重要分量之一,对森林生态系统地表界面的土壤蒸发、水分下渗、产流等水文过程起关键作用。枯落物类型、组成及分解程度等是影响其含水量的重要方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将枯落物含水量列为森林生态系统试验站长期定位观测的水文要素之一,为我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水文过程的时间动态研究提供坚实基础。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简称“鼎湖山站”)严格遵循CERN的观测要求,规范化枯落物含水量的监测并积累了大量数据。站内的马尾松针叶林(Pinus massoniana coniferous forest,PF)、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mixed Pinus massoniana/broad-leaved forest,MF)和季风常绿阔叶林(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MEBF)分别代表中国南亚热带地区的典型森林类型。本数据集公开报道2012–2018年鼎湖山3种典型森林类型枯落物含水量的长期观测数据,旨在深入揭示区域典型森林植被的生态水文效应,为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调节的定量研究和服务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刘佩伶张倩媚刘效东刘世忠刘世忠褚国伟张德强刘菊秀
关键词:生态水文典型植被
鼎湖山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pH值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模拟酸雨的响应被引量:26
2015年
开展酸雨增加对森林土壤酸化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可以为正确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碳氮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依据。以鼎湖山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3种森林类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从2009年6月开始,在自然林里喷施4个不同处理水平的模拟酸雨,即CK(p H=4.5左右的天然湖水)、T1(p H=4.0)、T2(p H=3.5)和T3(p H=3.0);2009年12月─2013年3月对模拟酸雨下土壤p H值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进行长期观测研究。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观测周期内,模拟酸雨没有显著影响松林的土壤p H值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但却显著地降低了阔叶林的这3个指标(P<0.05),而对混交林的降低程度也接近显著。具体表现为:与CK处理相比,松林、混交林和阔叶林表层土壤p H值在T1、T2和T3处理分别下降了0.01、0.01和0.04,0.01、0.06和0.07,0.04、0.09和0.10;相应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下降了-1.0%、2.7%和0.4%,4.2%、4.4%和13.6%,12.3%、12.6%和18.4%;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则分别下降了0.8%、4.2%和9.7%,5.4%、17.4%和15.6%,12.3%、16.2%和25.1%。这表明模拟酸雨加速了土壤酸化,同时降低了土壤微生物活性,而从降低的幅度和差异的显著性可看出,3个林型的响应敏感性随森林的顺行演替而增强,处于演替后期的阔叶林敏感性最强。同时,这种处理效应大体上随着模拟酸雨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显著。以阔叶林为例,表现为实验初期,模拟酸雨并没有显著降低其土壤p H值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而在模拟酸雨24、30和36个月后,T3和T2处理的土壤p H值显著低于CK和T1处理(P<0.05);同样,在模拟酸雨24、36和45个月后,T3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显著低于CK处理(P<0.05);这表明模拟酸雨对土壤酸化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
梁国华吴建平熊鑫吴小映褚国伟周国逸曾任森张德强
关键词:模拟酸雨土壤酸化土壤微生物活性
油页岩废渣场植物修复的生态效应被引量:5
2006年
对广东茂名页岩油工业固体废物裸露灰渣地植林18a(南排)和3-5a(北排)后的植物生长、凋落物、土壤容重、有机质、pH和植物多样性进行了对比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南排和北排已形成了森林环境。土壤基质已得到了改善,南排的凋落物现存量增加了1.39倍,土壤有机质增加了52.39%(0-20cm)、50%(20-40cm),土壤pH值提高了0.28个单位。南、北排林地土壤pH值分别比植林前裸地提高了0.99个单位和0.71个单位。这说明植树造林对增加土壤有机质效果明显,对提高土壤pH值则相对较慢。南排自堆放油页岩灰渣后,45a来入侵定居的野生植物有48科118属138种,其中草本植物占总种数的54%,乔木15种;北排堆放28a来,有24科63属66种植物入侵定居,其中草本种类占67%。
孔国辉刘世忠陈志东褚国伟余清发柯宏华夏汉平黄娟邓钊平敖惠修
关键词:植物修复生态效应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