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牧

作品数:25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细胞
  • 7篇干细胞
  • 5篇基因
  • 4篇造血
  • 4篇肿瘤
  • 4篇淋巴
  • 4篇螺旋体
  • 4篇结核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钩端螺旋体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毒力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预后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体外
  • 3篇脐带

机构

  • 1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脐带血...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4篇郝牧
  • 10篇邱录贵
  • 10篇鲍朗
  • 9篇高蕾
  • 8篇张会东
  • 4篇徐燕
  • 4篇李长虹
  • 3篇黄毕
  • 3篇孟恒星
  • 2篇王亚非
  • 2篇邓书会
  • 2篇邹德慧
  • 2篇王婷玉
  • 2篇隋伟薇
  • 2篇安刚
  • 2篇李增军
  • 1篇周可树
  • 1篇吴瞳
  • 1篇袁晓莉
  • 1篇杨文娟

传媒

  • 4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西部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造血重建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将3.5×10~5个脐血CD34^+细胞单独(单移植组)或与5.0×10~6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同(共移植组)输入经^(137)Cs 3.0Gy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体内,观察移植后6周内小鼠外周血象的变化情况。于移植后第6周处死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骨髓、脾脏及外周血人源细胞(hCD45^+)含量,并分别检测小鼠骨髓中人源淋巴系(CD3/CD19)、粒系(CD33)、单核系(CD14)、血小板(CD61)、红系(CD235a)等各系血细胞比例,比较间充质干细胞共移植对CD34^+细胞植入率的影响。结果移植后3周,两组小鼠外周血象开始有不同程度恢复;移植后6周,共移植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已达高峰,明显高于单移植组(P<0.05),两组小鼠的红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6周,共移植组骨髓及外周血中人源细胞hCD45^+CD34^+比例分别为(42.66±2.57)%和(4.74±1.02)%,明显高于单移植组的(25.27±1.67)%和(1.19±0.54)%(P=0.006)。移植后6周,共移植组小鼠骨髓内的CD19^+、CD33^+、CD14^+、CD61^+和CD235a^+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单移植组(P<0.05),CD3^+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单移植组(P=0.003);CD19^+ B淋巴细胞得到优势扩增,明显高于其他各系血细胞比例(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脐血CD34^+细胞共移植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植入,缩短CD34^+细胞移植后造血恢复时间。
郝牧漆佩静李刚孟恒星徐燕李长虹王亚非邱录贵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34^+细胞造血重建
IL-12基因不同亚基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克隆并构建含人白介素12(hIL-12)基因p35、p40不同亚基的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真核细胞并诱导IL-12的表达。方法: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和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经DMSO、IFN-γ和LPS诱导后,用RT-PCR及SOEPCR扩增IL-12p40、p35及p40-p35融合基因;并构建pcDNA-p35、pcDNA-p40及pcDNA-IL-12真核表达载体。以3种重组质粒分别瞬时转染COS-7细胞后,通过RT-PCR及ELISA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经诱导后,从HL-60细胞中扩增到IL-12p40和p35基因片段;但从THP-1细胞中只扩增到p35基因片段,未能扩增到p40基因片段;经酶切鉴定、PCR扩增及序列测定表明pcDNA-p35、pcDNA-p40及pcDNA-IL-12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并在COS-7细胞中可检测到IL-12的表达。结论:含hIL-12基因不同亚基的真核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对进一步研究IL-12在免疫应答中的调节作用以及作为免疫佐剂改善BCG免疫保护效果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郝牧鲍朗张会东高蕾李娅莎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真核表达瞬时转染
人IL-12与结核分枝杆菌抗原ESAT-6联合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12
2007年
人白细胞介素12(IL-12)与结核分枝杆菌免疫优势抗原ESAT-6真核表达质粒联合基因免疫,诱导免疫应答效果观察.近交系BALB/c小鼠,随机分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B组(pcDNA3.1空质粒对照)、C组(BCG对照)、D组(pcESAT-6)和E组(pcIL-12+pcESAT-6).B、D、E质粒免疫组小鼠分别于胫前肌肌肉注射布比卡因(7.5g/L)和质粒的混和物(1:4,100μL,含质粒70μg/次),A组小鼠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和布比卡因的混和物(1:4,100μL),均间隔2周免疫一次,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时,C组小鼠皮下注射BCG菌液,0.3mL/只,含10^6CFU/mL.末次免疫后14d和28d,各组小鼠分别取血分离血清用于总IgG测定,同时分离脾细胞,经TB-PPD刺激后检测脾细胞增殖(XTT比色法)活性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分泌水平.pcESAT-6质粒DNA单独免疫(D组)或与pcIL-12质粒DNA联合免疫(E组),均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且抗体水平在末次加强免疫后14~28d逐渐增加;但pcIL-12与pcESAT-6联合免疫后,特异性抗体水平较pcESAT-6单独免疫增加不明显(P<0.05).c、D、E组免疫小鼠脾细胞体外经TB-PPD刺激后,E组小鼠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IFN-γ分泌水平明显强于C组和D组(P<0.05),而IL-4分泌水平相互间未发现明显差异.末次加强免疫后14~28d,E组小鼠脾细胞增殖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而C组小鼠脾细胞增殖活性先低后高,D组则先高后低;IFN-γ诱生水平,E组最高,C组次之,D组最低.pcIL-12与pcESAT-6质粒DNA联合免疫后能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细胞免疫和稳定的体液免疫,在动物体内诱发的细胞免疫较ESAT-6或BCG单独免疫时均有明显增加并维持较长时间,此外联合免疫后诱导的体液免疫也较BCG免疫有明显增加.
郝牧鲍朗高蕾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结核分枝杆菌ESAT-6
抗结核基因疫苗及基因重组卡介苗的免疫效应研究
结核病是人类主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结核病人数超过800万,死亡人数约300万,全世界1/3人口受到结核菌感染。近年来 HIV的广泛流行及多重耐药结核菌株的出现使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我国结核病疫情...
郝牧
关键词:结核病疫苗基因重组卡介苗联合免疫免疫效应
文献传递
ompL17基因酵母双杂交系统的构建及筛选鉴定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寻找钩体致病的信号传导通路,分析ompl17基因表达产物在体内相互作用的靶蛋白。方法分别构建诱饵质粒载体和血管内皮细胞cDNA文库,通过顺序性转染转入酵母细胞中,然后进行初步的鉴定。结果PCR和酶切分析证实构建成功了诱饵质粒载体和血管内皮细胞cDNA文库。结论成功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为发现ompl17基因表达产物在体内相互作用的靶蛋白奠定了基础。
张会东郝牧鲍朗黄毕高蕾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克隆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典型模式B细胞受体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我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典型模式B细胞受体(stereotyped BCR)的表达情况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应用多重PCR方法检测1992年4月至2010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116例CLL患者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片段使用情况及突变状态,应用多序列比对软件ClustalW2明确我国典型模式BCR的表达情况,并与CLL患者IGHV突变状态、细胞遗传学异常、生存和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检测初诊CLL患者116例,102例成功测序,检出率87.9%.测序反应共得到73例患者的IGHV互补决定区3(CDR3)序列,19.2%(14例)CLL患者BCR为典型模式.与IGHV突变组相比,未突变组患者中典型模式BCR的发生率更高(40.9%比11.8%,P=0.005).BCR为典型模式的CLL患者中17q-的发生率更高(33.3%比10.7%,P=0.045).BCR为典型模式的CLL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较其他组为短(39个月比84个月,p =0.002).结论 BCR为典型模式的CLL患者预后较差.典型模式BCR的存在表明肿瘤细胞曾面临同样的抗原选择过程,提示抗原选择与CLL的发生密切相关.
于珍李增军易树华周可树郝牧李长虹齐军元邱录贵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预后
结核分枝杆菌联合DNA疫苗初免—BCG加强的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并比较结核分枝杆菌免疫保护性抗原DNA(Ag85A和ESAT-6)疫苗联合免疫,BCG免疫以及联合DNA疫苗初免—BCG加强免疫等不同的免疫策略,诱导免疫应答效果观察。方法:健康雌性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成PBS阴性对照组,DNA初免—BCG异源加强组,DNA(Ag85A和ESAT-6)初免DNA同源加强组和BCG阳性对照组,共进行3次免疫,初免2次,最后1次加强,间隔2周1次。PBS组3次均注射PBS溶液;DNA/BCG组以质粒DNA免疫2次,最后1次以BCG加强免疫;DNA/DNA组3次均以质粒DNA进行免疫;BCG组则注射PBS溶液2次后以BCG免疫。末次免疫后4、6、8周分别分离血清测定总IgG水平,同时分离小鼠脾细胞,体外经TB-PPD刺激后进行淋巴细胞增殖实验(XTT法)并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水平。结果:DNA/BCG、DNA/DNA、BCG组体外经TB-PPD刺激后均检测到特异性IgG抗体产生,3组平均效价为1∶120、1∶160、1∶80,DNA/DNA组的抗体效价高于另外2组;小鼠脾细胞体外经TB-PPD刺激后,均能产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并诱生较强的IFN-γ反应,其中DNA/BCG组IFN-γ的分泌水平高于DNA/DNA组和BCG组(P<0.05)。结论:联合DNA疫苗初免—BCG加强的免疫策略能在小鼠体内诱导较强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产生高水平的IFN-γ。
高蕾鲍朗郝牧张会东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AG85AESAT-6
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方案治疗56例伴肾功能损害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以硼替佐米(Btz)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伴有肾功能不全且接受以Btz为基础方案化疗的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中位年龄59(30~77)岁,K型22例(39.3%),入型32例(57.1%);其中IgD型9例(16.1%),轻链型14例(25.0%)。中位内生肌酐清除率(CrCI)为25.33(7.23~59.55)ml/min,轻、中、重度肾功能损害者分别为6、35、15例。34例可判断MM疗效的患者中总体反应率为82.4%,其中完全反应(CR)率32.4%,非常好的部分反应(VGPR)率为17.6%,部分反应(PR)率为26.5%。56例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总体反应率为89.3%,其中CR率为62.5%,PR率为14.3%,微小反应(MR)率为12.5%。达最佳肾脏反应的中位时间为25.5(5—240)d。轻度、中度及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中位总生存及疾病进展时间组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谱与所报道的肾功能正常患者的不良反应谱相似。末梢神经炎发生率高达55.6%,其中10例患者停止Btz使用。结论IgD型及入限制型MM患者肾损害的发生率较高。以Btz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伴有肾功能不全的MM患者高效、安全,同时能够快速逆转其肾功能损害。末梢神经炎是影响Btz应用的主要不良反应。
徐燕安刚邓书会隋伟薇冯晓燕李菲郝牧王亚非邱录贵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肾损害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首疗程化疗结束时微小残留病检测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意义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首疗程诱导治疗结束时微小残留病(MRD1)检测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行auto-HSCT的87例有流式细胞术MRD1检测结果的ALL患者临床资料,分析MRD1与ALL患者auto-HSCT后复发、生存的关系。结果26例(29.9%)ALL患者MRD1阳性。高危免疫表型比例在MRD1阳性组显著高于MRD1阴性组(34.6%对14.5%,P=0.038),初诊时年龄、性别、谱系(T/B)、免疫表型(标危/高危)、高白细胞计数(B-ALL>30×1069/L或T-ALL>100×10^9/L)比例、伴高危染色体/基因比例、第1次完全缓解到移植的时间、预处理方案在MRD1阴性组和阳性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RD1阴性患者、MRD1阳性患者的5年无白血病生存(LFS)率分别为75.7%、29.6%(P<0.001),总生存(OS)率分别为72.7%、47.3%(P=0.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RD1阳性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3.007,95% CI 1.256~7.200,P=0.013),MRD1阳性和高危免疫表型是影响患者LFS的危险因素(HR=3.986,95% CI 1.813~8.764,P=0.001;HR=2.981,95% CI 1.373~6.473,P=0.006)。结论auto-HSCT不能逆转MRD1阳性患者的不良预后。MRD1阴性且在强化治疗中持续保持阴性患者可选择auto-HSCT治疗。
黄走方许杰傅明伟王婷玉王婷玉刘薇郝牧邹德慧
关键词:微小残留病预后造血干细胞移植
不同培养体系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扩增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培养体系对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其表型的改变。方法新鲜分离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MNC),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造血干细胞(HSC),计数富集得到的CD34+细胞,平均分为3组,每组含CD34+细胞2.2×105:A组(HSC+CK)CD34+细胞接种于StemlineTMⅡ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早期作用因子FST组合(SCF、FL和TPO,质量浓度50ng/ml的SCF、质量浓度100ng/ml的TPO和FL),并于接种0d添加质量浓度20ng/mlIL-3;B组(HSC+MSC)CD34+细胞接种于含MSCfeeder的培养瓶,加入StemlineTMⅡ无血清培养基;C组(HSC+MSC+CK)CD34+细胞接种于含MSCfeeder的培养瓶,加入StemlineTMⅡ无血清培养基,加入早期作用因子FST组合首剂添加IL-3(剂量同A组)。在培养后4、7、10、14d计数有核细胞总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扩增细胞免疫表型的改变。结果0~14d培养后MNC细胞扩增数C组(HSC+MSC+CK)>A组(HSC+CK)>B组(HSC+MSC),P<0.01。3组间CD34+细胞比例B组(HSC+MSC)>C组(HSC+MSC+CK)>A组(HSC+CK),P<0.01。CD34+细胞绝对数也出现了明显增加,其中C组(HSC+MSC+CK)增加最为明显,其次是A组(HSC+CK)。其中A组(HSC+CK)培养4d较0d(14.68%)CD34+CD38-细胞有明显增加(62.71%,P<0.05),C组(HSC+MSC+CK)CD34+CD38-细胞也略有增加(23.99%);培养7d时,A组(HSC+CK)、C组(HSC+MSC+CK)CD34+CD38-细胞数明显下降,分别为4.44%和1.38%,而B组(HSC+MSC)CD34+CD38-细胞上升为18.92%,与0d时比较P<0.05,与A组(HSC+CK)、C组(HSC+MSC+CK)比较P<0.05。结论MSC和细胞因子的联合应用,一方面使得总MNC细胞得到大量扩增,同时还使扩增后细胞保持CD34+免疫表型,培养体系中加入MSC能更有效/特异地扩增CD34+造血干细胞群。目的探讨不同培养体系对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其表型的改变。方法新鲜分离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MNC),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造血干细胞(HSC),计数富集得到的CD34+细胞,平均分为3组,每组含CD34+细胞2.2×105:A组(HSC+CK)CD34+细胞接种于StemlineTMⅡ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
郝牧邱录贵吴瞳李斯丹孟恒星
关键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