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莉莉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悬浮颗粒物
  • 3篇植硅体
  • 3篇生物硅
  • 3篇颗粒物
  • 3篇黄河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总悬浮颗粒
  • 2篇总悬浮颗粒物
  • 2篇污染
  • 2篇污染分析
  • 2篇环境质量
  • 2篇TSP
  • 2篇
  • 2篇大气环境
  • 2篇大气环境质量
  • 1篇地表
  • 1篇地表过程
  • 1篇地球化学循环
  • 1篇营养盐

机构

  • 6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6篇郑莉莉
  • 3篇冉祥滨
  • 3篇车宏
  • 3篇臧家业
  • 2篇程温莹
  • 1篇刘森
  • 1篇张波涛
  • 1篇于永贵
  • 1篇刘大海
  • 1篇于志刚
  • 1篇马永星

传媒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环境研究与监...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黄河干流营养盐分布与变化趋势被引量:10
2015年
河流是海洋获取陆源物质的主要途径,河流营养盐含量和结构的变化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解黄河干流营养盐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于2012年7月(汛期)对黄河流域水体和土壤进行了综合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悬浮颗粒物和营养盐等的变化特征及对黄河物质输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参数受地势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营养盐和悬浮颗粒物在上游浓度较低,在中游相对稳定,下游浓度有一定程度升高;相比于贵德而言,黄河利津段悬浮颗粒物、溶解硅和硝酸盐分别增加了近66%、60%和800%。磷限制是黄河营养盐限制的主要特征,且氮磷比呈升高趋势;与资料对比发现,黄河氮增加约1倍,硅下降60%后相对稳定,而磷略有下降。从目前分析看,支流与干流的氮营养盐构成有显著差异。在沿岸表层土壤营养盐含量较高的区域,河段内营养盐含量也较高。流域人类活动是黄河氮营养盐含量增加的重要因素;流域降水减少、水土保持等导致的物理侵蚀作用减弱是黄河硅和磷减少的重要因素;自1986年后,流域泥沙减少导致河流溶解硅降低了约34%,这值得进一步关注。
马永星臧家业车宏郑莉莉张波涛冉祥滨
关键词:黄河干流营养盐生物硅土壤
成都市东区TSP及其重金属污染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TSP大流量采样器对成都市东区进行连续采样,对该区域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情况以及其中的重金属铅、镉、铜、锰、砷、汞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东区总悬浮颗粒物的超标率达到37.5%,存在中度的大气污染;TSP中重金属元素平均浓度的大小顺序为:As>Mn>Pb>Hg>Cu>Cd;TSP中重金属的含量虽未超过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值,但随着人类活动及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其排放量仍不容忽视。
郑莉莉程温莹
关键词:总悬浮颗粒物重金属大气环境质量
成都市东区TSP及其重金属污染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TSP大流量采样器对成都市东区进行连续采样,对该区域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情况以及其中的重金属铅、镉、铜、锰、砷、汞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东区总悬浮颗粒物的超标率达到37.5%,存在中度的大气污染;TSP中重金属元素平均浓度的大小顺序为:As>Mn>Pb>Hg>Cu>Cd;TSP中重金属的含量虽未超过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值,但随着人类活动及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其排放量仍不容忽视。
郑莉莉程温莹康健
关键词:总悬浮颗粒物重金属大气环境质量
地表过程与人类活动对硅产出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3年
硅元素是地球第二大组成元素,深刻影响着地表物质循环,是陆海相互作用研究、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关键元素之一。从自然风化、生物过程和人类活动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地表过程对硅产出影响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生物过程和人类活动在硅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作用。综合分析指出,应着重开展生物参与下原生/次生硅酸盐矿物风化速率的研究,重视高等植物在区域硅循环中的作用;富营养化与筑坝对于河流硅的滞留都十分重要,因筑坝产生的水库清水下泄在中下游河道产生的潜在效应很可能对河口硅输入产生重要的影响。应采用地球化学示踪技术,加强这方面的定量研究、模型研究、过程研究以及系统的综合性研究,特别是对流域地表过程的改变以及与筑坝、富营养化过程的联合作用,应进行深入的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
冉祥滨于志刚臧家业刘大海车宏郑莉莉
关键词:风化过程植硅体
植物硅酸体在黄河硅输送中的作用
硅是地壳中含量第二丰富的元素,也是陆地、河流以及海洋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营养元素。陆地系统中的硅以溶解态和颗粒态的形式通过地表径流等过程进入河流,再由河流输送到海洋;硅的浓度、时空分布、输送通量等对流域内、河口和近海生态...
郑莉莉
关键词:生物硅植硅体输送通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黄河流域硅的组成与输出被引量:5
2015年
分析了黄河水体中悬浮颗粒物(SPM)、溶解硅(DSi)、生物硅(BSi)、植硅体和其他相关参数,旨在揭示自然过程与人为活动对黄河输送硅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中溶解硅浓度自1986年以来明显下降;1986。2010年,约有34%的溶解硅因土壤侵蚀的减少而滞留在黄河流域.来源于高等植物的植硅体占河流生物硅的67.2%~96.3%,并以平滑棒形为主要形态.由于含沙量大,黄河生物硅浓度普遍高于世界其他河流,在近黄河口处的利津站位,BSi/(BSi+DSi),BSi/SPM比值分别为0.5和0.003,这表明黄河悬浮颗粒物携带的生物硅是河流输送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中相对较高的生物硅含量反映了黄河流域浑浊度与土壤侵蚀程度较高;源自黄土高原巨大的泥沙通量可能是导致黄河中生物硅含量较高的原因,这与世界河流系统生物硅通量随产沙模数增大而增加的趋势相一致.在黄河口外的渤海沉积物中的生物硅也主要由植硅体所构成,平滑棒形同样是其主要的形态.研究表明,由河流输送的生物硅主要由来源于表层土壤侵蚀的植硅体所构成,其也是近岸水域硅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部分.
冉祥滨车宏臧家业于永贵刘森郑莉莉
关键词:生物硅悬浮颗粒物黄河植硅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