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兵 作品数:6 被引量:68 H指数:5 供职机构: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7 2018年 氢吗啡酮加入长效局麻药能明显增强局麻药的镇痛效果,但氢吗啡酮与局麻药复合用于腹横肌平面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国内鲜见报道。本研究拟探讨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陈金星 赵亚兵关键词:术后镇痛效果 妇科腹腔镜 罗哌卡因 腹横肌 吗啡 长效局麻药 全身麻醉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98例,按照产妇意愿及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局部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各49例。对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和两组产妇麻醉前后的脐动脉及脐静脉的pH值等相关血气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对新生儿颅内血肿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身麻醉组产妇麻醉后脐动脉及脐静脉的pH值等相关血气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局部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与常规局部麻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方面优于常规局部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在发生新生儿颅内血肿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局部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实施剖宫产时采用全身麻醉可缩短产妇的手术治疗时间,改善相关血气指标,同时减少新生儿颅内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 赵亚兵 张娟 闫真关键词: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剖宫产 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 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观察患者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atientcontrolledepiduralanalgesia,PCEA)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无阴道分娩和椎管阻滞禁忌症的头胎足月初产妇100例,按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宫13开至3cm时行硬膜外阻滞,接装有0.1%的罗哌卡因复合0.5mg/L舒芬太尼的全自动电子输注泵,首次量6ml,持续量6ml/h-8ml/h,PCEA量为5ml,锁定时间为15min。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无PCEA。观察并记录各产程持续时间、分娩方式、缩宫素的使用、器械助产的情况、出血量及新生儿1min和5rainApgar评分。同时记录宫口开至3(T1)、8cm(L)、宫口开全时(T3)和胎儿娩出时(T4)产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μescale,VAS)。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产程与对照组(696±48)比较,观察组产妇(658±46)明显缩短(P〈0.05),而第2产程和第3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在T2、T3、T4时点VAS评分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为(1.3±0.5)、(1.2±0.7)、(1.9±0.6);对照组为(7.3±0.7)、(6.5±1.2)、(3.6±0.4),P〈0.0011,T1时点由于还未实施镇痛所以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评分比较高且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率明显降低,观察组4%的剖宫产率明显少于对照组24%的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明显增加,观察组缩宫素60%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0%的使用率。两组器械助产、产妇的失血量及新生儿1min和5min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0.1%罗哌卡因复合0.5mg/L舒芬太尼用于PCEA效果确切,可缩短第1产程且降低剖宫产率。 陈金星 魏青 夏云 赵亚兵 张茂鹏关键词:分娩镇痛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产程 剖宫产率 靶控输注麻醉中BIS值差异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认知功能及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麻醉中BIS值差异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认知功能及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60例,分别在靶控输注麻醉中维持BIS值为31~40,41~50及51~60,比较3组产妇麻醉前后MMSE评分、连线试验用时、MMP-9、NSE及S100β水平。结果 A组患者麻醉后MMSE评分和连线试验用时均显著高于B组、C组及麻醉前(P<0. 05); B、C两组患者麻醉前后MMSE评分和连线试验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患者麻醉后MMP-9、NSE及S-100β水平均显著低于B、C组(P<0. 05); B、C两组患者麻醉后MMP-9、NSE及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靶控输注麻醉中BIS值维持在31~40范围可显著保护认知功能,调节MMP-9、NSE及S100β水平,临床受益优于BIS值维持在41~50和51~60范围。 刘伟 宋磊 赵亚兵关键词:靶控输注 麻醉 BIS 腹腔镜 子宫肌瘤 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应激及苏醒期的影响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拟实施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采用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B组采用氯胺酮麻醉;对比两组患儿入室时(T0)、插管后即刻(T1)、手术开始5 min(T2)、拔管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意识深度指数(NI)及术前、术后12 h患儿血清皮质醇(Cor)、血糖、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对比分析两组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A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B组(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0时刻,A组和B组的MAP、HR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1、T2时刻,A组的MAP、HR值均高于B组(P<0.05);A组和B组的NI值在T0~T3时刻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的血清Cor、血糖、NE、E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2 h A组患儿的血清Cor、血糖、NE、E水平均低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中的应用较氯胺酮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缩短苏醒及拔管时间。 赵亚兵 王楠关键词:麻醉恢复期 利多卡因和左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应用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等数据库中利多卡因、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的对比研究,重点分析利多卡因、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以及低血压发生间的差异。结果:罗哌卡因麻醉效果确切,运功阻滞恢复快,低血压发生低,具有较高的硬膜外麻醉优越性。 赵亚兵 张茂鹏 任亚丽 姚菲关键词:利多卡因 左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