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克明
- 作品数:228 被引量:44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理学生物学更多>>
- 甲胺磷在犬体内的死后分布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建立甲胺磷的犬灌胃染毒致死模型,观察甲胺磷在犬体内的死后分布规律。方法犬经8倍LD50(7.4mg/kg)剂量甲胺磷灌胃后,观察其中毒症状,死亡后即刻解剖,分别取心、肝、脾、肺、肾、脑、右上肢肌、右下肢肌、胸肌、胃组织、心血、胆汁、玻璃体液和尿液,GC/MS和GC法检测其中甲胺磷含量。结果犬8倍LD50甲胺磷灌胃染毒后20min内出现中毒症状(,53.3±14.1)min死亡。各组织脏器及体液中甲胺磷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胃(99.84±0.87)μg/g、脾(46.87±28.67)μg/g、肝(43.82±22.74)μg/g、肾(43.79±29.04)μg/g、心血(35.36±13.98)μg/mL、肺(35.25±18.59)μg/g、尿34.81μg/mL、胸肌(19.23±17.18)μg/g、右上肢(16.92±8.98)μg/g、心(15.09±6.11)μg/g、右下肢(12.83±7.63)μg/g、脑(10.91±4.13)μg/g、胆汁(6.75±1.45)μg/mL、玻璃体液(6.22±4.97)μg/mL。结论甲胺磷在犬体内死后分布不均,胃、脾、肝、肾、心血、肺、尿检材中含量较高,可作为疑似甲胺磷中毒毒物分析的检材。
- 尉志文肖昆孙全刚贠克明
-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死后分布甲胺磷气相色谱
- 一种新型离子型水杨醛席夫碱锆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催化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离子型水杨醛席夫碱锆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为阳离子型配合物,由锆原子跟水杨醛席夫碱配体以及水分子配位形成阳离子部分,对应阴离子与锆阳离子部分形成离子键。将水杨醛席夫...
- 李宁波贠克明王一钧刘飞军赵昕
- 文献传递
- 氧化乐果在犬体内的死后分布
- 目的:建立染毒犬灌胃致死模型;研究染毒致死犬体内各脏器氧化乐果的死后分布规律.方法:犬8只,体重10~20kg,经灌胃匀速注入20LD50 (50mg·kg-1)氧化乐果.观察给药到死亡时的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中毒症状,待...
- 鞠芳芳刁海鹏孙体健王玉瑾贠克明
- 关键词:法医学鉴定毒物动力学氧化乐果气相色谱-质谱法
- 文献传递
- 盐酸克仑特罗在中毒大鼠体内分布的研究
- 2009年
- 盐酸克仑特罗^[1](clenbuter01),又名瘦肉精、氨哮素、克喘素等,为一种β2受体激动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克仑特罗具有营养重分配作用,可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畜禽瘦肉比,
- 任飞王文娟尉志文贠克明
- 关键词:盐酸克仑特罗Β2受体激动剂中毒动物生长瘦肉精
-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药物滥用患者报告结局异质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方法对药物滥用患者进行分型,探索不同类型患者在各领域的表现差异,为制定个体化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全国3所强制戒毒中心和6个社区戒毒及康复中心的药物依赖患者为调查对象,使用基础资料调查问卷和药物滥用患者报告结局量表(DA-PROM)收集数据。通过潜在剖面分析将患者分为不同类别(Class),根据其在量表各领域的得分表现命名,并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评估可能影响潜在类别的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611名,根据潜在剖面分析,药物滥用患者可分为3种潜在类别:类别1(Class1)、类别2(Class2)、类别1(Class3)。根据其在各领域的得分表现依次命名为:综合表现良好型(18.49%,Class1)、低功能型(53.36%,Class2)和高恢复型(28.15%,Class3)。在生理、心理和康复领域,各类别之间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恢复型、综合表现良好型、低功能型得分依次降低;然而,在社会领域,高恢复型与综合表现良好型之间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分型与性别、收入、婚姻状况、药物滥用类型、居住条件、居家治疗经历及既往治疗环境相关(P<0.05)。具体而言,低功能型患者中女性、月收入<5000元、未婚/离异/丧偶、使用传统毒品、无稳定住所、无居家治疗经历以及强制治疗人群占比较高;高恢复型患者中月收入>5000元、混合使用毒品人群占比较高。结论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方法将药物滥用患者分为3种类别,且不同类别在生理、心理、康复领域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患者分型与性别、收入等多种因素相关。针对女性、低收入、婚姻不稳定、缺乏稳定住所、吸食传统毒品以及有居家治疗或强制治疗经历的低功能型患者,应依据其特点制定个体化干预策略,以促进其康复,实现对不同类型药物滥用患者的精准管理。
- 姚秀坤张娇任飞胡晓娟张岩波尉志文曹虹艳贠克明
- 关键词:药物滥用个体化干预
- 法医学“一联合、两突出、三结合、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被引量:3
- 2023年
- 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医学专业的创建和法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的热点问题。43年来,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团队坚持公安-院校联合办学,协同创新,形成了“一联合、两突出、三结合、四位一体”的法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5+3/X”一体化改革,在教学、科研、鉴定、专业、学科、团队、平台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和管理体系,为中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作出历史性贡献,为法医学一流专业和法医学一级学科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国家新型法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培养模式的推广有利于法医学科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建设、区域社会发展及法医学事业建设输送更多优秀法医学人才。
- 严江伟孙俊红王红星尉志文郭相杰李济高彩荣张更谦梁新华张蔷蔷王宏伟李思进王英元贠克明
- 关键词:法医学高等医学教育
- 新Y-STR DYS605在山西汉族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被引量:13
- 2004年
- 为了应用更多的Y染色体特异性STR基因座以用于法医学和人类遗传学研究,用PCR结合PAGE技术检测128例山西汉族无关男性DYS605等位基因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山西地区汉族男性DYS605基因座观察到22,21,20,19,18共5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0156.0.1797;0.4531;0.2891;0.0625。等位基因20和19之间的电泳距离在非变性胶上非常接近,要有足够的电泳距离才能区分。测序表明该基因座包括3个串联重复区,其中一个为可变重复区。20例女性DNA未发现扩增产物。
- 张更谦王艳张艳霞徐晓莉邢小平王英元贠克明
- 关键词:法医学遗传多态性汉族人
- 土制海洛因的薄层色谱扫描快速检验被引量:3
- 1999年
- 建立土制海洛因的快速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土制海洛因甲醇溶解,点于GF(254)薄层板上,正庚烷:氯仿:乙酸乙酯:乙醇:氨水(5:2:2:1.5:0.2)非饱和上行展开2次。薄层色谱扫描,Rf值结合斑点光谱扫描定性,色谱扫描定量。结果土制海洛因中主要成分海洛因、单乙酰吗啡、乙酰可待因、吗啡、可待因、蒂巴因、罂粟碱和那可汀分离完全,薄层扫描线性范围为0.2~2或4μg/斑点,最小检出量为0.1μg或0.2μg/斑点。本法可用于土制海洛因和海洛因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 贠克明王玉瑾李贵明王英元高艳霞张勇
- 关键词:薄层色谱扫描海洛因
- 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的分布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致死犬体内的分布及脊髓液、脊髓与血液中利多卡因含量的比值。方法薄层扫描法检测血、脊髓液、侧脑室液、各节段脊髓和各脏器组织中利多卡因含量。结果 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脊髓液、各节段脊髓、脑、血液和其它各脏器中利多卡因含量分别为485.6±51.5μg/ml、226.8±35.2-353.8±44.0μg/g、44.9±11.51μg/g、40.3±6.5μg/ml和13.5±13.7-38.0±9.8μg/g。脊髓液与血液中利多卡因含量之比为12.4±2.7,各节段脊髓与血液之比为5.7±0.9-9.0±2.6。结论 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脊髓液中利多卡因含量最高,脊髓中次之,血液和其它组织中含量较低。脊髓液/血液、脊髓/血液比值平均可达12.4和5.7-9.0。
- 燕炯贠克明王玉谨高彩荣任广睦周健王英元
- 关键词: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薄层扫描法法医毒物分析
-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毒鼠强中毒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研究毒鼠强中毒后大鼠的血浆代谢组学随时间变化规律,从代谢组学角度揭示其毒理学作用机制,为毒鼠强中毒的相关法医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n=8),实验组大鼠灌胃1/4LD50(0.05 mg/kg)毒鼠强乙酸乙酯溶液,对照组灌胃等剂量乙酸乙酯溶液,灌胃后于24 h、5 d、16 d眼眶静脉采血(约1 mL),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血浆中的内源性小分子物质。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筛选显著差异代谢物,寻找与毒鼠强中毒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本研究以变量权重重要性排序(VIP)值>1和student t检验的P值<0.05为筛选标准,中毒后不同时间点共筛选出显著差异代谢物30种,包括鞘脂类、氨基酸类和脂肪酸类化合物,涉及到鞘脂信号通路、鞘脂代谢和ABC蛋白转运等10条代谢通路。结论毒鼠强中毒后机体多条代谢通路受到显著影响,主要是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调节紊乱和能量代谢紊乱,整体变化呈现出累积效应,可为研究毒鼠强毒性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 张枫林王超忍李耀光尉志文曹洁曹洁贠克明贾娟
- 关键词:毒鼠强代谢组学中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