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操阳
- 作品数:49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PT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很少见的表现形式,仅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2%,其侵袭性强,预后不佳,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睾丸恶性肿瘤,年发病率约0.09~0.26/10万[1],且逐年上升。PTL临床发病率低,症状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2],而且目前该病尚无标准的治疗指南,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7年1月至2018年6月确诊的15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 杨华王东文高杨杰曹晓明胡操阳周平丽杨文杰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术前诊断原发性睾丸淋巴瘤老年男性睾丸恶性肿瘤
- 输尿管镜下冷刀处理引流管误缝5例
- 胡操阳
- 后腹腔镜下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难易度相关的血管解剖因素评价初探
- 王东文张彬原小斌张旭辉胡操阳荆强韩帅红刘潇李博科李佳
- 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出口梗阻评判指标分析
- 双卫兵王东文王秀清马文杰高宏飞胡操阳韩宾林张利任竹英吕彦敏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逐年增长,老年人的绝对数量和其在总的人口中的比例日益增加。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前列腺增生本身对人体并无多大危害,但由于前列腺的解剖位...
- 关键词:
- 关键词:膀胱出口梗阻良性前列腺增生尿动力学
- 经皮电刺激治疗老年女性难治性下尿路症状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评估经皮电刺激治疗老年女性难治性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难治性下尿路症状老年女性患者,根据膀胱镜检查结果分组,均接受膀胱区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40 min/次,4次/d,疗程7 d,共3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排尿日记、疼痛评分、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进行参数统计学处理比较差异。结果患者女性,平均74.3岁,经膀胱镜下水扩张可见黏膜渗血且黏膜标本电镜检查可见肥大细胞者9例(间质性膀胱炎组);仅膀胱黏膜充血5例(可疑间质性膀胱炎组);膀胱镜下未见异常13例(单纯膀胱过度活动症组)。间质性膀胱炎组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分别为(15.4±2.5)次和(11.9±2.0)次(P<0.05),疼痛指数评分分别为(8.3±2.0)分和(8.2±1.6)分(P>0.05);可疑间质性膀胱炎组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分别为(11.8±1.5)次和(8.4±1.1)次(P<0.05),疼痛指数评分分别为(6.40±1.14)分和(4.2±1.1)分(P<0.05);单纯膀胱过度活动症组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分别为(19.2±2.0)次和(15.9±1.3)次(P<0.05),膀胱过度活动评分分别为(8.9±1.6)分和(5.9±1.6)分(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对于治疗老年女性难治性下尿路症状是一种易于操作,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中可进一步广泛应用。
- 张伟王东文曹晓明胡操阳郭洪高俊平
- 关键词:尿失禁电刺激疗法排尿障碍
- 3D虚拟仿真与3D腹腔镜技术在后腹腔镜完全内生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 王东文李博科张彬胡操阳原小斌
-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改良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改良输尿管导管远端后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初步诊断为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输尿管导管远端进行改良后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统计分析改良前后的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敏感性、特异性。结果:76例术后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输尿管癌70例。改良前后敏感度分别为28.57%、72.86%,特异性分别为83.33%、100%,阳性预期值分别为95.24%、100%,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09%、24.00%。改良前后进行配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3,P〈0.01)。结论:输尿管导管远端改良后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为原发性输尿管癌定性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鉴别意义。
- 刘晨张旭辉胡操阳王东文
- 关键词:尿脱落细胞学原发性输尿管癌
- 雌激素替代治对SUI大鼠尿动力学参数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 任力娟王东文双卫兵胡操阳韩宾林茹峰蔺学铭
- 雌激素替代治对SUI大鼠尿动力学参数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 目的建立大鼠SUI模型对其行双侧卵巢切除及切除后雌激素替代干预后,测定其尿动力学参数、相关组织雌激素受体及肛提肌肌梭直径,探讨绝经对SUI大鼠上述指标的影响及内源与外源性激素作用的差异性。
- 任力娟王东文双卫兵胡操阳韩宾林茹峰蔺学铭
- 文献传递
- 2型糖尿病大鼠膀胱M_3受体改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病程3周的2型糖尿病大鼠膀胱M3受体含量及其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糖尿病性膀胱早期发病机制中逼尿肌M3受体的改变情况。方法2 d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链脲佐菌素按90 mg/kg体重腹腔注射并结合高糖高脂饮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于糖尿病病程3周时进行下列实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3受体mRNA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膀胱M3受体蛋白的含量。结果RT-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大鼠膀胱M3受体mRNA的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2.0±5.7)%vs(35.6±11.7)%,P<0.05]。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结果显示:糠尿病组大鼠膀胱M3受体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0.9±2.1)%vs(23.4±4.7)%,P<0.01]。结论本研究证实了糖尿病性膀胱早期M3受体的生物合成上调这一改变,从而解释了糖尿病早期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增加这一现象。这可能是早期糖尿病性膀胱病变的一个发病机制。
- 高宏飞王东文双卫兵胡操阳韩宾林王瑾
- 关键词:膀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