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提肌损伤(levator ani muscle injury,LAMI)是女性分娩后最常见的肌肉损伤,已被认为是盆腔器官脱垂的危险因素和独立预测因子,并在多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女性产前和产时LAMI相关影响因素的了解虽尚不完全明确,但仍有一些进展。其中,以产钳助产为代表的经阴道分娩方式以及第二产程延长,被广泛认为是产时LAMI的危险因素;胎龄和多次分娩被认为是产前LAMI的无关因素;而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则在产时对肛提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他因素与LAMI的关系暂不明确。关注女性产前与产时LAMI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对于合理预估盆底疾病发生风险、及时有效实施产科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最常见的男性泌尿系恶性肿瘤,近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1]。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对前列腺癌病灶的检测和定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2]。尽管mp-MRI是一种强大的诊断工具,但是对mp-MRI图像序列的解读准确性仍有待提高[3],不同阅片者对良、恶性病变之间的界定存在高变异性,mp-MRI受到假阳性的限制,仅凭信号强度还不能准确预测和表征病理分级。近年来,许多研究将新兴的影像组学技术应用于mp-MRI诊断前列腺癌的研究中。本文就影像组学在前列腺癌mp-MRI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